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休闲与人的生活品质、生存境界内在相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谓休闲,就是人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状态,自在、自由、自得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其最基本的规范,人生境界的休闲与社会状态的和谐内在相关。休闲文化即是人的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休闲境界,社会的休闲方式、休闲状态、休闲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就广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可以涵盖休闲理论和休闲学科;就狭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的涵义侧重于社会的、现象的领域,休闲理论侧重于意识的、思辨的领域,休闲学科则侧重于规范的、系统的教育领域。休闲文化在提升当代生活品质,推动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休闲理论的研究,休闲学科的建设是实现这种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重要保证。
|
目錄:
|
休闲文化、休闲理论、休闲学科与和谐社会——代序/潘立勇
旅游与民俗
民众的狂欢——陕北元宵节民俗活动的文化魅力与审美价值/王旭晓
黄土地民间传统音乐考察引发的思考/宋瑾
黄土高原上的生命之花
——谈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唐骅
陕北民居门窗的美学风格和文化意蕴/曹晖
陕北信天游美学风格论/谷鹏飞
旅游与文化
乡村旅游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纪根立
中国乡村度假简论/唐代剑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与对策/吴人韦凌诗佳
长三角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沈祖祥
世界遗产旅游管理模式探讨/范玉仙
强化社区参与在我国遗产旅游地中的有效作用/宋章海韩百娟
自主创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陆军
中国茶文化与休闲文化/刘嘉龙
旅行是最具文化意味的行为/李亚男
旅游与生态
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对策/杨絮飞
中国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张振家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盛正发
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张祖群赵明
浙江人文旅游
雁荡山的旅游文化/喻学才
杭州西溪应保护独特的湿地生态与人文/吕洪年
新昌的休闲旅游怎么做/傅建祥
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对发展绍兴文化旅游的思考/宣传中
去武义郭洞解读中国传统文化/陶锡忠
台湾休闲论坛
论观光统一中国——观光报国,观光救国,观光兴国/唐学斌
从台湾休闲农业变迁经验看大陆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趋向/高崇文陈燕钊
台湾休闲活动发展经验与大陆休闲空间规划建设之展望/陈燕钊
从文化观光理论探讨台北市游憩重点的发展/高鹏翔高欣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趋势之研究/陈永宾
台湾温泉资源的维护与管理/何信贤
研究生论坛
旅游景观模糊美学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陶云周秉根
引人文化演化观看目的地旅游文化的背离性/黄潇婷
旅游产品质量与游客满意度交叉分析评价模型/马骏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王世金
体验经济与猴岛美学印象/吴磊潘立勇
户外运动与休闲/毛近菲
休闲规划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刘慧梅
……
学术动态
附录
|
內容試閱:
|
二、民俗活动的文化底蕴
民俗主要是指“民众的风俗习惯”,或称“习俗”。民俗之所以被称为“民俗”,是指它与上层社会的文化不同的、但相对应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汉书》中写道:“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上之所化,指上层社会由上而下的教化,有一种推动的力量,所以叫风;下之所化,指下层民众用以自我教化的东西,它在民间为人人所习,所以叫俗。民俗有传承性,因此民俗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含量,每一种民俗内涵有几百年、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丰富历史信息。
以节俗来看,年节与元宵节都是定型于汉代,而其形成原因则可追溯到更远的历史。年节为百节之首。年是个时间概念,年节与计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是最早形成的节日。据文献记载,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开始观测天象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到周代,人们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循环,逐步认识了“年”的时间概念。在《说文解字》中,对“年”的最早解释是“谷熟也”,“有年”即农业有收成,“大有年”指农业大丰收。与此同时,出现了人们欢庆农业丰收的活动。这种欢庆活动在新旧交替的时候进行,就是年节的雏形。到汉代,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年节风俗活动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历法的定型又使年节有了固定的时间。如汉初沿用秦代的颛顼历,以今之九月为一年之终,以十月为一年之始。汉武帝时改颛顼历为太初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并把二十四节气订人历法。从而使年节风俗活动有了固定的日期,年节也基本定型。这时的年节,已经从周代产生的年终庆丰收和祭祀祖宗的习俗扩大到驱鬼避恶的活动。
正月十五是新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是为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祭祀“泰一”神。《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这种在甘泉宫大张灯火、通宵达旦地祭祀太一神的做法,加之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情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印度佛教界有正月十五僧俗众聚观佛舍利放光的习俗,认为是上元天官赐福的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