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教育的常识:关于教育价值与方法的思考

書城自編碼: 215037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姜继为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18143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9/16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以爱为名的支配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42
《 建设一所新学校 》
+

NT$ 456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高等教材 教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 》
+

NT$ 324
《 教育的常识:关于教育价值与方法的思考 》
編輯推薦:
1.本书来自生活,回归生存,一触到底地直面人的教育,教育中的人。
2.视角敏锐、语言犀利,审视了我国教育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3. 这是一本及时的、永久需要的图书。
內容簡介: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写成本书。本书来自生活,回归生存实质,把我国教育中一些关键性问题,分析了它们的由来、表现及危害,并基于个体幸福的原则,提供了一套建设性方案与改变愿景。书中每一个问题、每一段阐述、每一个句子,都紧扣莘莘学子以及老师和家长关注的话题,直面人的教育、教育中的人,国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方法。 
關於作者:
姜继为: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持续思考教育问题,已经出版《高校治理结构研究》、《思维教育导论》等专著多部。
目錄
知识何用
上学何为
读书的收益
学校和教育的能与不能
素质教育的两个解
学会学习
个性化——激扬生命的教育模式
教养,教育的半壁江山
学生的教育谁做主
“人”的教育从父母抓起
育人的条件
平庸者的出路和尊严
学习不必按部就班
逆境真的出人才吗
文人的层次
聪明和愚蠢的度量
治学如何成大器
重塑课程
本能,教育之源
开放多元的育人方式
重振学子的阳刚之气
伪一流,由招生问题说开去
端正我们的人才观
现代愚民主义的新形式
“知识至上”必须终止
你能拿诺贝尔奖吗
抛开试题,走向问题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学习形式主义
荣誉是把双刃剑
大学生何以为“大”
后中学时代的“中学学习”
大学生应完成的六个转型
外来的和尚与自家的伙计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一种解读
学在民间与院校开放
教育家,“上位”成校长真的难
校长的错位——兼论办学、教育、教学的关系
班主任的特殊性
边缘化的教师们
大学里的人身依附
嘴上的自由与脚下的自由
“名校”献疑
学校的等级制
教育中的不良竞争
善待留守儿童与打工子弟
艺术教育需回归
走出特色的泥潭
文化“大于”教育
教育国际化——切莫饮鸩止渴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另一种诠释
创新型学习的特质
学校发展的迷思
精细化管理请慎提
家长会能否变个开法
冷眼看评估
围墙随想
变革学生的组织方式
校庆休将巨款抛
良药还需对症——如何繁荣民办教育
教育系统是怪胎
论学校独立
赤贫的学校与学校的赤贫
真实的教育与教育的真实
智慧的教育与教育的智慧
道德的教育与教育的道德
活力的教育与教育的活力
大学,请给人一个可敬畏的高度
高校大发展中的迟滞环节
开口说话是历史性进步
大学要振奋学生的精神
贝克莱主教的智商——史学教科书的写法和读法
奇谈怪论与学理化原则
內容試閱
序言
常识者,卑之无甚高论,是对事物之是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等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人类初始的认识,是各类知识中最为基础、简单、前提性的部分,也是人类知识整体中最为有用的部分。
以常识为基础、在常识上运行的社会,一般都是合理的社会。反之,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在貌似高深学理指导下的社会,言论乖谬,行为扭曲,社会将陷入混乱甚或灾难。上个世纪中外都有不少这样的事例,德国法西斯鼓吹日耳曼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种族都要接受日耳曼民族的统治,发动疯狂的侵略战争、民族压迫和种族灭绝,不但给其他国家、民族造成巨大伤害,就是德国民众也备受荼毒。
常识对人是最可靠的指导,具有开启民智的巨大作用。一个人可以不具备专门化的学问,但只要具备常识,就可做到活动合乎人情物理,大的方向不偏离正轨。比如,一个人可以不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价格学、财政学等学问,但懂得“赚钱不容易”的道理,就不至于被卷进抬钱、传销的漩涡,招致重大的钱财损失。所以,个人、社会各项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紧抓常识的底线。突破常识,天花乱坠的说法和做法,一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常识作为知识,任何人都应知应会,作为文化,需要努力培植和传播。可以说,重视常识、普及常识,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极有意义。我国当代不仅要繁荣学理化、体系化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也要促进常识的回归和效能。
今天的教育,体系空前庞大,对社会和个人影响尤为深重,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和领导、管理、投资、金融、医疗、保健、食品、化妆等学科或活动相类似,很缺乏常识,貌似高深的学理化伪科学说法甚多,迷失、疯狂、蛮干、作秀也甚多,存在严重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方法论的混乱。
我国的教育已经奔跑得太远,正在迷失目标、偏离轨道。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代分工较细、研究专门化程度较高,教育的学问多由专门化的教育研究机构来承担,广大而普通的民众、学生和教师们,虽然在学习和工作中产生了一些疑惑和对常识的渴求,但是无力解答;而受所谓学理化、程式化的学科和专业局限,专业研究者一般也不研究教育的常识,对这些显不出高深水平、学科属性不明、入不了课题研究视野、神话与玄学氛围不浓的现实问题,亦很少探讨。而且,由于常识多数具有启发民智的作用,会促进思想解放和动摇某些权威,所以分享教育既得利益的当权者、学术专家们,也很难自愿研究这些问题。因此,迟至今日,教育有哪些基本规律和规则,是什么及怎么办,我们不清楚;教育这个庞大的领域、关涉千家万户的民生事业,一直偏离常识运行,荒诞的事情经常发生,给社会经济与民众生活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笔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经常被学生、家长、老师、校长、领导提问、咨询、质疑,遇到过各式各样的教育问题。因为“学养”不够,常常语塞;翻阅专门图书,却总得不到答案。历久而悟,原来无解的都是常识性问题,是教育学中的一片飞地!它们既非堂皇壮观,又非玄不可及,但实实在在,平时多见,需要研究和回答。因此本人开始琢磨,随思随写,渐写渐多,遂成是书。
本书的话题均属教育常识,都是人们经常遭遇的教育问题,回答力脱学理色彩,就一般道理做番阐释。全书两条基线,回答了四个方面的教育常识,分别是学生、学校、教育是什么和应是什么,以及学校和教育应怎么办、怎么管的问题。这四类常识都是家长学校普遍关心的,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认识和实践领域。本人不揣浅陋,抛砖引玉,希望对当代教育起点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作用。当然,很多观点是一家浅见,还有情绪色彩,不当之处恳请诸位方家予以指正。

姜继为
2013年9月1日


知识何用
在教育行为的背后,存在一定的知识价值观,不同的知识价值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行为。现在我国的教育出现了较大问题,表现为知识教学至上,教学替代教育——即学校极其重视知识教学,不断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知识的输出和注入成为学校的最主要的工作。很多老师、家长甚至嫌课本知识不够多,还额外地不断地给学生补充其他知识,把学生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这种教育现象背后,就存在着不当的知识价值观,过分高看了知识的作用。
知识到底具有什么价值?真的很重要吗?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求学者进行认真思考的前提性问题。
一般而言,知识具有六种功能:
描述世界的功能。即回答世界、事件、事情、人物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侧重描述对象存在的状态和变化过程。如细胞结构的知识、地质地貌的知识等,描述相应事物,告诉人它们是什么。
解释世界的功能。即回答事物的为什么,解释现象的所以然,侧重于释疑解惑。如牛顿力学,可以解释运动的缘由、快慢的成因、氧气的知识可以让人明白燃烧的本质、灭火的办法,它们对于事物的本质、因果关系有真切的揭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奥秘。
预测事物变化的功能。即预测事物能否发生变化、向哪个方向变化,让人提前获知事情的走向,采取相应的策略。力学规律可以预测受力物体变化,气象知识可以预测天气走势,金融知识可以对金融行情做出预判。预测的知识十分重要,但是到目前,人类预测知识还不够发达,很多重大问题预测不了。
评价功能。即给人评价的尺度,衡量事物的性质,如判断人的善恶、好坏、美丑等。一些知识如伦理道德侧重于事物评估的标准和事物的意义,重在表达人类行为的规范,表达人的善恶喜好。
改造世界的功能。即提供改造事物的方式方法及工具与其操作技术,侧重于物的改造和人类愿望的实现。各类技术知识的重点均在于此,栽培学传授种植的技术,外科学教授人如何做手术,它们的要点均在于人的愿望及实现方法。
精神愉悦的功能。即知识带来精神的满足和快乐,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构造人的精神家园,给人以慰藉和寄托。如宗教、诗歌,这类作用很明显。
人类知识很丰富,但从实用性上区分,可以简约成两大类:“有用的和没用的”。能够帮助人生存发展,直接用于改造世界的知识,只是知识总体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很多知识不能转化为直接的物质力量,只能帮助人认识世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例如物理,可以解释物理世界,但发明汽车、飞机、大炮,基本不靠物理理论,靠的是尝试、试验和“游戏”。试验出来的好东西,可以用理论解释通,但发明时几乎没有理论推导的情形。所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需要斟酌的,它并不是绝对真理,很多知识不是物质力量,不能用来改造客观世界;没有“活化”的知识也不是力量,也不能用来解决问题。从实用的角度说,不是所有的知识对个人都是必要的,很多知识对人而言是冗余信息,没有多大实际价值。因此,把知识看成绝对价值来崇拜,信奉知识越多越好,拼命地教人知和识,拼命地促人学习,有时也是一种生命、时间、精力、金钱的浪费行为。
前些年还有一个流行的论断:“知识改变命运”。在高考制度与人事干部制度挂钩的时代这句话成立,但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经济”时代,高考制度与人事干部制度脱钩了,这个说法就不成立了。现在学习好还可以考上大学,但是上大学不等于有工作,不等于出人头地,所以知识在改变命运上的作用要大打折扣,与30年前的上大学即跳龙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以前我国的学习好能上大学有好工作的现象,本身也不是知识内在的价值体现,是不正常的“干部制度”的延伸,是扭曲时代的特殊现象。一般地说,知识不具有改变命运的作用,它没有那么神奇的力量。通常是什么在改变命运呢?是人的能力、勇气、机遇和权力,而恰恰不是泛泛的知识。现在还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合时宜,对很多人来说等同于蒙骗。
还有老话说的开卷有益,似乎知识是绝对有益的,其实这话也似是而非。孔夫子提倡因材施教,不同的知识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应学习不同的知识。一刀切不可取,不该让人无条件地学习任何给定的知识。其实,在人和知识甚至是真理性的知识间,都有一个主体性问题。人不是必须信奉真理的,“真理”、“科学”可以被当做“学术”来看待,人可以选择学习、接受,也可以对它们说不,以“我”为主,“不信邪”,漠视并拒斥。人与知识是自由平等的关系,人有主动权、取舍权,人不应做知识的勤勤恳恳的跟屁虫,把任何知识都往头脑中灌输,更不能把接触到的各种知识、书本文字都当成真理!
因此,从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人的生存发展角度看,要摒弃知识越多越好的观点,不要过度教育,不要浪费学生的宝贵青春。要摒弃知识至上的庸俗见解,不能再不停地传授知识、打磨知识了。在学校中,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让学生们训练体能体力,欣赏艺术作品,开展有趣的游戏,要训练学生动手动脑,学习劳动、交往、建造。生活生产不是从“科学”理论体系开始的,而是从需要、问题开始的。知识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我国确定了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含义就是要让人成为一种有实际效能的可用“资源”。一般而言,体力好,心灵手巧,遵守规则,掌握工艺流程方法,都是人力强手应必备的。作为人力资源,知识多少、文凭高低不重要,技术和态度更为根本。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这可以说是对“知识至上论”的反弹。学校无条件地教给学生大量知识,但从实用角度看,很多知识、不少“书”是名实不符的,难以承担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例如,中学中大量教学生数理化理论和做题技巧,大学中大量教学生安邦治国的大道理,对那些考不上大学或考高职的学生,对那些终生都是一介草民,绝无机会掌握军国命运的人来说,都是无用的累赘的。一些大学生,学了汽车设计、计算机、材料工程或工商管理等专业,毕业后也说知识无用,实际的问题不是这些知识无用,而是那些学校无用——在我国,很少有自行设计的汽车、自行生产的关键硬件,见过那些“核心技术”的老师都很稀少,教书的人对所教知识做不到真掌握真明白,教的书不适合国情、学情和民情,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教给我国学生在我国有用的并真明白的书或知识,合理设置课程,是求真务实的教育改革理应优先解决的重要一环。
知识有大用。虽然很多知识不具备改造世界的功能,但具有重要的自我娱乐和涵养功能。人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陶渊明说过,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得意忘言,知识能带来丰富的心灵体验。很多书、很多知识先哲并不认为“有用”,他们就是为了好奇、探秘、有趣和自我表达或宣泄而写作或发明的。知识使人有文化、有教养,心灵有家园,精神有维系,这对于社会的安宁和进步,也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应试教育导致“考试知识至上化”,文化性知识边缘化,很多人的知识都很单薄、贫弱,在结构畸形的同时发生严重的短缺,这是必须正视和改变的,必须提倡全民族的读闲书和敬畏知识。






上学何为
学生为什么上学?学校为什么开办?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需要人们认真思考和回答。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它们,因为在我们社会中,似乎存在着天经地义的一种答案:学生上学就是为了学知识,办学校就是为了教知识。上学的目的、学校的功能很明白很浅显,难道还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吗?
然而,实际上,一个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做很多其他事情;举办一所学校,不仅仅是要教知识,还有很多重要功能。上学定位、学校定位简单化、狭隘化,把学校变成单纯的上课的地方、学习知识的地方,把其他教育、活动全部省略掉,会造成人才单薄、羸弱,让学生们身心发育不良、人生经验贫乏和学习生活不快乐!所以,对于上学的意义、学校的功能必须加以扩大和充实,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学生到学校来,是要成长的。成长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包括身体的成长、心理的成长、性格的成长、智力的成长、社会能力的成长、知识的成长等。学校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成长需求,给学生创设多种成长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目前,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知识成长,对其他成长不重视,例如不重视身体的、四肢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成长,不大开展相应的活动,造成学生身体发育不良,体力耐力不足,社会能力低下,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埋下很多隐患。如学校不训练学生的社会能力,造成一些学生到大学中不会和同寝室同学交往,到工作场所不会和同事相处,结婚后不能和公婆相容,长大成人后将遇到诸多烦恼。所以,学校要充分认识学生在学校中全面成长的必要性、紧迫性,创造身心全面成长的可能和机会,给孩子多方面的锻炼,让学生获得多元成长,为他们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学生到学校中来,是要游戏的。游戏是人生的重要存在方式,席勒曾说:“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游戏是对“正经生活”的补偿,对创造性和意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在游戏中获得生命的快乐,学会相互交往合作,发展智力体力,缓解生活的各种压力。孩子的游戏不能压制,学校要想方设法开展游戏,给学生游戏的时间空间和心理自由;还要开发游戏,教会学生游戏,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户外游戏。现在,很多学校反对学生游戏,建设不合理的安静校园、走廊、教室,让每位学生噤其口蹑其足,造成学生的活力下降;不能开发游戏、培养学生的游戏能力,纵容学生沉溺于纸牌麻将和电子游戏中,恶化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因此游戏教育应该列入学校的教育范围,学校要像开展知识教育一样增设游戏活动,建设成利于学生成长的游戏中心,努力培育出可爱而快乐的中国人。
学生到学校中来,是学习与人相处的。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人打交道是所有本事中最大、最主要的本事。生活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来自与人打交道,解决矛盾的主要办法依赖与人打交道。交朋友、面对人际矛盾、处理人际紧张,在学生时代必须学习。现在一些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见人紧张,走出校门找不到工作,到了男婚女嫁的年纪成不了家,关键的坎儿都是不会与人打交道。所以,在学校中,让学生与同学、与老师多交流,锻炼他们和异性、陌生人、名人、“恶人”的交往能力,十分重要,这是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其幸福奠基的重要工作。学校要争取把学生带出去、推出去,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人生,学习锻炼交往的本领。
学生到学校中来,是学习常识的。常识是一些普通的、无须特别证明的、人人应该掌握的知识,它是知识中层次较低但格外重要的部分。例如,人三天不喝水七天不吃饭生命就会垂危就是常识。现在生产生活复杂了,常识越来越多,有餐饮常识、医疗常识、交通常识、金融常识等多种。健全的人要具备健全的常识,如此才可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学校应该教授各类实用的常识,要把切近生活的东西教给学生,如教导学生吃药的常识、购物的常识、救护的常识等。我国学校现在常识教育不够,对之轻视,学生们有知识没常识,会做高深的物理题、化学题但不会烧开水煮面条,造成教育偏颇,对学生生存发展很不利。当前社会上流行很多骗局,被骗的人很多,其根源之一是被骗者在校期间没有受到多少常识教育。
学生到学校中来,是发展思维的。国家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很多学校在具体落实时,智育变成了知识教育,智育的另一半——思维教育被严重削弱。人的思维需要慢慢地、有计划地培养,成人中的聪明和蠢笨,可以说是思维教育有与无的一种体现。学校要不断提高一个人的概括、抽象、分析、记忆等思维能力,培养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人的思维主体性和思维品质。此外还必须明确,思维能力和知识不同,知识不能替代思维。今天我国上下都在说钱学森之问,不出大人才的原因很多,但关键的一条是我国缺乏思维教育。学生知识越来越多,但思维能力没有齐头并进,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还很薄弱,让这样的人思考尖端问题、拿出重大成果实不可能。所以,学校要想方设法培育学生思维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机器,让学生的思维发育并发达起来。
学生到学校中来,是要发展其劳动能力的,学校要充分重视劳动教育。人不能一辈子做学生,未来都要成为劳动者,都要养家糊口,都需独立生产生活。贵为皇帝者也需要劳动能力,当皇帝也是一种劳动。青少年时期学会劳动,成年后才会顺风顺水。现在学校几乎没有劳动教育,学生不懂劳动的技术、程序,不会使用劳动工具,走上工作岗位不得不从头学起。过去年代,人大约在15岁左右开始劳动,现在很多受高等教育的青年,25岁才开始劳动,除了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忽视。这是巨大的人力浪费。
合理的学校,不仅是学习的中心,更主要的是人发展的中心、育人的中心,具备全面化的功能,开展多元化的育人活动,培养出来的是有知识、有素质、有技能、有思想、有见识、有担当、有品格的一代新人。这样的学校才可以说是给学生的人生做好了奠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把寻常的人力变成了资源,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个6岁的儿童,人生刚刚开始,他需要学习、发展的项目很多很多,要接触的事物、开展的活动很多很多。把他钉在黑板前,椅子上,一整天让他学习、写作业,合适吗?科学吗?人道吗?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而出发”。狭隘的知识教育,造成无数学子厌烦上学,敌视老师,不仅浪费了各种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浪费了无数人的宝贵时间和青春年华。现在是正本清源的时候了,我们必须明确批判“知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的观点。






读书的收益
现代社会把读书作为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会读书、读过书、爱读书,是文明人的标志。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今天很多学生是有明显差距的,他们每天所忙的是“上学”而非读书,相当多的学生不会读书、不爱读书,也没读过几本书。中国四大名著、西洋哲学经典等“高深之书”没读过,就是教科书也很少阅读。很多学生的历史、地理等教材是崭新的,语文、数学等教材也只是翻过部分,按老师要求画出了重点,其余部分几乎都没阅读。所以,现在很多学生几乎还不能叫做“读书人”,而应称作上课人、做题人。
学生不爱读书的原因很多,但首要的直接原因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中,评价学生好坏不在读书,关键看做题和考试。会做题会考试得高分就是好学生,而是否读书并不重要。况且,应试模式下,即便教材读熟了,做题也未必得高分,没有读过教材,做题也未必就不好。加之满堂灌的教学,把学生时间基本占完,剩下的可以阅读的时光确实少之又少。
但是,从传承优秀人类文明,吸收前人宝贵经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的角度说,读书是听课、做题不可替代的,学生不读书、读书少,将严重制约文化传承和国民素质,严重影响个体发展。有报道说,以色列、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民众的阅读能力都较强,读的书均较多,如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册,远远高于我国的人均不足6本的数量。发达国家的学生阅读的书目也很多,尤其在文史哲等书籍上,水平远远超过我国学生。他们的文化视野、思想深度、问题意识,常常为我国学生所不能比拟。因此,这些国家之所以发达,科学技术一路领先,是有国民素质和教育做基础的。我国很多由学生演变而来的专家学者不如外国之精深,发展后劲薄脆短促,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种下了病根。
所以,培养学生读书,是今日学校当务之急。而为鼓励学生读书,有必要梳理一下读书的价值。读书有哪些用途、会带来何种收益呢?
粗粗梳理一下,大致有如下几种:
信息。每本书都是信息的汇总,不同的书汇集了不同的信息。比如语文书汇集了一些语文信息,包括语文教学的设计、语文书的结构、一些汉字词句文章的信息,电话号码本汇集了各种机构的电话信息,旅游手册汇集了好玩好吃的地方的信息。信息是人们了解世界一种途径,人们生活工作离不开信息。但是没有人能够记忆太多信息,所以就需要阅读来了解所需的信息。
趣味。很多书是有趣的,它们展示了丰富的世界。阅读这些书可以增加生活趣味,让人心灵得到愉悦。故事书、小说、卡通书、杂志的趣味很明显,就是一些理论书、专业图书,看上去很枯燥,但对于某些研究进去的人来说,也是很有趣的。读书是人生乐趣的一个源泉,和电影电视、纸牌足球等异曲同工。
见识。人能直接经验的事物是有限的,图书可极大地增加人的间接经验,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本地理书,让人了解无法抵达的南极北极,见识到地理的奇观,一本历史书,让人见识到遥远的秦皇汉武,洞察宫廷生活;一本生物书,让人了解千奇百怪的生物,看到深海游鱼,高山雪莲。每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从某个角度增进人的见识,让人视野宽阔、多知多识。
感情。图书展现千姿百态的精神世界,蕴涵真善美的宝藏,有着或强烈或细腻的感情。《诗经》、《红楼梦》、《家》、《春》、《秋》等是丰富的感情画卷,会带给读者巨大的情感享受,就是数理化等看上去十分冷峻的图书,也有情感,熔铸着理性平和的情感。书中的情感能感染人、影响人,读书使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风度优雅、自信从容、心理和谐、宁静淡泊,摆脱庸俗的焦虑、恐惧、寂寞、悲哀。
思想义理。每本书都有一些思想、观点、理论或说法等,提出理论观点是人类独有的伟大能力,它们是图书中的精华。政治书中的马克思主义,数学中的欧几里得几何,物理中的牛顿定律,都使人茅塞顿开,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思想水平理论高度。图书的思想义理相对难理解,是件艰苦的工作,“读清字词,不懂含义”十分常见。
知识。知识是人类的最宝贵财富,它们构成文化的内核。学习知识继承人类一般文明,是做现代人的基本条件。不同类别的书有不同的知识,数学、物理等图书承载数学物理知识,历史地理图书承载历史地理知识。中小学教材都以知识为重,可以说涵盖了人类最主要知识的骨干部分,是文化的精华,需要长时期的深入理解。消化好中小学知识,上可以做科学家,下可以种好地做好工,承上启下。
技能。技能是做事的本领,一般由工作或操作的要点、程序、方法等构成。人都要生存生活,都需要掌握某些技能。一些书传授专门技能,如化学手册、外科指南等。普通图书也含有一定技能内容,如语文中拼音的技术、汉字书写的技术,数学中加减的技能、解题的技能。技能的知识需要理解,但更主要的是加以实践,要训练和熟悉。
词语、文章的写法或技术。图书是人类最主要的发明,艺术性很高,从书中的词语到每篇文章的写法,大有考究。如古文用词典雅,“聚室而谋”、“杂然相许”、“献疑”(《愚公移山》),现代文中表达感情淋漓尽致,“簌簌地流下眼泪”、“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背影》),都值得学生玩味。图书都有写法问题,书的背后有作者思路,思路里面有某种逻辑,字里行间另有言外之意。这些东西是一种大创意、大智慧,需要用心体会。司马迁的文章高山仰止,除去思想性外,结构的艺术性也极为重要,值得深入体会。
古语云“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腹有诗书气自华”,今语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些话所论的读书价值,都是从读书人角度来说的,我们要提高对书本身价值的认识。书是丰富的宝藏,对青少年学子,有多元营养。
伟大的教育是诗书浸润的教育,优秀的学生是读书吃书的学生。振兴我们的教育,培育一流人才,必须重整读书的武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