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社会建设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内在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它是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位一体”中的“一位”,它同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这里讲的社会建设,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它包含了解决民生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多样化的内容;也包含了福利与市场、政府与民间、公平与效率等方面多样化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原则。社会建设是包含广泛内容的行动体系,但其基本的出发点和行动的落脚点是要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民生事业。
|
關於作者: |
刘学民,男,l962年生,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近l0项,在《红旗文稿》、《政治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
目錄:
|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基本框架
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人员
一、平桥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
二建制沿革
三历史文化
四行政区划
五人口民族宗教
六物产资源
七经济社会
八重大节会活动
二、平桥区社会建设理念
一解读什么是社会建设
二解读平桥区为什么要搞社会建设
三平桥区领导眼中的社会建设
四搞好平桥区社会建设的理念依据
五平桥区社会建设成果突出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