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編輯推薦: |
《毛泽东借古喻今(下)》--发古今豪情,抒今朝逸兴
解读毛泽东博大精深的历史观,展现伟人借古喻今的语言艺术
逄先知曾说过:毛泽东读古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阅读和解释中国古书的内容(古籍新解);二是吸取古书的精华,有的还赋予新的含义为现实服务(古为今用)
|
內容簡介: |
《毛泽东借古喻今(下)》: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对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句典故的情况进行了了阐释和剖析,使读者领略到伟人博古通今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风采。
|
關於作者: |
曾,任职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要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档案管理、生平思想和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曾负责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中国:1978-2008》的资料统筹工作,该片先后在多家电视台播出,被习近平主席推荐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重点教材之一。
|
目錄: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五日京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好行小惠,难矣哉
非圣诬法,大乱之殃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逝者如斯夫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
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千日行善,善犹不足;
一日行恶,恶常有余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名句溯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难点注解:
春秋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荒淫无度,视百姓性命如同草芥。朝不保夕的人民认为死是一种很好的解脱,因此对死并不十分恐惧。老子反对战争和杀戮,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怀有深切同情,发出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深沉抗议。上述引文大意是:人民不害怕死亡,为什么还要以死亡来威胁他们呢?如果人民真的害怕死亡,对于作恶多端的人,我们就可以将其抓来杀掉,那么还有谁敢为非作歹呢?后用"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形容不惧困难甚至是死亡的威胁、敢于斗争的精神。
摘用赏析:
随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已注定走向灭亡的不归路。此时,不仅是国民政府,就连美国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为了在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美国政府大力扶植蒋介石,"援助"了大量装备和美元支持其搞内战。眼看阿斗再也扶不起来了,美国政府立即转变了对华策略,并在1949年8月5日,即司徒雷登一行抵达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的当天,抛出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
这份长达千余页的白皮书,是由杜鲁门总统在背后主使,国务卿艾奇逊组织专人,用6个星期的时间,在旧档案中选取资料拼凑而成的。全书包括正文八章,附件八章,并收录《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信》及《中美关系大事纪年表》,共一千零五十四页,一百多万字。主要介绍了从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以来至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得胜利后的中美关系演变。其中,又特别详细地叙述了从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期间,美国扶蒋反共最后遭致失败的经过。在书中,美国政府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予以毫不留情地批判,也对中国共产党极尽污蔑之词。其目的在于:将国民政府倒台的原因归咎于蒋介石及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推卸责任,以此平息国会中反对党派和美国公众就对华政策失败而发出的指责。同时,极力推卸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责任,把自己塑造成"和平爱好者"的形象。一时间,《白皮书》在国际社会中引起轩然大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