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袁水海,著名舞蹈教育家。早年师从前苏联芭蕾舞专家,曾在《海侠》等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剧中担纲各种角色。先后在北京舞院和上海舞蹈学校任教,培养出了一批批饮誉世界芭蕾舞台的后起之秀。晚年,他再次华丽转身,先是成为出色的国标舞舞者,继而又当上国标舞教师,和他的搭档一起,培养出了一对对各种类国标舞比赛中的夺奖高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国标舞总会任命他为国标舞国际评委,并成为英国皇家舞蹈学会及中国国标舞总会会员。2006年,鉴于他在中国国际标准舞推广及教学中的突出贡献,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特授予他CBDF红星勋章。
|
內容簡介: |
《舞蹈托举的人生:袁水海》为“海上谈艺录”丛书之一种,记述了著名芭蕾舞教育家袁水海为舞蹈而奉献的一生。以袁老喜爱舞蹈,接触芭蕾舞又结缘国标舞为主线,简述了他从南至北的求学之路,从其师从前苏联名师至成长为一代芭蕾舞教育家,培育出了大批芭蕾舞名家的整个从艺经历。
|
目錄:
|
艺术访谈
感受肢体语言中的纯美
艺术传评
第一章 坎坷的求学之路
第二章 从南方到北方
第三章 朝鲜烽火岁月
第四章 重返芭蕾世界
第五章 燃烧的激情
第六章 师从古雪夫
第七章 奉调上海
第八章 在“文革”的潮流中
第九章 重回上海舞蹈学校
第十章 家里家外
第十一章 结缘国标舞
第十二章 出入国门
附录
从艺大事记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不过后来的日子里,水海即使想再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去抓蟋蟀也没有了机会,因为这时候父亲已决定让他进私塾读书。那年水海5岁。
5岁的袁水海进入的是坐落在“存善里”的一家私塾。保姆常会在他读书时间来探望他。那是水海母亲吩咐保姆来看他在读书时是否被老师和同学欺侮。这样的情况当然是不存在的。私塾老师是位老先生,人很和善。他也教导水海这帮学生们做人要与人为善。私塾师生及学生之间彼此相处得都很愉快。
在私塾学习了一年后,水海转入了附近最好的一所小学。本来水海在这里可以一直读下去的,如果他用功,可以从这里考高中,再考大学。
然而读到三年级结束,快要上四年级时,上海的时政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袁水海发现,许多人脸上都出现了惊慌的神色,包括他的父亲母亲。终于,那天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时,爸爸神色凝重地对一家人说,日军正在步步入侵中国,他们在中国又烧又杀,抗战很可能马上要爆发,那样一来,上海就会成为战场。为了全家人安全,我们先要设法躲一阵。
这一来,袁水海也就不得不辍学了。
果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很快侵入了上海。他们到处烧杀奸淫,魔爪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袁瑞良夫妇所在工厂也因此倒闭,全家人不得不匆匆逃难到了住在法租界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的大姨妈家。
大姨妈家住房还宽敞,安顿他们一家没有问题,而且姨妈全家也很乐意在这样的时刻帮助妹妹一家。毕竟是在兵荒马乱的上海,为安全计,大人们严肃关照几个孩子,平时要乖乖待在家里,没事少出门。在姨妈家避难,虽然躲开了日军枪杀和欺辱的危险,但对少年袁水海来说,整天关在家里也因此少了许多快乐。
不知不觉,来到姨妈家快一年了。
这时候上海的局势已渐渐稳定;再说这样一直住在姨妈家里也不是办法。袁瑞良夫妇决定带着儿女们回自己家了。
回到曹家渡“存善里”时,恰逢学校开学前夕。已经10岁的袁水海仍然回到当初的小学读书。后来他又在这里连读中学。但经过这一年的折腾,袁家情况已大不如前,尤其是经济已非常拮据。为此,袁家不得不腾出几间房间用以出租。此时袁瑞良夫妇尽管无业,好在先前曾在曹家渡附近置下一小块地,现在他们就利用这块地种些蔬菜卖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袁水海的哥哥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菜贩子打工,帮他们过秤、写票,赚点钱贴补家用。家里其他不上学的孩子也没有闲着,他们帮一家小作坊拆麻袋赚上几个钱。袁水海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家里经常吃的主食就是红薯糊糊。以致半个多世纪过去,袁水海至今都不碰红薯,他说实在是小时候吃红薯吃腻了、吃怕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