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研究国学中的精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道、佛人文思想。作者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以丰富的史料,阐释了儒、道、佛人文思想的渊源、传承和发展,以简洁清晰的文脉和自然流畅的笔触,分析了儒、道、佛人文思想体系的要旨和精髓。
|
目錄:
|
总论——代前言
第一篇:儒家的人文思想
一、有关宇宙天地的思考
二、朴素的辩证思想
三、对知性问题的探讨
四、关于天与人的关系
五、中庸之道的内涵
六、围绕人性展开的争论
七、博爱、仁义与无私
八、忠恕忠信、孝悌与礼让
九、民本、仁政和礼治
十、裕民、重农和薄赋
十一、节俭和寡欲
十二、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
十三、诗、文、乐
第二篇:道家的人文思想
一、对道的感悟与描述
二、从事物的反面来立论
三、关于认识的对象、方法与规律等
四、以“为我”、避世等为特征的人生观
五、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六、“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方略
七、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
八、“道之真以治身”
九、至人、真人、神人
十、有关道德的论述
十一、利他、守信和清廉
十二、谦逊居下和委曲求全
第三篇:佛教的人文思想
一、因缘之说面面观
二、一切诸法从自心起
三、空观和空有
四、中道、中观和中谛
五、佛性与妄心
六、“八识”论
七、“十二缘起”说
八、造业与果报
九、六度与六蔽
十、涅槃和净土
十一、不住色生心和无法可说
十二、杂论与预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