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撰写的。后经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全书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八个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弟子规》全文一千零八十字,三百六十句,三字一句,文字优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尤其适合少年儿童诵读。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弟子规》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少年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积极的意义。
|
目錄:
|
总叙
弟子规
入则孝
父母呼
冬则温
事虽小
亲所好
亲爱我
谏不入
丧三年
出则梯
兄道友
或饮食
称尊长
骑下马
尊长前
谨
朝起早
冠必正
衣贵洁
年方少
勿践阈
事勿忙
将入门
用人物
信
凡出言
见未真
凡道字
见人善
唯德学
闻过怒
无心非
泛爱众
凡是人
己有能
人不闲
道人善
善相劝
将加人
待婢仆
亲仁
同是人
能亲仁
余力学文
不力行
读书法
宽为限
房室清
列典籍
非圣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