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一座山,两个人

書城自編碼: 220025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严风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768652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16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清洁
《 清洁 》

售價:NT$ 296.0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第十三位陪审员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1
《 中国生存启示录 》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讲述作者与一位山中老者交往、居住的长篇散文集。在中越边境地广西凭祥市一个偏僻的山林里,一位孤寡老人常年独居山中,种果养鸡为生。作者偶然相识,便在山中盖一简陋小屋,与之为邻。九年间,作者坚持每个月到山中闲居几日,读书,思考,作心灵的栖息。在山中居住的日子,作者抛却闹市的繁华、喧嚣,在山中过着对物质要求最简单的生活。仿佛艰苦,日子却很悠闲,作者自得其乐。在这种慢生活的日子里,作者却重新体会了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在静谧中重新对人性、人生进行思考,感悟许多哲理。该作品曾获广西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關於作者:
严风华,男,壮族,广西龙州县人。现为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12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已出版散文集《窗外是风景》《民间记忆》《四季飘香》《广西当代作家丛书 严风华卷》。
目錄
序:关于我的乡野情结
1.二〇〇〇年:一个冬天的缘分
2.造一座房子住梦
3.正式公民
4.六月泉声
5.孤独是一种滋味
6.日 子
7.初 冬
8.李花满床
9.原始日记(一)
10.冷月侵身
11.种植,是一种习惯
12.原始日记(二)
13.嘤嘤之泣
14.小镇面孔
15.地气氤氲
16.悲情三月
17.江哥醉卧止嚣庐
18.一路风景
19.游 戏
20.“愤怒诗人”的浪漫
21.关于《瓦尔登湖》
22.错 杀
23.大S和小S
24.独 舞
25.掌声为你而鸣
26.山林的影子
27.那一年落叶纷纷
28.为贼做梦
29.弯弯月
30.何谓逍遥
31.醉 牧
32.邻 居
33.素食者阿贝
34.过 客
35.鱼之味
36.土地的颜色
37.断指之谜
38.后 记
內容試閱
六 月 泉 声
天黑了,我们点起了油灯。灯光如豆。路边的小路,偶有汽车、摩托车进出,车灯不时射进来,有些晃眼。夏天虫子多,见到灯光,就不断地扑到饭桌的油灯上。这些虫子,翅膀上沾满了粉末,扑打在灯罩上,粉末便星星点点的飘飞起来。我们就一边吃,一边用手赶虫子。有时虫子掉进菜汁里去,翅膀拍打几下,就不动了。我们用筷子挑出来,继续吃。
在城市,任何人断然接受不了这样的情形的。
但我一直都很习惯。在乡下,无论在哪,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我都能吃能睡。在城市文明的比照之下,乡下的生活无疑是简陋而艰苦的。但事实上又没有多少人能为改变乡下的艰苦和简陋做过什么。所以,我觉得没有理由产生嫌弃之心。
路边的灯光渐少,夜变得清净了许多。我听到了水池里流水的声音。
老伯说,在山里,空气好,睡一个小时,就可以抵得镇上的三个小时了。每天起来,他都是先煮一锅粥。这锅粥,就是他和鸡、鸭、猫共同的一整天的饭食了。然后再做一些工,到十一点左右才吃饭,实际就是早餐中餐一起吃了。大多时候没什么菜,几个辣椒,一碟青菜,也可以喝二两了。若是冬天,有时就懒得上饭桌,干脆蹲在火灶边,边烤火边吃。晚饭也是如此。夜里,没个去处,也没事干,就听收音机,听气候,听农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神仙不过如此。幸福与否,其实就是个人的自我感觉。
有一次,众弟子怂恿苏格拉底去逛热闹的集市,以为他一定会玩个痛快,而且满载而归。但回来之后,苏格拉底说,“我去那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我原来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我们平日里看到一些处境艰难的人,总以为他们十分可怜,极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其实不然,人最需要的东西不是物质,是精神。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幸福就是自足。
自足的精神,不是靠怜悯得来的。



关于我的乡野情结
人之生计,五味杂陈。而无论劳苦或安逸,断然不能缺少梦想。贫者求富,富者祈安;画饼充饥,临渊羡鱼;坐楚望蜀,朝三暮四;勤耕盼丰年,苦读为功名;舍俗欲得道,得道想成仙……如此种种,皆为常情常理。毕竟,岁月漫漫,穷通未遇局已定,老疾未到关已破。若不时掺入梦想的成分,日子便有了味道,有了奔头,有了意趣。
自然,梦想过于长久,便是痴想了。
我心里就常常揣着这样的痴想。
想有了钱,买一栋别墅,在庭院里栽花种草;买一部车,闲时寻亲访友,游山玩水;写出一手好字,或孤芳自赏,或招摇于世;藏一屋奇石,独自把玩,或邀好友共赏……说白了,梦想实质就是一种激情,一种期盼,一种追求,一种向往;或许未必一一实现,却可以激活内心的欲望和生活的热情。只是想多了,迟迟不见实现,就淡忘了。
能始终缠绕我心的,是逍遥乡野,结庐为舍,图个自在。
如此说法,略显矫情或造作。但实在系我所愿,并已积集数十年之久。
这是有缘由的。
小时,父母就多次将我和弟弟从县城送往乡下。其时,我姑妈一家在离县城几十里外的生产队里插队落户。每逢暑假,当教师的父母就把我和弟弟送到姑妈家。记得第一次,父亲是用自行车驮着我和二弟去的。父亲车技不精,不敢同时搭载我两兄弟和母亲,所以,我们坐在车尾,父亲把着车头在前面推,母亲则跟随一旁。大约走了三四个小时便到。父母把我们交给姑妈就马上返回了。他们刚走不久,天上立即乌云密布,接着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雨十分的大,很远的地方都还看见一条条灰白的雨丝往下挂。那时大约是下午五点左右,我和二弟坐在门槛上,怯生生地望着远方,没有说话。刚才还在外面找吃的鸡都火急火燎地跑回来了,全躲在屋檐底下,一只挨着一只,排成一溜。雨水一柱一柱的不停地沿着瓦顶上的雨槽往下流,溅起的水珠,淋湿了我们的脚,也淋湿了屋檐下的那一溜鸡。那一溜鸡一个个缩着脖子,耷拉着翅膀,羽毛水淋淋的,已无半点生气。
我们也是毫无生气。我望着灰蒙蒙的天,望着父母回去的路,一直忧心忡忡:他们不会遇到山洪吧?山洪不会把他们冲走吧?天很快黑了,他们能回得到家吗?
这是我第一次产生的沉重而长久的牵挂。我当时五六岁,头脑简单,并不知道这回家的路有多遥远,这即将来临的黑夜会不会暗藏杀机,也不知道仅仅一场暴雨是不能阻挡父母的脚步的。但从那时起,我几乎每一天都带着一种压抑和郁闷的情绪。我们无端与父母隔离,终日无人诉说;姑妈又因家庭出身不好,一直要求我们不能过多跟村里的孩子玩,不能跟大人说话。生怕说错了话,惹事。唯有我那个勤劳、乐观的二表哥,倒是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的快乐。他带我们到村外,教我们装鸟、掏鸟窝,教我们采野果,教我们插秧,教我们耘田,教我们放鸭子,教我们烧红薯窑。乡野的气息,无论沉重或轻盈,均如丝如缕,不动声色地渗入了我的肌肤和血液,构成我挥之不去的乡野记忆和情愫。
只是始终无法明白,当年父母为何总要把我们送到乡下去。
以至于今日,我对乡野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有增无减。乡野坦荡荡,有满眼翠绿的青山,有清澈宁静的溪流,有生机勃勃的庄稼,有炊烟袅袅的农舍,有清丽悦耳的鸟鸣,有明净安详的浮云,有弯腰曲背的劳作,有放牧草地的悠然……面对这一切,完全可以放纵眼睛,放松思想,只要稍稍注意脚下的路,避免失足山崖、踩中毒蛇就行了。不像城市,有太多的管束,有太多的诱惑,也有太多的争斗,有太多的陷阱。城市其实就是一方看不见的沼泽地,时时让你陷入其中,时时让你挣扎,不得安生。
这恐怕就是我热爱乡野的理由。因为乡野简单,简单了就可以轻松自由。
我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人。只要安稳,有一件喜欢的事做就行。所以,我越来越向往日子的单纯与安静。这种向往,竟成了一种嗜好。如果某一天外出,无意中踏入了乡野,远看小山孤立,田野芬芳,村舍隐现,炊烟散漫;近见清溪蜿蜒,灌木丛丛,蜂飞蝶舞;钓叟移舟去,村童跨犊归……这样的画面一旦入目,我的内心便有了亲近的冲动,便想:如果能在这样的地方建一茅舍,渔樵耕读,多好呢!
真的一直这么想。
而且想了很多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晋陶渊明《饮酒》)古代文人大多心性淡定,喜欢心灵的宁静。文字里,点点滴滴,无不宣泄着一种独立寒秋、冷眼红尘的情态。即便是雄群聚居,也能玩出不落世俗的诗意十足的花样来。在浙江,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曲水流觞”人文景观。当年,晋朝“书圣”王羲之召集天下名士谢安、段融等人,来到江南水乡绍兴的会稽山之阴,兰亭曲水之滨,举行了一次浪漫的曲水流觞修禊盛会。只见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名士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王羲之就在这次集会中,书写了《兰亭集序》而名扬天下。我等自然不能与名士比肩。古时文人隐遁山林,是一种节气,是一种处世的方式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时髦。要么洁身自好,不与浊流为伍,要么期望出现这样一种结局:皇帝忽然开恩,召至朝廷,隐遁者又重见光日,荣华富贵。而当今世界,歌舞升平,车水马龙,人海茫茫,我若入了山林,必如滴水入海,不仅了无踪影,更是断了生活的来源。所以,我只是想,平日里能久不久离开城市的热闹和拥挤,在乡下图得片刻的清静,这便是享受了。
快乐,是靠自己寻找得来的。
我发现,我所喜爱的正是这样的意趣。这也是我唯一的浪漫。
于是,我开始了寻找。
2000年冬,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朋友,在南疆边陲一个叫上石的小镇里,认识了一位常年深居山林的孤寡老人。经他的允许,我在他的屋对面建了一间简陋的瓦房。自此之后,无论寒暑,无论雨晴,基本在每一个月的某个周末出发,到山里待上几天,与山为伴,与老人为伴。将近十年过去,见闻甚多,但我从不敢随意地将山中之事写成任何文字,见诸报刊,更没有成书的想法。直至如今,忽然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才巍巍然将这前因后果及当时的日记整理成文,以备遗忘。
这才有了《一座山,两个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