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編輯推薦: |
分类建议:中小学教辅 教师用书 学科教学
1.本书集中梳理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16种问题,既有对问题的呈现、分析,又有解决问题的对策,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
2.本书对新课改后出现的许多教学理念如“生本课堂”“联系生活”“合作学习”“创设情景”“数学思维”“自主反思”“数形结合”“数学文化”等给出了全面的解读,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
3.更值得推荐的是作者的成长之路。本书作者是一位年轻的研究型教师,教龄不长,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较深厚的数学文化、数学理论修养,这得益于作者“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的教学研究思路。
4.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相信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助你成长的动力,明确成长的方向。
|
內容簡介: |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教学理念。在各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本书集中梳理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16种问题:
★是师本的“按部就班”还是回归教育的本体——儿童?
★是过度地“联系生活”还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是肤浅地“创设情景”还是让情景图凸显“数学味”?
★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
★如何让“小提问”启迪“大智慧”?
★怎样让复习课也“鲜活”起来?
……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问题改进的对策,充分体现了作者“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的教学研究思路,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成长为拥有自身教学理念的优秀教师。
|
關於作者: |
吴存明 现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先后获得“区优秀青年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多次获得省、市、区课堂教学竞赛或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参与编写《小学数学讲学稿》。主持10余项省、市、区级规划课题,其中的省级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低效提问’的调查与对策研究”顺利结题并产生了较大影响。
|
目錄:
|
推荐序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
自 序 走向理想的数学课堂
第一章 儿童立场的生本课堂
【问题点击】师本的“按部就班”
【理性分析】回归教育的本体——儿童
【对策探寻】如何教儿童学数学
第二章 贴近生活的生动课堂
【问题点击】过度地“联系生活”
【理性分析】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
【对策探寻】理性地走向“生活化”
第三章 同伴互助的合作课堂
【问题点击】偏差的“合作学习”
【理性分析】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
【对策探寻】合作学习要从“形式”走向“实质”
第四章 去伪求真的真实课堂
【问题点击】刻意地“虚假包装”
【理性分析】追求真实的课堂
【对策探寻】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求真”
第五章 图文并茂的情景课堂
【问题点击】肤浅地“创设情景”
【理性分析】“情景图”教学的积极意义
【对策探寻】给力“情景图”,凸显“数学味”
第六章 互动交流的对话课堂
【问题点击】低效的“课堂提问”
【理性分析】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提问”对比
【对策探寻】让“小提问”启迪“大智慧”
第七章 纵横联通的复习课堂
【问题点击】尴尬的“复习教学”
【理性分析】复习教学是“育好一片林”
【对策探寻】让复习课也“鲜活”起来
第八章 凸显本质的思维课堂
【问题点击】弱化的“数学思维”
【理性分析】雾里看花寻本真,数学核心是“思维”
【对策探寻】“思维”推进靠启迪,激活培养求发展
第九章 自主反思的深度课堂
【问题点击】缺失的“自主反思”
【理性分析】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对策探寻】促进学生“自主反思”的策略
第十章 提效增质的有效课堂
【问题点击】一味地“开放耗时”
【理性分析】有效课堂的“三维路径”
【对策探寻】实现“有效课堂”的策略
第十一章 删繁就简的简约课堂
【问题点击】繁多的“形式臃肿”
【理性分析】删繁就简,回归简约
【对策探寻】如何实现“简约”课堂
第十二章 寻求平衡的和谐课堂
【问题点击】扭曲的“师生相处”
【理性分析】实现“数学”与“教育”的平衡
【对策探寻】对立统一,寻求平衡
第十三章 数形结合的思想课堂
【问题点击】误读的“数形结合”
【理性分析】“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诠释与教学价值
【对策探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
第十四章 生成精彩的智慧课堂
【问题点击】传统的“被动模仿”
【理性分析】用智慧启迪智慧
【对策探寻】智慧点化,生成精彩
第十五章 润泽生命的文化课堂
【问题点击】变味的“数学文化”
【理性分析】“数学文化”缺失的原因
【对策探寻】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第十六章 教学合一的情理课堂
【问题点击】失衡的“情”、“理”
【理性分析】情理融通,教学合一
【对策探寻】“情理课堂”的操作
附 录 走在成长的路上,追寻研究的幸福
|
內容試閱:
|
对策探寻
理性地走向“生活化”
通过上述案例,我深深地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是正确的方向,但在具体教学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局限性提醒我们,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是由“数学”向“生活”的简单回归,而应理性地走向“生活化”,促进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具体可采取以下对策。
■ 站在学生的角度选用恰当的生活情境
选择生活情境应该清楚创设情境的目的和作用,为学生学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具有一定经验的情境,而不是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的情境。情境创设应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尊重生活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低年级学生一般对童话故事、游戏、直观形象的物体更感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则更乐于接受实践性、探索性的情境。只有源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才容易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因此,教师每次选用情境时,不妨自问一下:我的情境设计学生能理解和接受吗?这样的设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吗?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比如,在教学《求近似值》一课时,我从汇率情境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展示学生上网所查到的有关汇率的资料。接着,展示在香港购物的情况,叙述自编题,并请学生解答。
(1)这盒烟是我爸爸在香港花15.2港元买的,换算成人民币是多少元?(小数乘法:15.2×0.79≈)
(2)妈妈在香港花100港元买了6个指甲刀,每个大约是多少人民币?(小数除法:100×0.79÷6≈)
(3)我这个望远镜是花人民币3210.5元买的,折合成港元是多少?
……
汇率知识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随着出国游的热潮,也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容易引起高年级学生的兴趣。把汇率知识引入《小数乘除法》和《求近似值》的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敢于向教材情境挑战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选用教学情境要敢于向教材情境挑战,更多地去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境?适合我们的学生吗?我不用这样的情境,行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候我们真正需要激活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不需要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如果在教师的话语提示下,足以叩开学生“生活经验”的闸门,让学生积累的已有知识经验喷涌而出,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与提升,那么具体的活动情境就不必要了。
尽管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直接性的特点,但其同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时既可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下面是执教四年级《小数的性质》一课时从生活导入和从数学导入的迥异。
【A】从生活导入
师:以元为单位,4角怎么表示?
生1:0.4元。
师:那40分呢?
生2:0.40元。
师:以米为单位,4分米怎么表示?
生3:0.4米。
师:那40厘米呢?
生4:0.40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5:0.4元=0.40元,0.4米=0.40米。
师:这是为什么?
生6:因为4角=40分,所以0.4元=0.40元;因为4分米=40厘米,所以0.4米=0.40米。
(由于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能很快得出答案,理由充分)
师(擦去单位名称,剩下0.4=0.40):那现在相等吗?
生:不相等!(90%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为什么?(我愣住了!)
生7:老师,您觉得0.4元=0.4米吗?(学生的反问,我没想到)
生8:我也觉得不相等,因为0.4和0.40的后面可以随便加单位,比如0.4千克和0.40克也不相等。
生9:我觉得0.4和0.40有时候相等,有时候不相等。
……
(看来,学生已经陷入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出不来了,我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经过反复举例,甚至提出了“抽象出来”的话语,学生才半信半疑地弄懂了。为了避免这样的波折,我在另一个班采取了第二种方案)
【B】从数学导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