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編輯推薦: |
风同学,35岁即退休游历世界,足迹遍及5大洲50多个国家,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人文旅行家。2005年便在新浪开博,力图透过世界各地的美景与旅行感悟,展现生命的宽度与厚度,点击率近7000万,是当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行博客之一,被英国旅游局评为年度最佳旅行博客。《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将他在旅途中最精彩的故事、最美的图片呈现给读者。 本书采取独特的锁线裸书脊设计,内页可完全摊开至180度,更方便阅读。
|
內容簡介: |
★父亲是地质学家,母亲是摄影师,骨子里有着热爱自由的基因的风同学,在北京奋斗数年之后,毅然决定关掉公司,启程上路。30岁,第一次出国旅行,从此,一发不可收。35岁即退休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人文旅行家,其新浪博客被英国旅游局评为年度最佳旅行博客。
★8年,走遍5大洲50多个国家。 ★《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精选了风同学在50多个国家中的精彩旅行故事。在斯里兰卡,做一回“高跷上的捕鱼人”;在日本,遇见最美的烛光;在泰国大城,被打劫;在土耳其,路遇的老人送我一束花;在伊朗,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追寻远去的童年;在丹麦,奔跑在哥本哈根的夜晚;在英国,做一个不守规矩的牛津人;在法国卢瓦尔河畔,与一群法国人唱《南泥湾》;在意大利西西里,与黑手党擦肩而过;在西班牙,邂逅肆无忌惮的美丽;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捕捉到美味的龙虾……他说:旅行不是为了走得更远,而是为了更安心、更从容地回来。获得幸福,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完美了,也许,它只意味着你决定不再介意那些不完美的事情了。心情灰暗时,马尔代夫的无敌海景也是你身陷的汪洋;心情快乐时,斯里兰卡的地狱火车,也是你的快乐天堂。这些美好的与不美好的我们都得接受。短到一次旅行,长到我们的人生,莫不如是。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要说许多的故事给你听……
★由沐文文化与陕西人民出版社打造的精美旅行书系“地球旅馆|Inn Earth”系列力图展现行在途中的思考者,追寻旅行的真正意义,定位旅行与生活的关系。本书采取独特的锁线裸书脊设计,内页可完全摊开至180度,更方便阅读。
|
關於作者: |
风同学
风同学,本名范毅仁,职业旅行家、人文旅行作家,清华美院酒店艺术课程客座讲师。喜欢一个人旅行,35 岁退休,足迹遍及5 大洲50 多个国家。2005年在新浪开博,力图透过世界各地的美景与旅行感悟,展现生命的宽度与厚度,点击率近7000 万,是当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行博客之一。
|
目錄:
|
PART ONE 远去的童年
序言 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
CHAPTER 1 三月照相馆PART TWO 路上的风景
CHAPTER 2 斯里兰卡
康提诗意的栖居
加勒印度洋的暖风
CHAPTER 3 日本
日本一生只做一件事
岐阜烛光里的微笑
白川乡村物语
CHAPTER 4 泰国
大城蓝莲花为我盛开
CHAPTER 5 土耳其
以弗所花儿与少年
番红花城眼下的幸福
CHAPTER 6 伊朗
伊斯法罕遗失的美好
CHAPTER 7 北欧
挪威-卑尔根幸福,可以如此简单
丹麦-哥本哈根不甘寂寞的灯光
CHAPTER 8 英国
伦敦日常爱情故事
牛津 一个人的冒险
CHAPTER 9 法国
……
|
內容試閱:
|
日本一生只做一件事 岐阜烛光里的微笑
遇见最美的烛光
在日本旅行,常常感慨与惊叹日本人对于美的极致追求,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饭一汤,无不展现出惊人的美。这些美,建立在日本的无常观(mujo之上。所谓无常,即没有不变之事。日本的自然环境很恶劣,地震、海啸等各种灾害频发,让他们倍感世界与生命的无常。在日本有名的随笔文学《枕草子》中,作者说:飞鸟川,一日为深渊与一日为浅滩没有一定,让人感到人生变化无常,使人很感动。
既然世界如此无常,还有什么事情看不开呢?这反而让日本人更加积极寻求每一个美的瞬间。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萤火虫、秋日的枫叶、冬天的飘雪,这些美景都不会持久,而日本人就为了这刹那的光芒,不辞辛苦,前往观赏。正如另一本有名的随笔文学《徒然草》中描述:起初,无常观是一种略带悲哀的咏叹,被它照耀的事物,也笼罩着一层微暗的感情色彩。后来,这束奇异的光渐渐走向了透彻,最后,是一片无色无影的大遵明。
日本人,在无常的环境中寻找极致的美,而寻找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心灵的安慰与呵护。
岐阜县的飞(tuo小城周围山川环绕,中间是飞高地,典型的高山内陆国。因为山林丰富,木工工匠很多,从事这些工作的工匠被称为飞工,在苛刻的劳动条件下仍建造出很多华丽的宫殿。飞的寺庙固然精美,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条长长的濑户川,河道不宽,但满是鲤鱼。红色的、黑色的,那么肥硕,那么饱满的鱼儿,挤满了这条长长的河。是时,天光有些阴沉,秋风萧瑟,而河中的鱼儿如此缤纷,我的感觉多少有些惊心了。
顺着河边拐一个弯,眼前全是木式的老房子,很多用来做临街的店铺。其中一家是蜡烛店,红红的蜡烛摆放在木格子窗台上,窗户上方垂下来两个饱满而友好的丝瓜,让我觉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透过打开着的窗户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身着蓝色的土布衣衫,围裙上满是蜡烛的眼泪。他俯下身子,指着一本画册向一旁的顾客解释着什么,而脸上的笑容,从未曾倦怠。店的门口,挂着他的铭牌:三岛顺二。
歇息的工夫,我走过去:“门口的那条河,水里的鱼儿真是多啊。”“是啊,鱼可真不少呢,可是在我小时候,这里其实是一条臭水沟。”见我略微诧异的神情,老人依然笑意盈盈,”这条濑户川,是四百年前,由一位叫作濑户屋源兵卫的人发起修建的人工河,长期以来,河水一直干净得可以洗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水被严重污染。为重现当年的风米,在1968年,我们小城的居民通过捐助在河里放入了许多的鲤鱼,当地人再不忍糟蹋,于是河水渐渐清澈起来。”“您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吗?”
“当然,我的这家蜡烛店,从江户时代便开始经营了,我是家族的第七代传人。我们这样纯手工的蜡烛店,全日本也只有不到十家,还有电视剧在我这里拍过呢。”
顺着三岛先生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店里悬挂着一张海报,是NHK的早间剧《樱花》。老人脸上满是骄傲的神情:“手工蜡烛用的全部都是植物性材料,颜色、大小不一样的蜡烛,用途也不一样,我这里的很多蜡烛是专供附近的寺庙与佛龛的,像这支有十三公斤,附近的寺庙每年仅在1月15日用一次。不过,也有很多人宁愿多花一些钱,在自己家里用。”
“是啊,材料珍贵一些,所以价格自然也不低。”我顺嘴一应。
老人笑着摇摇头,走向一旁的操作间,给我演示起来。这是一种被称为“生挂”的木蜡重叠涂抹方法,用一根长长的棍子绑着蜡烛芯,完成初挂且原型定型后,用手边转动边擦蜡,反复涂蜡,其转动回数决定了蜡烛的粗细。然后,让和蜡烛表面含有适当的空气,蜡烛在手中往返地串四到五次后,深绿色迅速地变成白色。据说这是蜡烛制作过程中最需要娴熟技艺的工序。最后,将红色的涂层染上去,切头,出芯,切齐底部之后,一只整齐的和蜡烛就此完成。
在制作的过程中,三岛先生始终面带笑容,甚至让我觉得他笑得真是很辛苦。他不停地讲述着,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做的事情,那般痴迷,仿佛不是在讲给别人,而是在讲给自己听。小小的蜡烛,已经融进他的生命。
“那么,这些蜡烛芯儿,也是植物材料吗?”
“是的,是由三种材料做成的,分别是日本和纸,做榻榻米的蔺草,以及绢。”
我有些不解,“真是不容易啊,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三岛先生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将目光投向窗外:“很多蜡烛都是寺庙用的,这样的蜡烛芯,烛光会很稳定,不容易灭。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烛光,形状非常美!”
“烛光的形状!”那一瞬间的感慨,让我惊声失语。
老人依然微笑着:“蜡烛是在奈良时代,由唐朝时的中国传入日本,由于是贵重品,当时仅供极少数人使用。到了室町时代,日本的和蜡烛才初次诞生,直到江户时代才普及开来。日本人对于蜡烛有一份朴素的情感,我店门口的这条小街,冬天的时候,街两边都会点上我家的蜡烛,即使风很大也不会熄灭,那时的景色真的非常美。”
墙上挂着一张图,显示了不同的烛光形状,老人指着图,说:“摇曳的神秘烛光,与莫扎特的音乐和宁静的森林一样,幽静平和,使人放松。”
我不由得关心起这家店的命运:“所以,您的孩子会继续做吗?”
三岛先生银白色的头发下,涌现出更多的笑意:“我儿子,这家伙之前很不情愿呢。不过最近,他终于答应了,等明年大学毕业后,哪儿也不去,会回到店里来工作,成为第八代传人,把我们家族的传统技艺继承下去。”
店里燃着好几支蜡烛,透过那些闪耀的烛光,我分明看见,三岛先生的眼中,有莹莹的泪光闪动。
内心的平静
打开门,穿过一条幽暗的走廊,出现一个不大的空间,就是熊崎先生的漆器工作室了。
世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甚至屋外的阳光,都被拒之门外。
在日本行走,会有很多亲切感,也会徒生许多感慨。那些盛唐时期传入日本的灿烂文化,那些源自中国的古老传统,在我们这里日渐走远,却在日本保持得那么鲜活。当我们的城市千城一面,充斥着毫无性格的“石柱森林”,日本的城市,却保留着那些古老的街巷与木屋。经济发展与人口密度,日本都胜于我们,对于城市的发展与改造,我们太过匆忙,对于历史与传统,太过不尊重。那种慢、沉静、温暖和细腻是人本主义美的流转。那种梦回唐朝的美感,简直令人心碎。
日本人对于传统的尊重与保护,不仅体现在城市的风貌上,还有他们对古老技艺的传承。例如这隆重上演的高山祭,例如高山市的漆器工艺。
熊崎先生年近五旬,灰白的头发,戴着眼镜。看到我,他浅浅地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便继续他的工作。屋里甚至有些简陋,四周的柜子木色潜沉,是用来“烘干”漆器的。空气中有一些难闻的味道,室内非常安静,熊崎先生每天的工作,就是一个人坐在这里,一笔一笔地给漆器上色。寂静、重复、单调、与世隔绝,常人无法忍受的工作,熊崎先生做来,却是一种修炼,更有修禅的味道。
漆树,只生长在亚洲,漆是树木的眼泪与血液。当漆离开母体开始另一段生命历程时,漆是活的,漆是东方的皮肤,是视觉艺术的古汉语。漆文化的根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漆制器,但历经千年之后,瓷器替代了漆器,而漆器在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以后,却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至此,漆开启了另一段传奇,漆器传入日本,大放光彩,日本漆器工艺精湛、纹饰精美,独创的莳绘术和描金漆,逐渐被世界所知。
漆 艺是一种极耗工费时、重做工、精技巧的手工艺术,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面,人们越来越浮躁,能静下心来完成一件漆器作品实属不易。而日本独有的匠人文化,得以让漆器在日本发扬光大。
匠人文化的本质,一是敬业,二是认真,更重要的是当代匠人文化被全社会所接受,敬业和认真这两个词,也被全社会接受和发扬,它们融入到日本人的骨髓中,成了日本社会的行为准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手艺人的地位不高,而日本的匠人,却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在幕府时代,日本人就对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特别推崇,尊之为“匠人”对于他们,工作做得好坏,和自己的人格荣辱直接相关。正因如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极其认真,对于如何使手艺达到熟练精巧,他们有着近乎神经质的追求。他们对自己每个作品都力求尽善尽美,并引以为豪。日本对匠人文化的重视,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展开的,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法》,对那些身怀绝技的匠人或艺人实行“人间国宝”认定制度。
熊崎先生这间简陋的小屋,有许多名人曾专程来这里拜访,屋里的一张照片,就是他和日本足球明星中田英寿的合影。
我忍不住多问了一句:“请问,你是否也向往被授予‘人间国宝’的荣誉?”
熊崎先生头也不抬,淡淡地说:“没有想过,那些和我没有关系。”
“对,技不压身,这才是最重要的。”我忙不迭应承着。
熊崎先生终于抬起了头,微微一笑:“技艺其实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
白川乡村物语
白川乡,轻轻合上的手掌
秋天的日本乡野,吹来的风有隐隐的稻香,透过满目灿烂的秋樱,从高处遥望那些山谷中静静合掌的小草房,如同踏入梦境的河流,那一刻,是我旅行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
白川乡位于岐阜县西北部白山山麓,是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河川流经的安静山村。那里“合掌造”式的民宅,110多栋连成一片,1995年被指定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屋用稻草芦苇来铺屋顶,两边的屋顶既像是一个人的手掌,又像是一本打开的书,呈三角形。这些房子建造起来不用一根钉子,但是却非常结实。建造房屋的时候,上百个人可以同时站在上面劳作,而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算积满了厚重的雪,房子也不会被压垮。
十月的白川乡,处处盛开着缤纷的秋樱,金黄色的稻田随风翻涌,还有一条小溪从村中潺潺流过。我在稻田间的小路曲折迂回穿行,来到村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房子和田家。房子很大很气派,一进屋就看见一个大火塘,其烟熏会让木头更加结实。顺着古老的木楼梯爬到二层,就可以看到整座合掌屋的建筑结构,一根根的木头,完全用麻绳捆绑在一起,这些木头又撑起整个房屋,古人的智慧与技艺,现在看来依然让人叹为观止。
直到现在,村里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合作方式,谁家翻修房子,大家会一起帮忙,那种百人站在屋顶上劳作的场面真是壮观而温馨。村子也一直避免让自己过于商业化,晚上,村子里的路灯如果全部亮起来,再加上屋子里泛出的点点灯光,真的是特别梦幻。特别是冬天的晚上,近一米厚的白雪覆盖了小村庄,远远望过去,就像童话中的世界。但村民们说:“这些路灯以前是没有的,全部亮起来就不像我们生活的家园了。”所以,一年只有七个晚上,可以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难忘的午餐是在村子里吃的,餐厅亦是一座古老的合掌屋,屋子四周全是清清的溪水。店家最拿手的就是岩鱼饭,一条是早前腌好的,味道特别香醇,一条是活鱼现烤的,非常鲜美。这家餐厅父亲掌勺,儿子跑堂,小伙子一身靛青色的土布衣衫,帽子与围裙上印染着清新雅致的花朵,随口问他鱼是哪里打来的,他微微一笑,指向窗外,仔细看,溪水中有一条条黑色的小鱼在游动,原来就是从家门口打捞上来的!“整天待在村子里,不闷吗?”看着他得意的神情,我忍不住想打击他一下。
他微微一顿,笑着对我说:“不会啊,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呢。”“那么,你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待着,一定不闷吧!”端着一壶荞麦茶,小伙子边给我斟水,边问我。
我笑了笑,不知该说些什么。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雨中的老屋,如谦逊的老人,轻轻合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