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NT$
519.0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NT$
207.0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NT$
302.0
《
河流之齿
》
售價:NT$
270.0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NT$
406.0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NT$
259.0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NT$
302.0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67.0
|
編輯推薦: |
唐诗,在现代人心目中正像是“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由于时代、社会以及语言符号所积淀的文化——心理内涵发生了极大的变异,我们主观上想直截了当地步入诗境,领略她的风采,占有她的感情,但实际上是很艰难的。所以,我们只能“溯游从之”,移形换步,上下求索,从不同的方位和视角,来想象她的花容月貌,捕捉她骚动的灵魂。《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1):唐诗美学精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分别从意境呈示、时空意识、模糊思维、空白艺术、情感体验、自然表现、语言技巧诸端对唐诗作品进行精读,作者强调原典优先,故虽移形换步,但念兹在兹的仍是唐诗文本。
|
內容簡介: |
《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1):唐诗美学精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侧重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唐诗艺术美进行现代诠释,分别就意境呈示、时空意识、模糊思维、空白艺术、情感体验、自然表现、语言技巧诸端对唐诗作品进行精读,作者强调原典优先,故虽移形换步,但念兹在兹的仍是唐诗文本。《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1):唐诗美学精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重建经典阅读空间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有助于引导读者步入唐诗艺术美之常奥。
|
目錄:
|
引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唐诗魅力的现代阐释
第一章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唐诗的意境呈示
一、象外之象
二、现量情景
三、妙造自然
第二章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唐诗的时空意识
一、逝者如斯夫
二、拟太虚之体
三、变形与转换
第三章 花非花,雾非雾——唐诗的模糊思维
一、诗无达诂
二、恍兮惚兮
三、开凿浑沌
第四章 此时无声胜有声——唐诗的空白艺术
一、大音希声
二、飞笔留白
三、空故纳万境
第五章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诗的情感体验
一、神奇的内宇宙
二、山林与魏阙
三、抒情方式
第六章 一生好入名山游——唐诗的自然表现
一、极视听之娱
二、是中有深趣矣
三、取神于陶谢之间
第七章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诗的语言技巧
一、超越语法
二、词汇张力场
三、远程交易
四、声律谐美
第八章 笔补造化天无功——唐诗艺术美分论
一、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特征
二、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三、李白诗文中的鸟类意象
四、李白作品中的“梦”
五、李贺诗中的“辞”与“理”
结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版后记
附录
|
內容試閱:
|
另一种解释是题序说。谓此篇最早曾被置于义山集卷首,当为作者自题其诗文集。持此说者有程湘衡、钱锺书和周振甫等人。程湘衡说:“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也就是说以此首为总序,概括并回顾自己平生的创作。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更具体地分析“锦瑟”犹“玉瑟”喻诗,首两句说“景光虽逝,篇什犹留”,三、四句言作诗之法,五、六句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七、八句说“前尘回首,怅触万端”。
另一种解释是寄托说。即谓诗句所指,皆有本事。持此说者为张采田。如说“沧海月明”句指李德裕被贬死于崖州,“蓝田日暖”句指令狐楚相业显赫。
与上相联系的一种解释是自伤身世说。持此说者有何焯、汪师韩、叶葱奇等,均谓此诗是回首平生遭际所作。何焯说:“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这种看法与“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句意刚好相合,有人干脆说此篇是一首政治诗,当与其他《无题》属于爱情诗者相区分。
另一种解释是爱情说。谓此篇是追怀意中之人。持此说者为刘攽、纪昀等。刘敏谓锦瑟是令狐楚家丫环的名字。纪昀说:“盖始有所欢,中有所恨,故追忆之而作。中四句迷离恍惚,所谓惘然也。”
另一种解释是赋瑟说。如宋代黄朝英曾假托苏轼名义说此诗是咏瑟声的适、怨、清、和。以上所列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概括对《锦瑟》诗的各种意见,现在或将来,在人们鉴赏研习过程中,还会产生更多的新看法。所以,难怪一千年前元好问就感叹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其十二)王士稹也无可奈何地说:“一篇《锦瑟》解人难。”(《戏效元遗山论诗绝句》其十一)实际上,并不是无人作笺,而是解说太多,言人人殊,歧见纷见,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
对中国诗歌史上的这个“斯芬克斯之谜”究竟如何破译呢?
也许有人会说,诸如《锦瑟》这样的诗就是在李商隐集中也为数有限,在整个唐诗中,并没有什么代表性,不足为奇。
诚然,在数万首唐诗中,像李商隐的《锦瑟》及其《无题》诗那样深情绵邈、包藏细密、韵致婉曲的作品固然不是多数,但具有朦胧、含蓄、多层隐意的作品,却比比皆是;有些诗语法关系松散,句子可以从多层求解,秘响旁通,所以造成了歧义的产生;还有的作品纯是画面映出,无言独化,思维道断,干脆超越了名理概念,进入语言指义前的浑融自足境界①,从前提上否定了“作郑笺”——寻找唯一确切答案的可能性。
李白的《蜀道难》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杰作,但其主旨为何,前人亦众说纷纭,综合起来.大抵有如下七种看法:(1)罪严武(李绰《尚书故实》、范摅《云溪友议》、《新唐书·严武传》等);(2)讽谏玄宗幸蜀(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注》);(3)讽章仇兼琼(沈括《梦溪笔谈》、洪刍《洪驹父诗话》);(4)言险著戒,不专指一时人事(胡震亨《李诗通》);(5)即事名篇,别无寓意(顾炎武《日知录》);(6)送友人人蜀(范宁《李白诗歌的现实性及其创作特征》);(7)借蜀道崎岖写世途坎坷,抒壮志难酬之愤(郁贤皓《李白丛考》、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等)②。这首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