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作者以自由刑法理论为思想基础,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层面,对刑法存在的正当性及限度这一根本性问题所作的尝试性的探索与思考。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既有宏观理论性的分析,也有具体论证性的阐述,使读者能够较清晰地了解刑法泛化与扩张的危害,领悟作者关于“自由秩序与自由刑法”的理想。本书对刑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读者阅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集中探讨刑法范围的专著。提出法治的"原点精神"是对公民个人自治和权利的保护。立足于现代民主社会秉持的基本理念--个人自治和社会福利,自由刑法理论应被提倡。
本书立足于自由主义和自由刑法理论的基本立场,探讨犯罪化与刑罚处罚应当坚持的原则。通过对刑法的限制解释,限定刑罚处罚范围,避免刑法的不适当扩张,维护刑法的应有品行。
本书选取的十五个专题,都是事关刑法处罚范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论述,展示了作者的自由刑法观。
本书的特色是:其主要不在于对刑法问题的规范解释,而在于对刑法秉性、处罚范围等基础课题的探讨。
|
關於作者: |
何荣功,男,1977年6月生,湖北襄阳人,法学博士、博士后。2008年6月至今为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现已出版学者专著两部:《实行行为研究》、《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
|
目錄:
|
前言
上编
刑法的泛化:一个普遍的法律现象
一、 刑法泛化的涵义
二、 国外刑法的泛化
三、 简要的总结
意思自治、社会福利与刑罚的处罚范围
一、 引言:刑法属性的不同视角
二、 政治哲学视野中刑罚的根据与原则
三、 刑法理论的争议
四、 简要的归结与评论
五、 “自由刑法模式”与犯罪化原则的确立
六、 犯罪化原则展开(一):伤害原则
七、 犯罪化原则展开(二):可责性原则
八、 犯罪化原则展开(三):“刑法最小化”原则
我国刑法的泛化:关于形态与原因的初步探讨
一、 我国刑法泛化的表现
二、 刑法泛化的风险与危害
三、 我国刑法泛化的原因:一个“泛刑法”的分析
限制刑法泛化的主要课题
一、 刑法之外的措施
二、 “法治刑法功能观”之提倡
三、 关于犯罪本质:改造性的解释与适用
四、 抽象危险犯(行为犯)及其立法理由
五、“秩序”作为法益的限度与刑法的范围
六、 防止刑法泛化的其他几个课题
下编
过失抽象危险犯的构造与危险驾驶罪的性质
一、 问题的提出与必要说明
二、 “故意说”及冯军教授的质疑与批评
三、 对冯军教授观点的回应与商榷
四、 危险驾驶罪主观方面为故意的法理根据
五、 余论:我国刑法要慎重对待过失抽象危险犯
经济犯罪的法益与经济刑法的范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经济犯罪法益:我国传统的理解与问题
三、 经济刑法范围的其他问题
四、 经济犯罪认定中几个实务疑难问题
财产罪的法益与财产罪的范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说争议与判例
三、 财产罪法益的展开
也论盗窃与抢夺的界限
一、 问题与有必要明确的几个前提
二、 通说的观点及张明楷教授的批判
三、 关于张明楷教授批判观点的反批判
四、 传统观点的坚持及其法理解释
“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
一、 “打早打小”刑事政策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定的界定 思路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的认定
三、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认定
四、对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的认定
参考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