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通过对 《红楼梦》创作文本和脂砚斋评论文本的详读与分析
,并从历史资料中寻找证据,探寻《红楼梦》原始作 者的踪迹。《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作者认定脂砚
斋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她是清康熙年间著名清 官施世纶的三儿媳,1695年生,姓郭。《红楼梦》原
始作者的认定,颠覆了对《红楼梦》创作的传统认识 ,有利于对《红楼梦》的作品内涵进行全新阐释,对
《红楼梦》的历史地位进行准确定位,确立其在中国 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
關於作者: |
邓牛顿1940年生,湖南长沙县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文学研究所、上海市文化局、复旦大学分校就职。历任上海大学艺术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文系主任等职,现为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茅盾研究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重点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美学。主要论著有《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1988)《中华美学感悟录》(1996),主编《中国历代艺术文粹丛书》(1999)等。荣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得称号。
|
目錄:
|
一、红学新探究
《红楼梦》植根湘土湘音
《红楼梦》中的湖南方言考辨
《红楼梦》湖南方言系统的认定
脂砚斋理当享有《红楼梦》的署名权
红学笔记
红学问题答客问
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三封公开信
关于《论凤姐》的通信
二、依湘语视角
《红楼梦》文本献疑
《邓牛顿红学园地》垦拓者言
《红楼梦》湘方言的再探索
湘方言:以《红楼梦》第十六回为例
湘方言:以《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为例
红学笔记:摹苓香
“杨藏本”中的湘方言信息
红学笔记:“懒待”“懒怠”应为“懒得”
《红楼梦》校注:依湘语视角
湖南作家作品与《红楼梦》的语言比照之一
湖南作家作品与《红楼梦》的语言比照之二
湖南作家作品与《红楼梦》的语言比照之三
《红学笔记》跋
三、寻找脂砚斋
寻找脂砚斋
《红楼梦》原始作者的踪迹
《红楼梦》创作素材探源
“过会”的热闹
平地一声雷
“抓他[的]乖”
“先”——何须补“时”?
“出利息”?
说“嫁”
“还自犹可”?“还犹自可”!
“点夹子”
从“容易褪不下来”说方言问题
“碧浏清水”
“劳什子”怎么成了“北方方言”?
谁“吓了我一跳好的”?
此“村”非彼“村”
就“村”字简答郭树荣先生
《红楼梦》中湖南方言问题的总解答
《红楼梦》后四十回湘方言的梳理
“不显堆……”
“吃碗子”
“忽喇巴”别解及其他
红楼梦研究备考:健旺
读谢志明《红楼梦作者新考》
附录一 《红楼梦》中的趣味
附录二 《红楼梦》与湖南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