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編輯推薦: |
(1)第一本关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学术论文集;(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执笔,学术水准有保障。
|
內容簡介: |
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领衔研究撰写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战略研究》是当前第一本关于上海自贸区的学术著作。在书中,作者们在判断全球趋势、分析中国经济现状和走向的基础上,对全球化最新趋势、全球价值链分工及中国应对,中国外贸升级与自贸试验区的关系,中国金融改革,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的自由兑换,全球价值链中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及中国的应对,自贸试验区的“营改增”税收实践,自贸试验区离岸再保险中心建设等问题做出了全面、细致和深入的分析。
|
關於作者: |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著有《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运用》,该著作获1997年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应对
第二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
第三章 借力上海自贸区建设,打造中国外贸升级版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逻辑
第五章 上海自贸区内应尽快形成“价值链”金融服务体系
第六章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资本市场开放与创新
第七章 上海自贸区建设与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
第八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权研究
第九章 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金融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和方案研究
第十章 上海自由贸易区与离岸再保险中心建设
第十一章 金融诚信体系建设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自由贸易区洗钱与反洗钱:国际经验与中国对策
|
內容試閱:
|
在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通信技术、运输技术以及市场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发达国家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通过从生产工序层面利用各国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构建全球性的产业价值链,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第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趋势受到影响,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是此轮经济全球化的支配力量,发达经济体不仅使自身的经济结构也得到优化升级,也因其具备的要素优势获取了主要的全球化静态红利,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获得了主要的全球化动态红利,优化了经济结构,提高了增长的效率。
服务贸易与对外投资将是下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点,发达经济体由于其拥有的禀赋优势,仍将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主要的静态全球化要素收益分配红利仍将由其决定如何分配。下一轮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将会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间的配置调整完成之后重新开始,各国将通过调整国内需求的方式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来对待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的选择对于近期全球化发展的现实来说,起到决定作用,美国的选择尤为重要。对于中国来说,应从现实出发,明确中国经济在整个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继续融入其中,借助并强化中国经济现有的在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促进服务贸易和投资的方式,吸引先进资本要素和资源提升中国企业生产的附加值,同时,利用对外开放能促进市场机制更有效率发挥作用和推动国内要素市场改革,推动中国国内全面改革,从而继续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动态红利,实现可持续的增长。而在对外关系交往中,不仅积极推进多边协议;而且重视区域主义的双边协议对中国的现实意义。积极推动自贸区实践,以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为目标,探索政府职能转变、资源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切实可行的新制度安排体系,最终完成深化改革,以开放促改革的战略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