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一个晚清官员的应酬之殇
历代先贤说拒谏自傲之害(五则)
千年之后再谈王安石变法
“砍椅背”和“换筷子”
|
目錄:
|
鉴古知今
一个晚清官员的应酬之殇/张晓政
资政通鉴
周厉王与民争利
齐桓公微服私访
陆在新察民疾苦
官箴辑要
重视民情
经典名篇
古韵诵读
历代先贤说拒谏自傲主害五则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
水调歌头/[宋]辛弃疾
专好奢靡者,不可使之亲近/《资治通鉴.唐纪》
奇文共赏
国粹与国学/许地山
灯巴佥
冬日漫步/[美国]梭罗
历史纵横
千年之后再谈王安石变法/张军
中央苏区时期政府群众工作的方法/周伟
列宁在1922年的赠言/郑异凡
随感札记
裴维伎诗歌两首
“砍椅背”和“换筷子”/徐恒足
茶余饭后
陈元达:可与魏徵媲美的谏臣/郑国耀
唐代“少年诗人’为何大多身体好,会武功?/子规
生活的曲牌/崔岱远
“顺着说”,更能说服人/杨海亮 陈强
2013年总目录
|
內容試閱:
|
覆巢之下一切如旧
恽毓鼎是一名史官,曾任翰林院侍讲、国史馆总纂、起居注总办、讲习馆总办等职,属于皇帝近臣。由于位近中枢,恽毓鼎在其《澄斋日记》中记载了大量宫廷决策、重大事件的内幕和细节,这些文字成为后人研究晚清政治的珍贵史料。与此同时,日记还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子池每天生活的点滴。正是透过这些点滴,让我们可以一窥风雨飘摇之际的晚清,官场依然故我的应酬之密、之奢、之累、之殇。
可以说,酒局应酬在恽毓鼎日记中随处可见。这些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酒局,参加人员既有亲友、同僚、师生,也有同乡、同年、同窗;时间既有中午,也有晚上,还有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凌晨的;既有一天一场,也有一天两三场;既有一般的迎来送往,也有貌似风雅的“赏秋局”“诗钟局”;天热有消夏局,天冷则有消寒局;逢年过节、喜事来临自然要邀约庆贺,平常时分也不能少了来往,无事心烦时更要三五成群一浇块垒。总之,无时没有酒,无事不成局。
以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为例,按说此时正月刚过,应酬相对较少,但不算推辞掉的两场,在这29天里,恽毓鼎竟参加了21场酒局。其中十三日到湖广会馆参加壬辰科进士团拜,他从上午九点出门,一直到凌晨四五点才回家。由于这一次宴会体力消耗过大,恽毓鼎第二天“头眩体倦”,于是几日不出门,总算免去了不少应酬。但十九Et身体刚有好转,或许是为了弥补前几天的缺憾,这一天他连续参加了三场酒局,“归寓三更”,回到家又是凌晨一点7。
这一年,距大清国耻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签订不过四五年,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第二年,站在世纪之交的清王朝,尚不知第二年将要发生的庚子事变又将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添上耻辱一页。然而,在I军毓鼎日记中,可以看到,国家命运大势并没有影响到官场酒局的正常开展。
再以宣统二年1910九月为例。再过一年,终结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就将爆发,晚清国运已无可挽救。而在恽毓鼎日记中,酒局次数仍未见消减。在这个月的30天里,恽毓鼎参加了21场酒局,以至于他自己都感叹“连日应酬征逐,夜不得眠,倦甚”。尽管这一时期日记里,恽毓鼎多次谈到对国脉民生的忧虑,也指出“此正我君臣上下卧薪尝胆、全力保邦之时,而非创制显庸、文饰承平之时也”,但当这些话夹杂在接连不断的酒局中,未免令人感到一种莫大的讽刺。
……
P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