|
內容簡介: |
《外国教育督导与评价制度研究》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要健全教育部机构的指示精神,1984年8月教育部增设视导室。1986年,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原国家教委提出并经国务院批准,将视导室更名为督导司,标志着中国教育督导制度正式恢复重建。1991年原国家教委发布《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基本明确了教育督导“督政”和“督学”的双重任务,开始建立对普通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1993年教育部设总督学、副总督学,成立督导团办公室。为实现十四大提出的到二十世纪末全国实现“两基”目标,原国家教委建立了“两基”督导检和评估验收制度,由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实施。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法定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
目錄:
|
第一章 英国(英格兰)教育督导制度
第一节 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英国教育督导机构及督导队伍
第三节 英国教育督导制度及其实施
第四节 学校督导指标体系
第五节 督导报告的撰写、内容及特点
第六节 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不足
第七节 对完善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启示
附:英格兰学校督学年度报告
第二章 苏格兰教育督导制度
第一节 苏格兰教育概况
第二节 苏格兰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苏格兰教育督导机构及人员配置
第四节 苏格兰教育督导指标体系
第五节 苏格兰教育督导的实施
第六节 对苏格兰教育督导制度的评价
第三章 俄罗斯教育督察制度
第一节 苏联时期的教育督导制度
第二节 俄罗斯教育督察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节 俄罗斯教育督察人员的任命
第四节 俄罗斯普通学校教育督察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节 俄罗斯教育督察的个案分析
第六节 俄罗斯教育督察制度的特点
第四章 美国教育督导(辅导)制度
第一节 美国教育督导的历史
第二节 督导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节 督导人员的培训及聘任
第四节 督导的实施
第五节 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六节 美国教育督导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第五章 日本的学校评价制度
第一节 战前的督学制度与学校评价
第二节 战后的督学制度与学校评价
第三节 学校评价的主要相关问题
第六章 加拿大教育督导制度
第一节 加拿大教育概况
第二节 加拿大教育管理及督导体制
第三节 教育督导人员的任命
第四节 教育督导及认证程序
第五节 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印度教育督导制度
第一节 印度教育体制及督导
第二节 教育督导指标体系
第三节 对印度教育督导的评鉴
第八章 瑞典教育督导制度
第一节 瑞典教育督导体制
第二节 教育督导的原则
第三节 教育督导的指标体系
第四节 教育督导的实施
附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指标研究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