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毛泽东与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灵对话(毛泽东读古诗 用古诗 学古诗 研究古诗的完整记录)

書城自編碼: 220275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龚国基 著,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337235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80/30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NT$ 490.0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售價:NT$ 395.0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NT$ 340.0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售價:NT$ 590.0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NT$ 249.0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NT$ 349.0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NT$ 3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5
《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的党员干部 》
+

NT$ 481
《 吴建民谈外交 》
+

NT$ 136
《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
+

NT$ 539
《 文明的冲突(精装) 》
+

NT$ 361
《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工业党对情怀党的隔岸喊话,80后对父辈观点的战略抛弃,宋晓军作序强力推荐!) 》
編輯推薦:
毛泽东是怎样评价中国古代诗人的,毛泽东最欣赏的中国古代诗人是谁?毛泽东的诗词受哪位中国古代诗人的影响最深? 本书全面记述了毛泽东与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灵对话故事!
內容簡介:
从诗词这一独特角度,因人设篇,逐篇讲述介绍了毛泽东对45位古代诗人的诗作、人物的评价,以及毛泽东与这些诗人“神交”的故事
關於作者:
龚国基 1939年生,湖南桃江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教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沙市诗人协会副会长,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世界华文诗词学会会员。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诗词研究等论文30余篇。出版诗人毛泽东研究系列著作《毛泽东与诗》、《毛泽东与中国古代诗人》、《诗家毛泽东》、《毛泽东与中国现代诗人》等多部。5次获省、市级社科成果奖。公开发表诗词200余首,出版诗集《春声秋韵》。获“诗圣杯”、“国粹杯”、“国学杯”等全球性、全国性诗词大赛和诗词征稿特等奖、一等奖、金奖等20余项。诗词100余首收入《二十世纪中华诗人代表作》、《中华六十年诗人大典》、《中国当代百名诗词家作品集》、《世界经典诗词全集》等30余部诗选、诗典。传略载入《中华诗人大辞典》、《世界诗人大辞典》、《中国国学专家人物志》、《百年中华重要贡献人物》、《世界人物辞海》、《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等50部名典。
目錄
导论:千古诗人有知音
——毛泽东与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灵对话
毛泽东与屈原
毕生爱读屈原作品
“屈原是中国一位伟大的诗人”
屈原与毛泽东的人格精神
屈原与毛泽东的诗词创作
毛泽东与刘邦
“老粗出人物”
《大风歌》“很有气魄”
毛泽东与曹操
“自明本志好文章”
“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了不起的诗人”
“真男子,大手笔”
“此诗宜读”
“东临碣石有遗篇”
开一代诗风的政治家兼诗人
毛泽东与张华
圈点《励志诗》
《励志诗》与地动说
毛泽东与陶渊明
“且共欢此饮”
“陶潜不受元嘉禄”
“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与谢灵运
欣赏谢灵运诗
《登池上楼》“通篇矛盾”
“造反的檄文”
毛泽东与鲍照
摘鲍照诗句挽挚友
心忧外患“千里度龙山”
毛泽东与沈约
毛泽东与王勃
“是去交趾(安南)路上作的”
“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
“不废江河万古流”
“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毛泽东与贺知章
教贺子珍学老祖宗的名作《回乡偶书》
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
毛泽东与陈子昂
早在青年时代就对陈子昂诗很熟悉
“这首诗虽短,可内容是情深意长噢”
毛泽东与王之涣
化用《登鹳雀楼》名句
圈点手书《凉州词》
毛泽东与孟浩然
批读孟诗《早寒有怀》:“略好”
手书“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毛泽东与王昌龄
王昌龄的边塞诗与毛泽东的征战诗
《从军行》诗中“有意志”
毛泽东与李白
烂熟于心,口不绝吟
圈阅手书,十分欣赏
“他是空前绝后的不朽艺术家”
对古代“诗仙”的偏爱
诗艺的继承和超越
毛泽东与崔颢
毛词《黄鹤楼》对崔诗的借鉴超越
长干“横塘”照古今
毛泽东与杜甫
“不甚喜爱”却熟读精研
“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名篇警句,随手引用
采英撷华,借鉴创新
毛泽东与岑参
想起岑参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
借鉴化用岑参诗句
岑参边塞诗风对毛诗的影响
毛泽东与韦应物
寥寥七字,写出古代清官胸怀
连画三个圈,并批注:“好”
毛泽东与韩愈
对韩愈“一分为二为宜”
有些诗“还是可以的”
“他那个古文,是新的”
毛泽东与刘禹锡
“会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这首诗吗?”
“在同地球开战中,要有此种气概”
手书两首讽刺诗
欣赏《竹枝词》、《杨柳枝词》
“司空见惯”作诗批
毛泽东与白居易
欣赏讽喻诗
白诗高处在“有平等心情”
读《长恨歌》往往落泪
一生真伪“盖棺论定”
“他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写出精彩的文艺作品”
毛泽东与柳宗元
“他是文学家,也是唯物论者”
“柳宗元的文章思想性比韩愈的高”
喜读柳诗柳文
毛泽东与贾岛
《满江红》化用贾岛句
杭州吟诵《剑客》诗
毛泽东与李贺
惜“英俊天才”,提倡“搞点幻想”
“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李贺诗对毛泽东诗词的影响
毛泽东与许浑
毛泽东与杜牧
“真是‘折戟沉沙’呀”
“不自杀,要干到底”
“人世难逢开口笑”
毛泽东与李商隐
咏史诗:“写得好哇!写得好!”
无题诗:“现在难下断语,暂时存疑可也”
赞刘NFDA5,咏贾谊
毛泽东与温庭筠
“哭逝川”与“咒逝川”
“却斜阳”与“复斜阳”
“雁飞残月天”与“长空雁叫霜晨月”
毛泽东与罗隐
深刻的同情和理解
浓圈密点罗隐诗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今朝有酒今朝醉”
毛泽东与李煜
不喜婉约词,却欣赏李煜名篇
“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反其道而行之”
早期有词作受李煜婉约风格的影响
毛泽东与柳永
重视柳永婉约词
对柳永词的借鉴和创新
毛泽东与范仲淹
“先忧后乐”境界更高
两首词“既苍凉又优美”
婉约、豪放两派“应当兼读”
毛泽东与苏轼
喜爱苏轼诗词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
苏轼诗词对毛泽东诗词的影响
毛泽东与秦观
手书《鹊桥仙·七夕》
“三绝碑”“可是个好宝贝,要保护好哟”
毛泽东与张元干
“找南宋张元干的《归来集》”
“君且去,休回顾”
毛泽东与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爱国英雄”
十分喜爱岳飞诗词
化用《满江红》句意
毛泽东与陆游
“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
“试仿陆放翁”
“反其意而用之”
化用陆游诗句
毛泽东与辛弃疾
辛弃疾词圈画得最多
引用、吟诵辛词
对辛词的借鉴与点化
毛泽东与文天祥
“这种英雄主义,中国历史上很多,有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死安足论”
毛泽东与萨都剌
“大有英雄豪迈,博大苍凉之气”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毛泽东与高启
“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手书高启《吊岳王墓》
毛泽东与李攀龙
“我看李攀龙有几首诗写得不错”
戏改李诗《怀明卿》
毛泽东与纳兰性德
对纳兰词多有圈点批语
从边塞词“看出兴亡”
借鉴纳兰词技艺
毛泽东与龚自珍
“鲁迅的旧体诗很明显地受龚自珍的影响”
“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万马齐喑叫一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內容試閱
毛泽东与屈原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著名政治家、诗人。相传为今湖北秭归县人。出身楚国贵族,楚怀王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重要官职。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进而统一中国。因遭旧贵族势力嫉恨、谗毁而两次被放逐。顷襄王当政后,被长期流放于沅、湘之间。直至楚郢都为秦攻陷,他深感已无力挽救楚国,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于五月五日自投汩罗江而死,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中国诗歌史上最早、最伟大的诗人,195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25篇。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公元前两三个世纪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又出现了伟大革命家、政治家兼诗人毛泽东。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和浪漫主义诗人,前后相距两千多年,却同在中国南方的湘楚大地生长起来,这是否纯属巧合呢?
毛泽东一生习诵《离骚》,推崇《楚辞》,崇敬屈原。他从屈原作品中吸取伟大的人格力量,继承、发展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诗风,这对他自己的革命实践和诗词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毛泽东与屈原,神相交,心相通,情相投,气相随。屈原的伟大人格和不朽诗篇,滋育着毛泽东的诗魂。“屈赋开楚风,毛诗动天下。”〖ZW(〗1995年12月,著名诗人臧克家、贺敬之在联名给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首届年会的贺信中赋诗:“毛泽东诗词动天下,屈大夫辞章开楚风。”〖ZW)〗屈原、毛泽东古今两诗星同在楚天升起,不是偶然的。毕生爱读屈原作品
湖南是楚国旧地,是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辞》产生的地方。《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座浪漫主义创作高峰。生长在湖南的毛泽东,自小受到楚文化浪漫主义氛围的熏陶。从青年时代直到老年,他都爱读《楚辞》。而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更是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
早在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次年并入第一师范)读书时,将自己的听课和读书笔记订成小册子,题为《讲堂录》。全册的前11页,他用工整的小楷抄写了屈原的《离骚》和《九歌》全文。在《离骚》正文的天头上,又写下了各节的内容提要。书写得一丝不苟,透露出对屈原诗歌的由衷钦佩。由此可见,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已下苦功熟读屈原作品,特别是其代表作《离骚》、《九歌》。
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楚辞》是毛泽东常读的作品之。全国解放后,毛泽东读《楚辞》就更多更勤了。他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之中,还让身边工作人员把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有关《楚辞》的著作尽量收集给他。1957年12月,身边工作人员逄先知特请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开列一个目录,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共收录了古今有价值的各种《楚辞》版本和有关著作50余种。这一时期,毛泽东比较集中地读了这些书。1959年、1961年,他又两次要《楚辞》,还特别指明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辞集注》和明代陈第撰写的《屈宋古音义》。在这期间,毛泽东外出带去的各种书籍中,也有这两本书。1959年夏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让秘书林克抓紧时间编写了一本含几十种评价和研究《楚辞》的书刊目录,经他审定后,印发给与会代表。
毛泽东读《楚辞》不怕疲劳,甚至不顾危险。1958年1月18日,中央工作会议正在南宁召开。凌晨,空军雷达部队发现国民党飞机向南宁飞来,全城立即实行灯火管制。为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卫士李银桥等让他进防空洞。毛泽东坚持不去,并让卫士把蜡烛点燃,他继续看书。他看的是《楚辞》,看得聚精会神。另一年夏天,习惯于夜间工作的毛泽东,中午时分突然辗转难眠,经过服用安眠药物后,他终于合上眼睛,抓在手中的书放在胸脯上,人们发现那是一本《楚辞》。
这一时期,毛泽东反复读《离骚》。1958年1月12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写道:“今晚我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他还将《离骚》推荐给其他领导干部阅读。1958年1月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批示将《离骚》印发与会同志。1月16日他在讲话提纲中又说:“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在1月21日的结论提纲中,又举出《离骚》中的诗句说明文件写作中的“概念”和“判断”问题。
毛泽东读《楚辞》,特别是读屈原的作品,相当投入,深入钻研,常在书中圈画,表示欣赏。在收藏在毛泽东故居里的一本《屈宋古音义》中,毛泽东用红、蓝两色铅笔,对《离骚》中的一些段落作了圈画。如: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NFDA3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NFDA6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以上每句末,毛泽东都作了圈断。
毛泽东还曾用行书书写《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夫惟捷径以窘步”,用小楷书写“帝高阳之苗裔兮……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毛泽东熟读屈原作品,在工作、交际和日常生活中,屈原的诗句常常很快地从他的脑际涌现出来,随口吟诵、引用。
1950年3月,毛泽东接见新中国未来的大使们,一一问过姓名后,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当他走到黄镇面前时,问道:“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黄镇回答:“我的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镇静’。”毛泽东说:“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楚辞》中说,白玉兮为镇。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派你出去,是要完璧归赵喽……”“白玉兮为镇”就出自《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会见访华即将回国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引用屈原诗句赠予尼赫鲁。他吟诵道:“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这两句诗,出自《九歌少司命》,意思是:离别固然令人感伤,但有了新的知己,不又是一件高兴的事吗?尼赫鲁非常欣赏毛泽东所吟诵的诗句,认为太适合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了。不仅如此,他又进行升华,说:“主席刚才引用的两句诗,不仅适用于个人,而且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第二句诗特别适用。”
毛泽东为什么特别喜欢屈原的作品呢?首先,从文学创作角度看,屈原作品特别是《离骚》、《九歌》那种浪漫主义想象和创作方法,恰恰吻合毛泽东的审美趣味和对艺术风格的追求。毛泽东主张创作应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自然他也喜欢阅读、欣赏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其次,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操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人。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下层普通百姓,都把屈原作为敬爱的楷模。出身于湘楚之地的毛泽东,对屈原的人格和情操,更是深深地敬佩。第三,从探索真理的思想方法和历史观的角度看,毛泽东最欣赏的是屈原的作品反映了他向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对现存秩序和思想规范的怀疑,高扬了人的主体价值和理性精神。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读《离骚》等屈原作品最勤的时间是在1958年前后,是在那最富于幻想的“大跃进”年代,恐怕不单单是由于文学的爱好和欣赏,与毛泽东当时的思想状态和时代氛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屈原是中国一位伟大的诗人”
毛泽东一生推崇屈原,敬佩屈原的人格,高度评价屈原及其作品。
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曾与同学在湖南游历时访问过玉笥山屈原的故居。1915年秋,他与新交的朋友罗章龙在长沙定王台见面,畅谈关于政治、经济以至宇宙人生等问题。谈到对新旧文学的评价,他们对于《离骚》颇感兴趣,主张对《离骚》赋予新的评价。归后,罗章龙还写诗以纪交谈之事,诗中有“策喜长沙傅,骚怀楚屈平”之句。“骚怀”一句,便是称赞屈原的《离骚》。
建国后,毛泽东曾多次向友人称颂和推荐《楚辞》。1951年7月7日,毛泽东约老同学周世钊、蒋竹如在中南海划船。话题转到《左传》和《楚辞》,谈起屈原与屈瑕的世系关系,毛泽东说:“《左传》和《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1958年9月,张治中陪同毛泽东到南方视察。毛泽东带了两箱书,到了合肥还向省里借来《安徽省志》和朱熹的《楚辞集注》。毛泽东问张治中:“你读过《楚辞》吗?”张治中答:“未读过。”毛泽东便向他推荐说:“这是好书,我介绍你有空看看。”1972年7月27日下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初次访华时,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处接见他,从书架上取下一部精印的《楚辞集注》,当作珍贵的礼物赠送给田中。《楚辞》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由此可以想见。
毛泽东评论屈原的思想和作品,曾发表过许多极具个性特点的深刻见解。
1958年8月,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篇文章时,加写了一段话,谈到有关中国教育史中有人民性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问题,其中把屈原的思想概括为“批判君恶”。
1959年8月16日,毛泽东在《关于枚乘〈七发〉》中,对屈原创造的“骚体”作出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略逊一筹,然亦甚有可喜之处。”〖ZW(〗引自《毛泽东读书笔记》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244页。〖ZW)〗“民主色彩”,从思想内容上揭示了“骚体”即《楚辞》整体上对现实的黑暗持严峻的现实主义的批判态度;“浪漫主义流派”是从艺术形式上指出“骚体”即《楚辞》追求理想、想象奇幻的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点,在屈原作品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毛泽东予以“屈原高居上游”的评价。
1961年秋,毛泽东作《七绝屈原》说:“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盛赞屈原作品,尤其是其代表作《离骚》犹如能致命的锐利战斗武器。“杀人刀”的评论,与上文提到的投向腐败的统治者的“批判的匕首”的比喻,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还高度评价屈原的《天问》。1964年8月18日,他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说:“《天问》了不起,几千年以前,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历史。”屈原以其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批判精神,在《天问》中提出170多个疑问,内容涉及天地的形成和结构,以及人类社会变迁的种种神话传说,对它们表示大胆的怀疑驳难。正如鲁迅所说,屈原的《天问》“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这对于二千多年前的古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毛泽东称赞“《天问》了不起”。毛泽东还曾谈到屈原作品的产生与其人生遭际之间的联系。他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因为开除了‘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ZW(〗引自《毛泽东读书笔记》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7页。〖ZW)〗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话,赞同司马迁说屈原写作《离骚》属于“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评说。其实,毛泽东的话即出自司马迁,不过是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透彻罢了。毛泽东这一评论,完全符合屈原创作《离骚》的实际。不仅具体说明了《离骚》乃屈原放逐之后的“发愤”之作,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屈原“因为开除了‘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获得了文学创作的社会生活源泉,写出了反映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与毛泽东关于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论断,是完全一致的。屈原的崇高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操,更是毛泽东所深深敬佩的。毛泽东曾多次颂扬屈原的人格精神,高度评价屈原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认为,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提倡干部要敢讲真话时,举历史人物为例,其中就有屈原。他说,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敢于为原则而斗争,虽然不得志,应该向他学习。
毛泽东称颂屈原是“中国一位伟大的诗人”。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访华即将回国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接着又向客人介绍说:“屈原是中国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二千多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篇,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后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一天作为节日。人们吃粽子,并把它投入河里喂鱼,使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毛泽东对屈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还深情地说过:“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1949年12月6日晚,毛泽东登上火车,出国去苏联访问。在火车行进途中,毛泽东与苏方陪同的汉学家费德林谈起中国文学,由《诗经》谈到屈原。毛泽东认为,《诗经》之后,“首屈一指”的诗人是屈原,他称屈原为“第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诗人。”毛泽东深情地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他在分析了屈原所处的时代和政治变迁使屈原遭受的不幸后,一往情深地说:“是的,这些都发生在我的故乡湖南,发生在屈原殉难的土地——长沙。因为这缘故,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是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ZW(〗《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转引自张贻玖:《毛泽东和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3页。〖ZW)〗毛泽东的这段谈话,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他有关屈原最完整、详尽的论述,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最崇高的评价,也流露了他对屈原最真挚的感情。这也代表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屈原的评价和感情。
屈原与毛泽东的人格精神
屈原之所以为后世所景仰,一是因其伟大的人格精神,一是因其光辉的文学成就。屈原的人格精神和文学创作,都对毛泽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读《离骚》,访问玉笥山屈原故居,就深为屈原的爱国主义气节和宁折不弯、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高尚品德所激励,为屈原不屈不挠追求光明和理想的精神所感染。他终生仰慕屈原的伟大人格,深受其影响。
1.爱国爱民的思想
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诗人眷恋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屈原有着宏伟抱负,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并且还愿意奋身而起,作楚王的先驱:“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还想让楚国强大起来,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屈原在《离骚》中,时常提到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就是希望统治者要像这些理想人物一样来统一中国。屈原这种思想是当时爱国思想的一种最高表现。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为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所激励,立志报效祖国。他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正值我国积弱积贫,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当卖国贼袁世凯承认日本侵略中国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时,他在《明耻篇》上激愤题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学友易昌陶病亡,毛泽东在悼诗中,从爱国青年学子的早逝,联想到国家的内忧外患,满怀悲愤地写道:“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慷慨激昂地抒发了自己的报国情怀。在毛泽东诗词中,爱国主义的理想情操,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从《沁园春长沙》对湘江秋色的描绘,到《沁园春雪》对北国风光的礼赞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