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解读人类活动的新形式,互联网时代人类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虚拟活动和现实中的活动都是人类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內容簡介: |
虚拟是人的普遍特性,是标志人类超越性和自由度的哲学范畴。虚拟活动则是这种普遍特性的动态性存在,是一种新型的人类活动形态。本书从人类虚拟活动的内涵界定入手,讨论虚拟活动的特征、形式和发展历程,辨析虚拟活动与现实活动辩证统一的关系,以系统学的视角考察虚拟活动的主体、客体、中介、时空等构成要素,然后站在价值论的角度剖析虚拟活动对自然、人类社会、人类本身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以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三方面讨论规范人类虚拟活动的问题,并展望了虚拟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
關於作者: |
黄河,贵州赫章人,生于1980年。2004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虚拟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2项为西部项目),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10余篇。
|
目錄:
|
虚拟活动:一种新型的人类活动目录
绪论
一、虚拟活动问题的提出背景
二、虚拟活动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人类虚拟活动概论
一、虚拟活动的内涵界定
二、虚拟活动的存在形式
三、虚拟活动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人类虚拟活动与现实活动的关系
一、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二、虚拟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三、虚拟活动是现实活动的延伸
第三章人类虚拟活动的构成系统
一、虚拟活动主体
二、虚拟活动客体
三、虚拟活动中介
四、虚拟活动时空
第四章人类虚拟活动的价值意义
一、虚拟活动:一种新型的人类活动
二、人类虚拟活动对社会的价值意义
三、人类虚拟活动对自然的价值意义
四、人类虚拟活动对人的价值意义
第五章人类虚拟活动的合理规范及其发展趋势展望
一、人类虚拟活动的合理规范
二、人类虚拟活动的发展趋势展望
后记
|
內容試閱:
|
虚拟是人的活动的普遍特性,是标志人类超越性和自由度的哲学范畴。虚拟活动则是这种普遍特性的动态性存在,是一种新型的人类活动形态。
自科学技术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那天起,就对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改革与创新,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意识产生或多或少的冲击或影响。“虚拟”虽然表现为人类的普遍特性,但在科学不发达技术欠先进的古代社会难以聚集式地表现出来,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朴素的活动形式如表演、绘画、图腾、宗教等展现出来。所以,我们以往对于人的虚拟特性的思考与理解,处于肤浅层次,或把其归入思想意识的范畴,或把其纳入社会实践的行列,甚至忽略其的存在。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虚拟技术的迅速兴起,人的“虚拟”特性被不断地挖掘和放大,“虚拟”问题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虚拟现象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人类虚拟活动形态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虚拟经济、虚拟战争、虚拟教育、虚拟爱情、虚拟人生等正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虚拟企业、虚拟图书馆、虚拟博物馆、虚拟社区等正日益为我们所访问和使用,虚拟实践、虚拟交往、虚拟认识等日益为我们所践行和运用。可以说,现时代的我们有不少的人业已用虚拟的活动形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体验虚拟世界的神奇与精彩,方兴未艾的虚拟化现象正日益“成为一次不可逆转的时代浪潮”,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虚拟特性的放大和独立发展逐渐演化成为人类活动的新形态——虚拟活动。
人类虚拟活动形态的崛起,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历史进步的趋势,随着这一新型人类活动形态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现实活动必然受到新的挑战和强烈的冲击,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正发生重大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内涵和外延正在被丰富和扩展,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轨迹与人类自身的进化方式正在重新塑造,当今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正在或将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载《东岳论坛》2003年第1期。
真正科学的哲学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把握当今社会的思想理论工具。从哲学的角度来剖析当今虚拟活动的发展,把握人类虚拟活动的发展规律,对于指导现代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相比较,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深刻而又全面地对人类虚拟活动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虚拟活动问题的提出背景
人的问题是哲学的中心论题。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每一种文化现象和思维特征都是由人而起,因人而终,哲学也不例外。
人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实体,人的价值在于人的动态性存在,即活动。
哲学要研究人,只有通过研究人的活动才得以实现,因为人只有活动着,才表明自身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曾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活动才得以存在、生活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6页。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的唯物史观,也是抓住了现实的人的本身,即人的活动作为人的基础和根本,而不是向神、客观精神或自然他物去寻求历史之迷的解答,所以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此,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活动发展史,“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恩格斯语)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物的存在和活动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70页。人的活动,不仅创造了历史、社会、世界,而且还创造了人本身的存在,使人具有现实的存在状况、本质属性和外貌特征。开展人的活动的研究,是我们深刻理解人、社会、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课题。
虚拟活动,是一种新形态的人类活动。
人,作为活动着的人,作为历史中行动的人,作为实践的社会存在物,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个固定的层次和满足于某种业已存在的状况上,为了实现更优越的存在,追求自由自在的全面发展,总是要按照自我的存在和活动发展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利用各种中介不停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地拓展和建立有利于人的持续生存、进化发展的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不断追求和创造更高水平上的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的世界。“(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86页。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使得自然被变革、被人化,从而被纳入到人的社会之中。这是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的“生命的活动”与社会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年版,第56、57页。人的追求是永无止境,人的活动也就从不停息。
虚拟活动,就是人类在历史的前后相继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和使用的一种崭新的活动形态。虚拟活动有别于人类传统的现实活动,是对传统现实活动的继承发展,是对传统现实活动的拓展升华,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运用,它体现了人否定自我、追求发展、实现超越的自由自觉全面发展的类本质。理论只有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才有生命活力。现时代的哲学理论发展也不应消极地跟在时代后面对现实进行研究,而应站在时代前沿引导人类的活动,实现人类的跨跃性发展。“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根本的核心就是“与时俱进”,始终成为自我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也要求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角度上从实践中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如恩格斯在其重要哲学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4页。当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全方位的虚拟化发展趋势,必然导致新的时代精神精华——虚拟哲学的诞生。研究人类虚拟活动,正是对现时代的实践升华和历史把握,对于深刻理解现代世界、现代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陈志良先生所说:“虚拟是一个新时代、新方式的出发点,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未来哲学的原则和方式。虚拟是我们从现在的一级文明跃入到未来的二级文明的中介系统,是创造未来时代辉煌的工具。”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载《人民日报》,2001年1月8日。所以,不管是作为一种科技中介,还是作为新时代的活动形态,虚拟是现代学术研究需要关注的核心,虚拟活动是我们研究人的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这是我们研究人的虚拟活动形态的理论背景。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人类虚拟活动的兴起和发展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主体把握生存世界发展运动变化规律和状态的手段方式,不但能够增强人们控制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能力和效率,而且可以不断地突破传统生产生活世界的边界,创造出新的生产生活空间、新的生存状态及新的活动形态。
社会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这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体现出与以往的科技革命明显不同的特征,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式,而且还悄然地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其中出现了一系列冠以“虚拟现实”、“灵境技术”的新技术、新术语,“开始时还只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重视它,但当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尚未把它的理论和技术探讨得十分清楚时,它已渗透到科学、技术、工程、医学、文化和娱乐的各个领域了,并表现出引人瞩目的应用潜力。”汪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虚拟现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前言。尽管虚拟现实技术的“桅杆”刚刚露出地平线,她的应用系统仅仅处于实用的起点,在她的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理论和技术上还有很多必须跨越的障碍,但人们已经认识到她的巨大潜力和美妙前景了,预感到她将影响到人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政治,从工业到农业,从科研到教学,从艺术到娱乐,从军事到国防,我们都会看到虚拟现实技术对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她不仅能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还会影响到人类的思想观念。
我们以前的哲学,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尼采、海德格尔,从孔子、老子到现代哲学,都属于现实性哲学。在传统范围内,无论何种哲学,都是以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都是以现实存在作为其发展的终极关怀。可以说,现实世界是传统哲学存在与发展之根基,现实性是传统哲学繁荣之核心。
虚拟这一现象在当代社会中的崛起,却颠覆了这种哲学传统,虚拟这一特性在人类活动中的突现,却影响了哲学对人之本质的考察。人类虚拟活动与人类文明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虚拟活动却在虚拟技术产生后才出现的。从人类文明开始的那天起,人类活动实际上是现实与虚拟共存,人的虚拟特性表现得非常充分,不逊今人,特别是在意识形式方面的虚拟几乎接近现代人的科学思维,因为“巫术与科学在认识世界的概念上,两者相近的。”弗雷泽:《金枝精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41页。比如人们早期的神话故事、文学艺术、宗教巫术等等都有虚拟活动的性质,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属于述图之书,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就记录许多关于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成了表明中国古人发挥虚拟特性、进行虚拟思考的典型代表。但是,这种虚拟活动是简单的、朴素的,常常与思维意识混淆在一起,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扩展,简单的朴素的早期虚拟活动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虚拟活动不断涌现,尤其是到了20世纪,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虚拟特性的显性发挥找到了内生性动力和为人类虚拟活动的大量出现建构了技术性平台,形成了尉为壮观的“虚拟化”井喷现象。可以说,人类虚拟活动是近现代科技革命影响的结晶。
二、虚拟活动问题的研究现状
我们这里讨论的虚拟活动问题,主要是指哲学理论方面,而不指其它方面的研究。国外关于人的虚拟现实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实际上,在虚拟活动没有大范围出现之前,虚拟活动的研究就萌芽了,比如说笛卡尔、海德格尔、麦克卢汉等都间接地“隐隐地感到似乎有某种比对我们对人的尊严的外部挑战更恐怖的东西”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序。,这里的“东西”指的就是虚拟活动,特别是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从人类媒介技术发展的角度,对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作出了一些较为有意义的预言,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当然,国外对虚拟的研究还真正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素有“网络空间哲学家”之称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海姆在其代表作《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中,以深入浅出的个性表述方法,重点讨论了计算机技术在文字处理、信息检索、超文本结构、电子出版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其对人类语言、思维、逻辑表述、读写方式和传播媒介方面的双重影响。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讨论了虚拟现实,着重分析了虚拟现实的内涵、外延及作者自身对虚拟的哲学思考。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虽然数字化生存状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始终是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因素,突出人在感受和认知外部世界过程中的自然属性。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类的思维层面,特别是在帮助和整理思维过程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然而,无论计算机思维如何的发展,但始终根源于人脑思维,是对人脑功能的放大和延伸。在《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一书中,迈克尔?海姆对人机交互的界面给予了重新定义,把界面从键盘、屏幕的物质形态扩展到一种精神交互的点。人通过界面与网络空间的交互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是外与内的和谐,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融合。按迈克尔?海姆的说法,虚拟现实具有如下四种本质特性:主动性或被动性;操纵性或感受性;从远距离出场;对现实的强化。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提出的“主动与被动”、“操纵与感受”都是一组相辅相成的概念,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技术的,又是艺术的;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这就是迈克尔?海姆对虚拟现实的哲学考察,是他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在确定了虚拟现实的特性或本质之后,迈克尔?海姆还在书的最后讨论了人类如何面对虚拟现实的问题。按照作者的思路,人类在现实存在中,存在三种制约因素:一是死亡不可避免,人生在世存在时间限制;二是记忆和历史使任何事情一次发生则永远存在;三是由于生命的暂时性,脆弱和不确定状态使人时时感受痛苦。虚拟世界解除了现实世界对人的制约,因而,最终的虚拟现实是一种哲学体验,也是一种崇高的、或令人敬畏的体验,将对人类经验、我们自在的知觉和我们周围现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熊澄宇所评价的:作者眼里的虚拟世界不完全是一种人造的数字化空间、或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映像;虚拟世界是与现实世界并存,甚至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要大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思维空间。应该说,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数字化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时候,人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在工业革命初期,以捣毁机器的方式表述反对技术进步,要求保持传统、维持人和土地自然关系的事件时时出现。而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到来之时,人们表现出了一种震撼和畏惧。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对新技术的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人们在社会发展两个阶段所表现出的两种状态,实际上表现的都是人类的生存愿望和对生存的哲学思考熊澄宇:《读〈从界面到网络空间〉》,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0033937339382520585?html。虚拟现实和赛博空间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面对着一种与现实世界似是而非的四维空间,人们对哲学家的需求要大于对科学家的需求。
一旦涉及虚拟现实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我们看来,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虚拟现实研究历程中的贡献,是只可超越,不可跨越。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一直是西方媒体推崇的在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于1996年7月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尼古拉?尼葛洛庞帝研究虚拟现实现象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其代表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这本书对于我国近年来兴起的虚拟研究思潮影响很大。作者从比特的时代、人性化界面、数字化生活三个不同的层次描绘了数字化变革给我们所创造的美丽新世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被作者划分为原子时代和比特时代,所谓原子时代,指的是物质的时代,而比特时代则指的是信息的时代。我们所讨论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就是在尼古拉?尼葛洛庞帝“二重时代”思想上拓展开来的。比特虽然“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24页。,但它是我们信息时代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从小范围的个人工作学习,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都会因为“比特”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经常所见到的照片,就可以把它分割为无数个近似的小方格,用一个字节的值来表示每个方格的“灰度”,这样许多个不同“灰度”的方格就可以重新组合成一张数字化的图片,推而广之,电影、音乐、文本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技术处理转化为“比特”。相对于物质世界的原子,比特具有传播速度快、损耗少、可共享等特征,尼葛洛庞帝运用了“面包”比喻来说明了原子与比特的区别:如果是原子,我把我的面包给你,我就没有面包了;但如果是比特,我们可以复制出无数个一模一样的面包给所有的人,而自己的面包仍然存在。在比特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上帝。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旅程,虽然被科学家“曾经下意识地想保持电脑的神秘性,就好像中世纪黑暗时期的伴侣,刻意维护自己独尊的地位,或像当时的某些人,要独自把持古怪的宗教仪式一样。”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108页。但人性化的界面还是不断发展起来了,计算机的发展日益大众化,虚拟世界的兴起愈来愈平民化。作者对界面的梦想是,“电脑将变得像人”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121页。,“未来,今天我们所谓的‘代理人界面’将崛起成为电脑和人类互相交谈的主要方式。在空间和时间的某些特定位置上,比特会转换为原子,而原子也会转换为比特。无论这种转换是通过液晶传输还是语音发生器实现的,界面都将需要不同的尺寸、形状、颜色和语调,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能够感应的东西。”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122页。在谈到输出方面时,激进的尼葛洛庞帝十分看好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未来的计算机很可能会以“会说话的头”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同一个朋友一样,善解人意,和蔼可亲,面对我们不时地微笑,并发出各种各样的应和声音。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正沿着尼葛洛庞帝所预言的方向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也突破了军事、航天等领域,在更多更广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和发展。作者阐释完人性化界面之后,为我们展示了“后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生活”。在后信息时代,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高度个性化,所针对的受众也许就只有你一个人,“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其受众从大众到较小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192页。“真正的个人化时代已经来临了。”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193页。作者的这些观点正好与著名的社会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所预言的一样,社会不再有大规模生产,不再有大众消费,不再有大众娱乐,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的生产、创造和消费。如今,他们的预言已经变成现实。后信息时代将消除地理的限制,突破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限制、非同步作业成绩和SOHO得以大规模盛行,“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在甚至连传送‘地点’都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194页。后来的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世界简史》一书所谈到的异地工作、离岸生产、服务外包等经济活动形式,都被作者言中了。在家庭与办公室之外,虚拟世界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存在的“第三个”处所。高速便捷的联系方式,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无所不有的搜索引擎,让我们一起享受那完美的数字化生存。在后信息时代中,你不会开车、不会写字、不会刷卡没关系,但你千万别说你不会上网、不会数字化生存。网络世界不再仅仅是我们虚拟现实世界的方式,而是我们精神的寄托的场所,是我们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尽管数字化把我们带入到了后信息时代,给我们人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她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也指出数字化生存如同其他技术或科学一样,都会有其黑暗面,“未来10年中,我们将会看到知识产权被滥用,隐私权也受到侵犯。我们会亲身体验到数字化生存造成的文化破坏,以及软件盗版和数据窃取等现象。最糟糕的是,我们将目睹全自动化系统剥夺许多人的工作机会,就像过去工厂被改头换面一样,很快地,白领阶层的工作场所也会全然改观。工作上的终身雇佣观念已经开始消失。”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267页。
以上所述的这些,就是尼葛洛庞帝为我们所展示的数字化生存。回顾十多年来的数字化的发展,我们发现尼葛洛庞帝的预言有些早已变成了现实,有些则迟迟尚未实现,甚至有些已被证实不切实际,但是,我们今天的数字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还是不能摆脱《数字化生存》的思想框架,我们今天的虚拟化研究在一定基础上依然是对《数字化生存》的解释或注脚。尼葛洛庞帝用他富有诗意的言语和开创性的思想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所以,我们说尼葛洛庞帝关于虚拟现实的研究,是只可超越,不可跨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被称作“当代最了不起的科学作家”的美国学者约翰?L?卡斯蒂则是从科学的实在论的角度,探索虚拟实在的本质问题。卡斯蒂关于虚拟实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仿真学力作《虚实世界——计算机仿真如何改变科学的疆域》一书中。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世界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活动工具,先进的活动工具又会常常导致重大的发现,从而戏剧性地改变我们的认识。今天,借助于一种新工具,科学家们正在掀起一场科学革命,其深远意义不逊色于当年伽利略的望远镜所引发的革命。从计算机存储器中的位和字节出发,科学工作者正在利用计算机这种新工具创造真实世界的一种人工世界——虚拟世界。从新药品的仿真测试到行星和星系的创生模型,以及计算机化培养皿中生长的数字生命形式,这些未来的实验室是一种有争议的新科学方法的重要工具。这种新方法不是基于直接的观察与实验,而是基于从真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映射。在《虚实世界》一书中,作者带领我们走过一段浏览到许多不寻常硅化微世界的令人着迷的旅程,向我们展示它们如何被用来虚拟建立现实世界的重要新理论,如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沿着这条途径,作者探讨了在这些“虚拟世界”中提出的新仿真学中若干意义深远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能够随意在计算机中创建世界,那么,它们具有真实性吗?它们能够揭开我们这个世界最难攻克的奥秘,还是仅能揭示另一种实在的规律?这些模型必须如何之“真实”?它们又可以达到怎样的真实?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很可能彻底改变科学或世界的面貌。他还指出目前存在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数学世界、计算世界。三个世界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此外,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和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美国学者威廉?J?米切尔、Moore和D?J?Huntington以及斯洛伐克的著名哲学家齐泽克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虚拟技术与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深化了其在哲学视阈中的研究。
从以上的综述中可以看出,由于在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方面的优势,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对虚拟实在的研究总是早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他们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开创性和建设性,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虚拟世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不过,由于国外研究虚拟实在方面的学者大多数并不是专业的哲学学者,他们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基于科学技术哲学层面考查了虚拟实在,但从人的活动的角度即人学去研究的学者较少,成果也微乎其微。
国内对虚拟现象的哲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这与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速度慢、传播范围小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虚拟现象的哲学意蕴、虚拟存在、虚拟认识论、虚拟实践等问题上。
国内学术界对虚拟实在的关注,稍微晚于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将信息和数字化问题真正纳入哲学视野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胡泳、范海燕著的《网络为王》,邬焜著的《信息认识论》和《信息哲学》,杨富斌著的《信息化认识论导论》,陈志良、明德主编的《数字化潮:数字化与人类未来》,吴伯凡著的《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金枝著的《虚拟生存》,曾国屏等著的《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鲍宗豪主编的《数字化与人文精神》,张怡等著的《虚拟认识论》,张明仓著的《虚拟实践论》,翟振明著的《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等。学者们结合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所引发的虚拟生存现象问题,或从纯技术方面思考网络时代人的虚拟生存的形成、功能、模式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或把人的虚拟生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探索,强调权力结构、性别压制和心理分析,侧重于对网络的伦理道德规范问题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或从现实实存的角度,以一种回归实体的思维方式,力图论证虚拟实在和生存问题。迈入新世纪以后,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虚拟现象的研究成了国内哲学界的重要课题。
概括国内学者对虚拟现实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数字化信息化带来了人的现实生存的虚拟化,并演化为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生存方式,它与人的现实生存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特征,突出表现为生存的虚拟性、模糊性、全球性、裂变性等。第二,虚拟生存作为人类以往从未体验过的一种新的生存模式,它为人类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虚拟世界的大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活动本身。一方面,它影响、引导、决定和改变着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社会行动的原则和规范、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乃至人对自身生存与发展意义的信心。另一方面,它变革着人类的世界图景、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在数字化时代,人以一种类的方式存在,在网络构成的虚拟空间中实现着人的“类生存”方式与“自我”的价值统一和精神自由。同时它还能使人自由地跨越民族与国家的局限,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平等地从事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进行的各种活动,自由地同任何一个种族和地域的主体进行沟通交往。构成虚拟生存的虚拟环境的出现,可以使主体在其提供的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中进行体验和做出选择。网络具有极大的宽容性,这种宽容性既为社会和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展示出各种可能性,也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增加了多种选择性,使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生存和发展的道路。第三,虚拟生存的出现使主体出现多元化现象,带来了人的生存的一系列矛盾,如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矛盾、理想化生存与世俗化生存的矛盾、人性与技术的矛盾、人的智慧的缺失和生存的不确定性的矛盾等。第四,虚拟生存以虚拟实践为其主要的、基本的方式,通过对实践构成要素的充实和提升,提高了人类实践的整体质量和功能,使人类实践活动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是人本身的一种新型存在状态。它一方面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人性这一精神层面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也使人获得了主体性的提升,同时还使个体自由个体价值空前凸现。第五,从超越的意义上来说,数字化作为一种理念,无疑是牵引与构造现实的重要力量,它通过虚拟方式来超越现实和构造现实,以实现人类的理想境界。在为人们提供现实中完全没有原型的东西时,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未来的生活境界和世界图景。今天的虚拟世界可能就是明天的真实世界。事实上,人类的可能世界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下,在不断的虚拟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第六,虚拟生存的前景,必将是一种人性化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人性。第七,虚拟化现象现在虽然不会给现实实在带来多大挑战,但许多传统的哲学理论都有可能会被颠覆,比如说许多传统的哲学问题如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可以放在虚拟现实的背景下重新研究。
我国哲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就对“虚拟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哲学思考,将信息和数字化问题真正纳入了哲学的视野。哲学界不仅对虚拟的内涵、实质、特点进行了考察,考察了人类虚拟的历程,即如何由行为虚拟到语言符号虚拟再到现时代的数字虚拟,考察了由数字化虚拟所导致的虚拟经济、虚拟政治、虚拟教育、虚拟市场等内容,而且进一步考察了虚拟实践、虚拟思维方式等新的内容,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争论,引出了“真”与“假”、“虚”与“实”的新的哲学的讨论,从而大大地拓宽了原有的哲学思考领域,从原有的物质与意识的基本问题中超越出来,使哲学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根据我们的梳理,发现国内对虚拟现象的哲学研究方兴未艾。进入新世纪后,有些学者提出“虚拟哲学”等口号,但其研究或局限于某一方面,或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尤其是我们所重点讨论的“人类虚拟活动”更是从未有人系统研究过。所以我们欲集各学者之长,假各专家之善,从人的哲学层面对人类虚拟活动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人类虚拟活动概论第一章
人类虚拟活动概论一、虚拟活动的内涵界定
(一)对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的反思
自诞生的那天起,哲学就成了一门最饱受争议的学科。仅仅以哲学这一基本概念来说,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所以,时至今日,“哲学”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范畴,这个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或现象而发生着改变。
对于我们来说,“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定义”这样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哲学随着时代发展所扩张的领域和方法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性运用,让人类在哲学的光辉下,畅然生存,诗意安居,慰藉心灵,实现人生意义上的真善美。
我们之所以创立哲学,学习哲学,接受哲学,并不在乎于针对它所提出的问题,提供所谓确定或终极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对于这些问题本身的思索和探讨,正如马克思对哲学家们所要求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1页。创造人性化的真善美世界,为人类之生存谋福祉,是哲学的价值之所在。在西方哲学史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就奠定了西方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正如现代某些哲学家所讲的,直到今日的西方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作注脚而已,换言之,即使数千年之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但正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思索和探讨,体现出了哲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丰富了形而上学,发展了人类世界。这些问题不仅能扩充我们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概念或判断,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抛弃对自然世界的迷信和减少教务式的自信,解放被禁锢的心灵,而且能系统化地规范我们的思想意识,历练知识,追求智慧,至真至善,增强我们的活动能力,使人类成为自然界的真正统治者。哲学就是在这样的争议中前行,在对现时代的思考中得以存在与发展,在持续性的创新中和突破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反思我们以前所有形式的哲学,都是对世界本原、人之本性的追问,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思索与探讨,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的尼采、萨特、海德格尔,从东周的孔子、孟子、老子到近现代的冯友兰、牟宗三、熊十力,从东方的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伊斯兰哲学到西方的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无不是把现存世界或人之本身作为本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所以,我们可以说,传统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物质之本质,反思人之存在之本性。哲学在内容上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在深度上的探索是无穷无尽,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的内容如何分类的问题,自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内容,我们可以把哲学划分为不同的派别。一般来说,我们在研究哲学时,经常按照西方哲学现行的分类法,把哲学划分为本体论(关于存在本性的问题)、认识论(关于人类知识来源、能力、范围、限度以及真伪标准的研究)和价值论。关于本体论的研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经定义存在论为“研究物体的存在的科学”,具体地说就是研究物体的分类,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被定义为“存在”,其中就包括了“普遍”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如果在本体论研究中进一步的细分,又可以分为唯心论、唯物论、中立论、合一论、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机械论、目的论等。真可谓是派别林立、名目繁多。哲学研究的百家争鸣,造就了哲学在学术史上的百花齐放和今天的繁荣昌盛。
我们从本体论研究的角度出发,讨论世界之本源问题,一般都是将哲学研究归结为一元论哲学和二元论哲学。一元论哲学常常是把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内在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作为哲学范畴的意识和物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最高概括和抽象表达,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是社会一切关系中最为基本的关系。那么,现实世界是由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自在存在着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这些问题都属于一元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元论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因此,思维和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按照思维与客观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质,是世界存在的依据,世间的万事万物均由意识演化出来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由意识所支配的,处于第二性的位置。与此相对立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则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本质,是世界的根据,而其它所有的现象都是由物质所派生出来的,处于被支配的位置。思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由客观存在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在解释社会历史问题时,常常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彻底的唯一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由物质和意识两大领域共同组成。关于物质的理解,早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就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在辩证地总结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3页。恩格斯后来在《自然辩证法》中又补充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维创造物和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的事物联合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把各种事物的质的差异都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特定的存在着的物质不同,并不是感觉上存在着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98页。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有个精辟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列宁精辟的定义告诉我们,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存在性是物质的共性和唯一特性。我国哲学界在界定物质这一基本概念时,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说法,绝大多数的哲学专业教科书也把这作为基础来定义物质。对意识的理解,一般认为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离开人脑、离开客观存在、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意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世界是由物质(或客观存在)和意识(或思维)两大领域所组成,物质世界是真真实实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存在的,物质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世界上除了意识之外就只能是客观存在了。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了更多的物质实体、形态以及更多的物质结构、层次及其特性,比如说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提出核型原子认识模式、量子化原子认识模式、亚原子或基本粒子认识模式等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是实物和场这里的实物是指具有有限静止质量的物质形态,如电子、质子、中子以及它们组成的原子等;所谓的场是指不具有静止质量,而只具有以其量子能量为转移的运动质量的物质形态,如光子等。,但无论是实物还是场,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换言之,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没给物质和意识概念带来冲击和挑战,而且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物质”和“意识”的内涵。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之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现实世界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经济、电子商务、虚拟实践、虚拟大学、虚拟社区、虚拟城市、虚拟团队以及虚拟爱情等虚拟现实问题,不但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本来面貌,而且还影响着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和方式及生产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原先在网上购物,只能看到商品的图像、价格,但如果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消费者就可以在电脑上触摸到这个商品的质地、手感,甚至可以先在电脑网络上先试试,然后再决定买不买。在一些虚拟游戏中,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创造出自己的“第二生命”,指定游戏里的一个虚拟人物,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想法创造自己的生活,建构自我的社会关系。我们可以在游戏中进行经商、工作、生活、旅游等活动,可以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等,甚至可以进行高空冒险和去夜总会享受丰富的夜生活。人类的生存世界被无限地丰富,人类的思想感情被极其地放大。
实际上,人类虚拟活动并不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而在人类的早期活动中就出现了,比如说早期人类居住的洞穴中出现的壁画、神话、文学艺术等等都属于虚拟活动的表现形式,只是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虚拟活动更为突出和明显。尽管虚拟世界中的事物是“虚拟”的,因为它来源于计算机的创造和想象,但这个世界中的事物又是客观存在的,它在我们离开电脑网络后依然存在,不依我们的思想意识而改变,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得到了真实地交融。诚然,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给我们传统的现实哲学带来了挑战,虚拟现实中出现的某些现象用传统哲学理论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比如上面我们举例中的商品,它既不完全属于传统哲学中的真实的物理世界的物质,也不属于人脑中反映客观存在所产生的意识。那么,它们究竟属于什么呢?是不是超越了传统的哲学理论范畴?
按照目前哲学专业教科书中流行的给物质所下的定义,表明物质最根本共性和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就是说,缺少了意识的存在,物质也可以真实客观地存在。自然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被定义为物质,可能大家都不难理解,但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思想意识,属不属于物质就难以理解了。当我们的思想意识存在于活动主体的意识之外,为活动主体所作用时,我们的思想意识相对于活动主体来说就属于物质的范畴。那么,如果是活动主体自我的思想意识,又属不属于物质呢?人的思想意识是可以进行自我认识的,当活动主体的思想意识作为意识的自我对象时,我们可以认为意识的自我对象存在于活动主体的意识之外,也就是说意识与意识的自我作用对象是分开的,被进行自我认识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属于物质。对于意识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赵家祥、聂锦芳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出:意识产生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就是“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换言之,缺少了人,缺少了人脑,意识是不存在的,其他生命体没有人脑,不具备人脑的机能,也就不会产生意识。意识也不是指物质本身,而是抽象的、间接的,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能等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所以我们说意识由物质决定,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现在,我们又回到前面关于虚拟现实的描述中,虚拟世界中的物质是客观的,即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是它不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能触摸感觉到的“商品”,或者我们在虚拟游戏中的“我”,对于我们来说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不是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虚拟世界中,也不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世界中。同时,它也不属于意识,因为虚拟世界中的“商品”或者“我”的这种存在,没有人脑参与,缺少意识存在的基础性条件,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客观性的存在,因为“商品”或者“我”的这种存在能够给作为活动主体的我们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还有比如我们常说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那个月亮无庸置疑是我们常说的物理世界的“物质”,真实具体、客观存在的,而水中的这个月亮却不是直接的真实的,只是天上月亮在水中的一个影子,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它同样能带给我们月亮的视觉,享受月亮的凄美,若我们说它是意识吧,却又没有人脑的参与,不属于主观意识的存在。又譬如照片中的女友或亲人,他们都不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但欣赏他们的照片却能慰藉我们思念的心。照片中的女友或亲人是存在的,但不真实不直接,只是抽象的图像,代表的不是他们本人,即不属于物理世界的“物质”,同时他们也不属于意识,因为照片上的他们不是由人脑所反映,不属于主观世界的意识。其实,在现实世界中诸如此类现象的存在很多很多,之前我们或把其列入物质领域,或纳入精神范畴,忽视了其存在的独立性,忽略了其对于我们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意义。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除了物质领域和意识领域外,还应该存在另一个领域,它不具有物质和意识的特征,比如说物质的真实直接性和意识的主观反映性,但它又与物质和意识存在得有相通之处,比如说具有物质的客观性和意识的抽象间接性,这个领域就是我们这里需要深入剖析的虚拟领域。它是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虚拟既不是物理世界中的物质,也不属于主观世界的意识,但它却兼有物质的客观性和意识的抽象性,与物质和意识存在得有相通相融之外。在虚拟世界中,一切的活动都被符号化、抽象化、虚拟化了,社会、事物、场景、人物甚至于人们的爱情都被抽象为“1”和“0”格式,用高度抽象的符号、图形、数字、颜色、声音所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也变成了符号之间的互动,但无论是如何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也就是说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同时又具有间接的抽象性,被抽象的符号、图形、数字、颜色、声音所代替,并不直接指真实存在的物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