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南京有座句曲山,传说汉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又称茅山。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 刘永霞编著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大传》为陶弘景传记作品,介绍了陶弘景的生平与影响,以及主要著述及贡献。
|
內容簡介: |
刘永霞编著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大传》是蓬 瀛仙馆道教文化丛书神仙传记系列之17,共分两个部 分。第一部分为“陶弘景的生平及影响”,包括六章 ,分“少年英才、学优则仕”,“仕途坎坷、命运多 舛”,“身隐茅山、心系社稷”,“长生仙丹、千年 一梦”,“华阳众术、旨在证道”,“斯人已逝、仙 风犹存”六个章节展现了陶弘景的一生事迹。陶弘景 的前半生是官场沉浮,后半生是隐逸修道,无论出世 入世,他都保持了一颗莹洁向善、济世利人的修道之 心。第二部分为“陶弘景的主要著述及贡献”,阐述 了陶弘景丰硕的著述及影响。主要有四章,分别介绍 了陶弘景对儒家著述、道家经典的解读;对道教神谱 的建构和上清派教史的整理;对中国古代方药学的继 承与创新;对种种道教养性延命功法的研习等等。这 个部分呈现了著作等身的陶弘景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就 与贡献,说明了作为道教一代宗师的陶弘景,在中国 道教史乃至于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影响与地位。
《山中宰相陶弘景大传》图文并茂,通俗易 懂,可读性强。
|
關於作者: |
刘永霞,1973年生,甘肃秦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哲学博士。曾任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道教文化史、魏晋南北朝道教、道教文物与艺术。已在《道家文化研究》、《宗教学研究》、《求索》、《道学研究》、《中华文化论坛》、《弘道》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30多篇。
|
目錄:
|
缘起
总序
上篇 陶弘景的生平及影响
第一章 少年英才 学优求仕
一 神奇出生 慧根前定
二 门阀社会 出身定级
三 幼读群经 道心初萌
四 少年才俊 职系朱门
第二章 仕途坎坷命运多舛
一 石城大败 冒险收尸
二 宦海沉浮 痛失双亲
三 落魄问道 挂袍辞官
第三章 身隐茅山 心系社稷
一 洞天福地 仙乡茅山
二 明帝敕召 巧喻脱身
三 山中宰相 运筹萧梁
四 孤山隐逸 苦修勤建
五 泪洒秋风 哀悼沈约
第四章 长生仙丹 千年一梦
一 武帝贬道 举国崇佛
二 帝王迷丹 隐士苦炼
三 梦碎飞升 夜半出走
第五章 华阳众术 旨在证道
一 冥通授位 祈雨救民
二 品味书法君臣论道
三 宝刀利剑 匡正祛邪
四 结友高僧 培养门徒
第六章 斯人已逝 仙风犹存
一 贞白仙逝 时人盛誉
二 身后浮名 褒贬不一
三 茅山遗址 仙风依旧
四 天涯留踪 遗迹重现
下篇 陶弘景的主要著述及贡献
第七章 阐经释典 天人并重
一 儒家经典 人伦事大
二 周易老子 天道是本
第八章 修谱撰史 劝诫俗人
一 真灵位业 构建神谱
二 上清真诰 阐法扬教
第九章 编方汇药 祛疾救危
一 汇编本草 传承农黄
二 肘后救贫 辅行祛疾
第十章 功法千种 益寿延年
一 整编古法 养性延命
二 奇门异术 参天法地
附录一 陶弘景年谱
附录二 《华阳陶隐居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三 山中宰相 运筹萧梁 建武五年(498),齐明帝萧鸾驾崩,其子东昏 侯萧 宝卷继位。萧鸾临死时叮嘱萧宝卷:“你要以萧昭业 为警戒,做事不能在人之后!”当初萧昭业曾想除掉 萧 鸾,但没有当机立断,后来反而被萧鸾杀害了。萧鸾 以此为例告诫儿子,没想到萧宝卷不仅学会了父亲的 当机立断,而且更加心狠手辣。他任意杀戮朝中大 臣,顿时人人自危,就连外地官员也提心吊胆。外地 官员有的造反,有的投奔北魏,也有一些宗王起兵造 反。其中崔慧景和萧鸾第三子萧宝玄的义军都曾打 到了京师建康,然而就在萧宝卷危在旦夕的时候,恰 好援军来到,打败了造反的义军。虽然很多造反都被 平定,但是萧齐王朝已经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倾覆的 危险。
这时,出现了一个将要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人, 他就是未来的梁武帝萧衍。萧衍是萧齐皇族的远支, 父亲萧顺之是萧道成的族弟,也是辅佐萧道成的功 臣。但他参加了皇室争斗,太子萧长懋借其之手杀了 齐武帝萧赜的第四子萧子响,因而萧顺之当了替罪羊 而受到了萧赜的责怪,最后萧顺之忧惧而死。经过此 事,萧衍对萧赜一族就怀有了很深的仇恨。萧衍曾是 萧子良“八友”之一,萧赜病危之时,“八友”之中 的王 融、范云等人就积极拥护萧子良夺取帝位,但萧衍身 怀父仇,想帮助萧鸾消灭萧赜的子孙。后来他投到了 萧鸾门下,并得到了重用,不仅报了父仇,而且还升 为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 部,宁夏一带)刺史。看到萧宝卷的昏庸无道,萧衍 发 觉自己实现抱负的机会来了。永元二年(500)十一 月,萧衍联络萧鸾第八子萧宝融起兵讨伐萧宝卷。开 始,萧衍军队取得了一些胜利,一直打到了京师建康 , 但后来因为萧宝卷的援军众多,战事出现胶着。当时 人们怕萧衍因行军不利而导致崔慧景兵败的结果,所 以不敢与其来往,但是陶弘景却独具慧眼,他非常想 与萧衍取得联系。
原来,陶弘景虽然与外隔绝,但他始终关心着国 家的命运。他向往的是作为一名张良式的救国人物, 而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隐士。当他听说义师西 下的时候,日夜遥望守候。等义师到了新林(今南京 市西南),陶弘景夸奖了萧衍一番,同时派遣弟子戴 孟 之前去表达自己的支持之意,但行至皂荚桥(今江苏 江宁县南)却不能前进了。等萧衍到达石头城的时 候,陶弘景又派人前去联络,这次终于联系上了。得 到了陶弘景的支持,萧衍当然很高兴。他也没让陶弘 景失望,中兴元年(501)十二月,萧衍终于取得了 围城 的胜利,他同时也开始了夺取帝位的活动。
此时的天下,几乎没有人可以与萧衍抗衡,所以 他可以放心地策划夺取帝位的活动。进入京师以后, 萧衍首先把好友沈约、范云、任防招到身边。沈约、 范 云二人深知萧衍希望受禅的意图,所以积极扶持萧衍 取得帝位。此时的陶弘景也得到了萧衍的重视,陶弘 景得知萧衍希望受禅,但不知国号如何定夺的时候, 就积极出谋划策。他引用《王子年归来歌》中的“水 木”和诸图谶,认为“梁”字应为应运的符号,所 以 国号应该叫“梁”。萧衍采纳了陶弘景的建议,之后 , 萧衍就仿照萧道成的做法,正式开始了夺取帝位的活 动。正月,有诏进萧衍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梁 公,备九锡之礼,加远游冠,绿磊突绶,位在诸王之 上。
开始,萧衍假装不受,直到二月,在众人的劝说下才 接 受。三月,萧衍受封梁王,享受天子出行的礼节。三 月二十八日,齐和帝下令禅位给萧衍。至此,萧衍已 经取得了“禅位”计划的胜利。萧衍非常赏识陶弘景 的才学,他让陶弘景帮自己选一个登基的日子,陶弘 景也欣然同意了,他把日子定在了四月初八丙寅日, 但是就因为所选的这个日子,还引起了朝臣的一些恐 慌。
四月初七的晚上,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眼看明 天就是登基的日子,朝中大臣都很担心,甚至怀疑陶 弘景的道行。其实也不能怪别人怀疑,这样一个重要 的日子,如果真的大雨滂沱,那不仅举行仪式不方便 , 而且还很不吉利。等到第二天早上,大雨出奇地停 了。登基仪式照常举行,当萧衍登坛焚燎,受礼完毕 之后,文武百官就陪同新皇帝回到了宫城。然而就在 人们刚回到宫中的时候,突然之间,滂沱大雨又从天 而降。这时文武百官无不惊叹,不仅惊叹这是天命所 赐萧衍的皇权,而且还惊叹陶弘景 道行的高深。萧衍即位后,改国号 为“梁”,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和尚皇帝”梁武帝。
经过以上几件事情之后,刚登 基的梁武帝越来越欣赏陶弘景的才 华,他非常希望把陶弘景招到身边 辅佐朝政。开始,他亲自写诏书招 陶弘景,并赐给陶弘景隐士所用的 鹿皮巾以示诚意,后来他又屡次邀 请陶弘景出山,但陶弘景并没有被 打动,始终没有出山之意。为了表达自己的隐居之 心,陶弘景画了一幅画给梁武帝。画上有两头牛,一 头散放水草间,一头套着金笼头,有人牵绳,并且用 杖 驱赶它。梁武帝看了以后,笑道:“此人无所求,他 要 学曳尾之龟,哪有可以招来为官的道理呀!”曳尾之 龟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篇,其中有一句“此龟 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 后来常用“曳尾之龟”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梁 武帝明白了陶弘景的用意,也就没有勉强。虽然陶弘 景身在山中,但国家每逢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都会 咨询陶弘景,而且经常有书信往来,因而陶弘景逐渐 就有了“山中宰相”的美誉。陶弘景也越来越受到王 公贵族的礼遇,他们一直不间断地赠送给陶弘景物 品,但陶弘景都不接纳,就算接纳了,也被用作功德 而 做传教之用。
陶弘景在天文历算方面也很擅长,因而被梁武帝 邀请编纂历书。与众不同的是,他在历书的己巳年 (太清三年公元549)上画了一个红点,当时人们都 不 理解其中的道理,陶弘景也没有对别人说。但是直到 太清三年梁武帝驾崩,梁朝发生了“侯景之乱”时, 人 们才惊叹陶弘景占卜术的高超。占卜术是道教中几 乎人人皆知的术数,陶弘景非常精通占卜吉凶之术, 而且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比如《占筮略要》、《 风 雨水旱饥疫占要》、《五行运气》等书,但都早已亡 佚。
梁武帝也深知陶弘景在这方面的造诣高深,一次,他 专门请教陶弘景自己在位时间的问题:“先生,不知 我 能享受这样的帝王生活多久呀?”陶弘景回答道:“ 光 武帝在位三十二年,陛下比他还要长,可以享国祚四 十九年,然后才乘白云而去。”正如陶弘景所测,梁 武 帝从掌国家大权到去世,整整四十九年。此事足见陶 弘景占卜技艺之精湛,令时人钦佩。
当陶弘景处理好与朝廷的关系后,生活来源也日 渐稳定,于是就思考如何在茅山建馆传教的问题。道 观一般都是利用山体的自然特点来修建,一场辛苦的 劳作即将在茅山开始。
P41-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