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国内唯一的Linux系统移植图书全面升级,ChinaUnix社区鼎力推荐
通过15个典型案例,全面、系统、深入地剖析Linux系统移植的方法
赠送17.5小时高清语音视频讲解
内容新颖:书中的开发环境、编译工具和软件都是当前流行的稳定版本
内容全面:涵盖Linux内核、文件系统、驱动及数据库等各种系统的移植
循序渐进:遵循原理分析,代码分析,编译,测试,移植的学习顺序
讲解详细:所有编译过程都附有编译命令,并对复杂的命令给出了详细说明
技巧性强:穿插了大量的经验和技巧,并对容易出错的地方给出了专门的提示
注重实战:通过典型案例,让读者深入体验Linux系统移植的方法和全过程
“Linux典藏大系”(丛书畅销10万册,全面、详细、深入、实用,Linux爱好者必读经典)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获得了大量读者好评的“Linux典藏大系”中的《Linux系统移植》的第2版。本书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Linux系统移植的各方面知识。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实例编译或移植过程,每个移植实例都具有代表性,在实际应用和开发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本书赠送17.5小时多媒体教学视频及书中涉及的实例源程序,便于读者高效、直观地学习。
本书分为4篇。第1篇简单介绍了Linux内核和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环境搭建;第2篇介绍了一个最基本的嵌入式系统的组成部分、Bootloader移植、内核移植和文件系统移植;第3篇介绍了LCD、触摸屏、USB、网卡、音频、SD卡、NandFlash等流行的设备驱动移植过程;第4篇从嵌入式产品角度出oIP技术和相关协议。
本书适合嵌入式Linux系统入门人员、Linux系统开发和移植、系统分析师等相关人员阅读,也适合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教材使用。
|
關於作者: |
刘刚,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获得了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嵌入式Linux领域的研发工作。现任职于某知名通信公司,从事嵌入式通信领域的开发工作。对嵌入式Linux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对公司的产品研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曾经参与了接入网设备的开发和TD上网卡驱动开发及移植等项目。
赵剑川,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获得了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嵌入式Linux领域的驱动开发工作。先后任职于两家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公司,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参与了公司多项大型项目的研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目前致力于WLAN领域的研发工作。
|
目錄:
|
第1篇 系统移植基础篇
第1章 Linux内核介绍
1.1 系统调用接口
1.1.1 Linux系统调用
1.1.2 用户编程接口
1.1.3 系统调用与服务例程的对应关系
1.1.4 系统调用过程
1.1.5 系统调用传递的参数
1.2 进程管理
1.2.1 进程
1.2.2 进程描述符
1.2.3 进程状态
1.2.4 进程调度
1.2.5 进程地址空间
1.3 内存管理
1.3.1 内存管理技术
1.3.2 内存区管理
1.3.3 内核中获取内存的几种方式
1.4 虚拟文件系统
1.4.1 虚拟文件系统作用
1.4.2 文件系统的注册
1.4.3 文件系统的安装和卸载
1.5 设备驱动程序
1.5.1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1.5.2 块设备驱动程序
1.5.3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
1.5.4 内存与IO操作
1.6 小结
第2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
2.1 虚拟机及Linux安装
2.1.1 虚拟机的安装
2.1.2 虚拟机和主机通信设置
2.1.3 虚拟机与主机共享文件
2.1.4 虚拟机与主机文件传输
2.2 交叉编译工具
2.2.1 交叉编译工具安装
2.2.2 交叉编译器测试
2.3 超级终端和Minicom
2.3.1 超级终端软件的安装
2.3.2 配置Minicom
2.3.3 配置SecureCRT
2.4 内核、文件系统加载工具
2.4.1 烧写Bootloader
2.4.2 内核和文件系统下载
2.4.3 应用程序和文件传输
2.5 在开发中使用网络文件系统(NFS)
2.5.1 虚拟机设置
2.5.2 虚拟机的IP地址设置
2.5.3 验证网络连接
2.5.4 设置共享目录
2.5.5 启动NFS服务
2.5.6 修改共享配置后
2.5.7 挂载NFS
2.5.8 双网卡挂载NFS
2.6 小结
第2篇 系统移植技术篇
第3章 Bootloader移植
3.1 Bootloader介绍
3.1.1 Bootloader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关系
3.1.2 Bootloader基本概念
3.1.3 Bootloader启动过程
3.2 Bootloader之U-Boot
3.2.1 U-Boot优点
3.2.2 U-Boot的主要功能
3.2.3 U-Boot目录结构
3.2.4 U-Boot的编译
3.3 小结
第4章 Linux内核裁剪与移植
4.1 Linux内核结构
4.1.1 内核的主要组成部分
4.1.2 内核源码目录介绍
4.2 内核配置选项
4.2.1 一般选项
4.2.2 内核模块加载方式支持选项
4.2.3 系统调用、类型、特性、启动相关选项
4.2.4 网络协议支持相关选项
4.2.5 设备驱动支持相关选项
4.2.6 文件系统类型支持相关选项
4.2.7 安全相关选项
4.2.8 其他选项
4.3 内核裁剪及编译
4.3.1 安装内核源代码
4.3.2 检查编译环境设置
4.3.3 配置内核
4.3.4 编译内核
4.4 内核升级
4.4.1 准备升级内核文件
4.4.2 移植过程
4.5 小结
第5章 嵌入式文件系统制作
5.1 文件系统选择
5.1.1 Flash硬件方案比较
5.1.2 嵌入式文件系统的分层结构
5.2 基于Flash的文件系统
5.2.1 JFFS文件系统(Journalling Flash File System)
5.2.2 YAFFS文件系统(Yet Another Flash File System)
5.2.3 Cramfs文件系统(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
5.2.4 Romfs文件系统(ROM File System)
5.3 基于RAM的文件系统
5.4 文件系统的制作
5.4.1 制作Ramdisk文件系统
5.4.2 制作YAFFS2文件系统
5.4.3 制作JFFS2文件系统
5.4.4 其他文件系统制作
5.5 小结
第3篇 系统移植与驱动篇
第6章 LCD驱动移植
6.1 认识LCD相关硬件原理
6.1.1 LCD概述
6.1.2 LCD控制器
6.1.3 LCD控制器方块图
6.1.4 LCD控制器操作
6.1.5 LCD控制寄存器
6.2 LCD参数设置
6.3 内核LCD驱动机制
6.3.1 FrameBuffer概述
6.3.2 FrameBuffer 设备驱动的结构
6.4 Linux 2.6.32的LCD驱动源码分析
6.4.1 LCD驱动开发的主要工作
6.4.2 s3c2410fb_init函数分析
6.4.3 s3c2410fb_probe函数分析
6.4.4 s3c2410fb_remove函数分析
6.5 移植内核中的LCD驱动
6.5.1 LCD硬件电路图
6.5.2 修改LCD源码
6.5.3 配置内核
6.6 小结
第7章 触摸屏驱动移植
7.1 触摸屏概述
7.1.1 触摸屏工作原理
7.1.2 触摸屏的主要类型
7.2 S3C2440 ADC接口使用
7.2.1 S3C2440触摸屏接口概述
7.2.2 S3C2440触摸屏接口操作
7.3 2.6内核触摸屏驱动源码分析(s3c2410_ts.c源码分析)
7.4 Linux内核输入子系统介绍
7.4.1 Input子系统概述
7.4.2 输入设备结构体
7.4.3 输入链路的创建过程
7.4.4 使用Input子系统
7.4.5 编写输入设备驱动需要完成的工作
7.5 触摸屏驱动移植和内核编译
7.5.1 修改初始化源码
7.5.2 修改硬件驱动源码s3c2440_ts.c
7.5.3 修改Kconfig和Makefile
7.5.4 配置编译内核
7.5.5 触摸屏测试程序设计
7.6 小结
第8章 USB设备驱动移植
8.1 USB协议
8.1.1 USB协议的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8.1.2 总线物理拓扑结构
8.1.3 USB设备、配置、接口、端点
8.1.4 USB设备状态
8.1.5 USB枚举过程
8.1.6 USB请求块(URB)
8.2 USB主机驱动
8.2.1 USB主机驱动结构和功能
8.2.2 主机控制器驱动(usb_hcd)
8.2.3 OHCI主机控制器驱动
8.2.4 S3C24XX OHCI主机控制器驱动实例
8.3 USB设备驱动
8.3.1 USB骨架程序分析
8.3.2 USB驱动移植的时钟设置
8.4 USB鼠标键盘驱动
8.4.1 USB鼠标驱动代码分析
8.4.2 USB键盘驱动代码分析
8.4.3 内核中添加USB鼠标键盘驱动
8.5 U盘驱动
8.5.1 内核配置
8.5.2 移植和测试
8.6 小结
第9章 网卡驱动程序移植
9.1 以太网概述
9.1.1 以太网连接
9.1.2 以太网技术概述
9.1.3 以太网的帧结构
9.2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体系结构
9.2.1 嵌入式Linux网络驱动程序介绍
9.2.2 Linux网络设备驱动的体系结构
9.2.3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编写方法
9.2.4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应用实例
9.3 net_device 数据结构
9.3.1 全局信息
9.3.2 硬件信息
9.3.3 接口信息
9.3.4 设备方法
9.3.5 公用成员
9.4 DM9000网卡概述
9.4.1 DM9000网卡总体介绍
9.4.2 DM9000网卡的特点
9.4.3 内部寄存器
9.4.4 功能描述
9.5 DM9000网卡驱动程序移植
9.5.1 DM9000网卡连接
9.5.2 驱动分析——硬件的数据结构
9.5.3 驱动分析——数据读写函数
9.5.4 驱动分析——重置网卡
9.5.5 驱动分析——初始化网卡
9.5.6 驱动分析——打开和关闭网卡
9.5.7 驱动分析——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
9.5.8 DM9000网卡驱动程序移植
9.6 小结
第10章 音频设备驱动程序移植
10.1 音频设备接口
10.1.1 PCM(脉冲编码调制)接口
10.1.2 IIS(Inter-IC Sound)接口
10.1.3 AC97(Audio Codec 1997)接口
10.1.4 Linux音频设备驱动框架
10.2 Linux音频设备驱动——OSS驱动框架
10.2.1 OSS驱动架构硬件
10.2.2 OSS驱动架构代码
10.2.3 OSS初始化函数oss_init
10.2.4 OSS释放函数oss_cleanup
10.2.5 打开设备文件函数sound_open
10.2.6 录音函数sound_read
10.2.7 播放函数sound_write
10.2.8 控制函数sound_ioctl
10.3 Linux音频设备驱动——ALSA驱动框架
10.3.1 card和组件
10.3.2 PCM设备
10.3.3 控制接口
10.3.4 AC97 API音频接口
10.4 音频设备应用程序编写
10.4.1 DSP接口编程
10.4.2 MIXER接口编程
10.4.3 ALSA应用程序编程
10.5 音频设备驱动移植
10.5.1 添加UDA1341结构体
10.5.2 修改录音通道
10.5.3 内核中添加UDA1341驱动支持
10.5.4 移植新内核并进行测试
10.6 音频播放程序madplay的移植
10.6.1 准备移植需要的源文件
10.6.2 交叉编译
10.6.3 移植和测试
10.6.4 编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0.7 小结
第11章 SD卡驱动移植
11.1 SD卡简介
11.1.1 SD卡系统概念
11.1.2 SD卡寄存器
11.1.3 SD功能描述
11.2 SD卡驱动程序分析
11.2.1 host驱动部分
11.2.2 core驱动部分
11.2.3 card驱动部分
11.3 SD卡移植步骤
11.3.1 添加延时和中断
11.3.2 配置内核
11.3.3 烧写新内核
11.4 小结
第12章 NandFlash驱动移植
12.1 NandFlash介绍
12.1.1 NandFlash命令介绍
12.1.2 NandFlash控制器
12.2 NandFlash驱动介绍
12.2.1 Nand芯片结构
12.2.2 NandFlash驱动分析
12.3 NandFlash驱动移植
12.3.1 内核的修改
12.3.2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12.4 小结
第4篇 系统移植高级篇
第13章 MiniGUI与移植
13.1 MiniGUI在上位机中的安装
13.1.1 安装需要的安装文件
13.1.2 MiniGUI的运行模式
13.1.3 编译并安装MiniGUI
13.1.4 编译安装MiniGUI需要的图片支持库
13.1.5 编译MiniGUI应用程序例子
13.2 MiniGUI的交叉编译和移植
13.2.1 交叉编译MiniGUI
13.2.2 移植MiniGUI程序
13.3 小结
第14章 Qt开发与Qtopia移植
14.1 Qt安装与编程
14.1.1 下载安装Qt
14.1.2 Qt编程
14.1.3 使用qmake生成Makefile
14.2 Qtopia Core在X86平台上的安装和应用
14.2.1 Qtopia Core安装准备
14.2.2 编译Qtopia Core
14.2.3 Qtopia在X86平台上的应用开发
14.3 Qtopia Core在嵌入式Linux上的移植
14.3.1 Qtopia Core移植准备
14.3.2 交叉编译Qtopia Core
14.3.3 编译内核
14.3.4 应用程序开发
14.3.5 应用程序移植
14.4 小结
第15章 嵌入式数据库Berkeley DB移植
15.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5.1.1 利用文档和源代码
15.1.2 创建环境句柄
15.1.3 创建数据库句柄
15.1.4 打开数据库
15.1.5 DBT结构
15.1.6 存取数据
15.1.7 关闭数据库
15.2 Berkeley DB数据库安装
15.2.1 安装成C库
15.2.2 安装成C++库
15.2.3 交叉编译安装Berkeley DB
15.3 使用Berkeley DB数据库
15.3.1 代码分析
15.3.2 编译运行程序
15.4 移植Berkeley DB数据库
15.4.1 数据库设计
15.4.2 编写应用程序
15.4.3 调试和交叉编译应用程序
15.4.4 数据库的移植和测试
15.5 小结
第16章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移植
16.1 SQLite支持的SQL语句
16.1.1 数据定义语句
16.1.2 数据操作语句
16.2 SQLite数据库编译、安装和使用
16.2.1 安装SQLite
16.2.2 利用SQL语句操作SQLite数据库
16.2.3 利用C接口访问SQLite数据库
16.3 移植SQLite
16.3.1 交叉编译SQLite
16.3.2 交叉编译应用程序
16.4 移植SQLite数据库
16.4.1 文件移植
16.4.2 运行应用程序
16.4.3 测试sqlite3
16.5 小结
第17章 嵌入式Web服务器BOA移植
17.1 BOA介绍
17.1.1 BOA的功能
17.1.2 BOA流程分析
17.1.3 BOA配置信息
17.2 BOA编译和HTML页面测试
17.2.1 编译BOA源代码
17.2.2 设置BOA配置信息
17.2.3 测试BOA
17.3 CGI脚本测试
17.3.1 编写测试代码
17.3.2 编译测试程序
17.3.3 测试CGI脚本
17.4 BOA交叉编译与移植
17.4.1 交叉编译BOA
17.4.2 准备测试程序
17.4.3 配置BOA
17.4.4 测试
17.5 BOA与SQLite结合
17.5.1 通过CGI程序访问SQLite
17.5.2 编译和测试
17.6 小结
第18章 嵌入式Web服务器Thttpd移植
18.1 Thttpd介绍
18.1.1 Web服务器比较
18.1.2 Thttpd的特点
18.1.3 Thttpd核心代码分析
18.2 Thttpd编译和HTML页面测试
18.2.1 配置文件介绍
18.2.2 Thttpd编译
18.2.3 运行和测试Thttpd
18.3 CGI脚本测试
18.3.1 编写测试代码
18.3.2 编译测试程序
18.3.3 测试CGI脚本
18.4 Thttpd交叉编译与移植
18.4.1 交叉编译Thttpd
18.4.2 交叉编译CGI程序
18.4.3 移植Thttpd
18.4.4 测试
18.5 Thttpd与嵌入式数据库结合
18.5.1 通过CGI程序访问SQLite
18.5.2 编译和测试
18.6 小结
第19章 JVM及其移植
19.1 JVM介绍
19.1.1 JVM原理
19.1.2 JVM支持的数据类型
19.1.3 JVM指令系统
19.1.4 JVM寄存器
19.1.5 JVM栈结构
19.1.6 JVM碎片回收堆
19.1.7 JVM异常抛出和异常捕获
19.2 类装载
19.2.1 装载类的结构体
19.2.2 装载类的操作
19.3 垃圾回收
19.3.1 mark-and-sweep回收算法
19.3.2 分代回收算法
19.3.3 增量收集
19.4 解析器
19.4.1 函数Interpret
19.4.2 函数FastInterpret
19.4.3 函数SlowInterpret
19.5 Java编程浅析
19.5.1 Java程序命令
19.5.2 Java构造函数
19.5.3 Java主函数
19.5.4 Java程序编译与运行
19.6 KVM执行过程
19.6.1 KVM启动过程
19.6.2 KVM用到的计数器清零
19.6.3 KVM初始化内存管理
19.6.4 KVM中的哈希表初始化
19.6.5 KVM中的事件初始化
19.6.6 KVM中的资源释放
19.7 PC机安装JVM
19.7.1 JVM在Windows上的安装
19.7.2 JVM在Linux上的安装
19.8 KVM移植和测试
19.8.1 SDK安装和环境变量设置
19.8.2 修改Makefile和代码
19.8.3 KVM编译
19.8.4 测试
19.8.5 移植
19.9 小结
第20章 VoIP技术与Linphone编译
20.1 VoIP介绍
20.1.1 VoIP基本原理
20.1.2 VoIP的基本传输过程
20.1.3 VoIP的优势
20.1.4 VoIP的实现方式
20.1.5 VoIP的关键技术
20.2 oSIP协议概述
20.3 oSIP状态机
20.3.1 ICT(Invite Client outgoing Transaction)状态机
20.3.2 NICT(Non-Invite Client outgoing Transaction)状态机
20.3.3 IST(Invite Server incoming Transaction)状态机
20.3.4 NIST(Non-Invite Server incoming Transaction)状态机
20.4 oSIP解析器
20.4.1 初始化解析类型函数osip_body_init
20.4.2 释放函数osip_body_free
20.4.3 字符串到body类型转换函数osip_body_parse
20.4.4 body类型到字符串类型转换函数osip_body_to_str
20.4.5 克隆函数osip_body_clone
20.4.6 oSIP解析器分类
20.5 oSIP事务层
20.6 SIP建立会话的过程
20.7 RTP协议
20.7.1 RTP基本概念
20.7.2 发送RTP
20.7.3 接收RTP
20.8 Linphone编译与测试
20.8.1 编译Linphone需要的软件包
20.8.2 X86平台上编译和安装
20.8.3 Linphone测试
20.8.4 进一步的测试和开发
20.9 Linphone交叉编译
20.9.1 Linphone的交叉编译
20.9.2 Linph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