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高效执行的员工才是一流的员工,只有高效执行的团队才是一个充满战斗力的团队,才能抓住战机,赢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本书结合许多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讲述了提升执行力的方法,具体解答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员工发现执行不力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升企业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
內容簡介: |
执行力是关系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身为企业员工,只有深谙此道,并践行于工作之中,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本书结合许多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讲述了提升执行力的方法,具体解答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员工发现执行不力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升企业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
關於作者: |
韩军,工商管理博士DBA,?80后管理专家,绩效管理顾问。中国战略学发展研究会企业战略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决策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品牌文化发展中心专家学者,中国企业家文学联盟50人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顾问。多家企业常年人力资源顾问、营销管理顾问、战略管理顾问。著有《赢在文化》、《赢在80后》、《先潜伏,后上位》、《把货卖给80后》等畅销书籍。
|
目錄:
|
第一章 改掉影响高效执行的习惯思维方式
态度决定成就。在工作中,你保持着什么样的态度,是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应该认清哪些心态是现在职场中的你应该戒除的。因为,它们都是阻碍你具备高效执行力的“绊脚石”。
和我没有关系,对我没有好处,我为什么要做
差不多就行了,做那么好干嘛
我可以做更有意义、更高级的事情
有的是时间,等一会儿再说吧
能怎么样啊,混过一天是一天吧
领导没有交代的我不能做
这件事我尽力了,真的只能做到这样了
不可能!这样的任务我完成不了
现在的市场难做,真是举步维艰啊
第二章马上行动,全力以赴
马上行动,全力以赴是我们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的心态。看到工作,立刻去做,马上执行是我们高效完成工作的根本。因此,我们做工作,既不要拖沓,也不要空想,切实地行动起来,并付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以这样的心态做工作,我们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立即去做应该做的事
端正工作态度才能提高执行力
专注而用心地投身工作
做一个拥有饱满热情的员工
高度服从才能高效执行
积极的态度是最好的竞争力
发扬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
抢在对手前面把事情做好
培养敢打敢拼的精神
以最高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
第三章勇于担当,让责任心贯穿工作始终
工作本身就是责任,想要拥有高效执行能力,就必须勇于担当,让责任心贯穿工作始终。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牢骚满腹,踏实肯干;才会抛弃借口,拒绝“遇事就问”,不随便找“替罪羊”;也才能真正为自己赢得尊重,为公司创造价值。
工作本身就是责任
肯干就是机会
责任面前,请抛弃“借口”
不要盲目地寻找“替罪羊”
勇于承担责任,对怨言说“不”
拒绝“遇事就问”
有责任心更能赢得尊重
承担责任方能创造价值
第四章 勤奋务实是高效行动的根本
勤奋务实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员工高效执行工作的必备素质。勤奋务实的员工,以端正、积极和敬业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脚踏实地的精神去完成工作;以感恩之心、坚持到底的决心去超越工作;以接受“不完美”、不抱怨去包容工作;以业绩、利润、德才去成就工作。
企业最需要德才兼备的员工
真正能干的员工用业绩说话
把为企业创造利润当作使命
具有敬业精神才能实现高效执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要只活在过去的辉煌里
感恩之心促进执行力
要有坚持到底的工作决心
接受工作中的“不完美”
别埋怨做分外的工作
第五章 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从容应对
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提高我们工作的执行力度。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明确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反省和改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我们有效利用工作中的每一分钟,成为职业领域的专家,不把“小事”当小事,学会自我加压。
学习能力是根本的应变之道
明确角色才能执行到位
在反省和改进中不断超越
执行力来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利用工作中的每一分钟
努力成为职业领域的专家
不要把“小事”当小事
要学会给自己加压
第六章 找对方法才能高效执行
提高工作执行能力,找对方法很重要。方法是我们做工作的指示器,有了方法,我们做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少走一些弯路,在职场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工作不能一味蛮干
发挥自己的天赋去做事
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感
不要被工作中的小事所困扰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关注细节,提高执行效果
培养一步到位的工作精神
以结果为导向去做事
执行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日事日毕,保证工作落实
善于制订工作时间表
养成善于规划的好习惯
常见工作压力的处理技巧
第七章 跨越执行中的沟通障碍
沟通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员工要学会与同事沟通,与上司沟通;工作部门要学会以互赢为基础进行沟通;企业要学会正确处理好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打造好沟通的通道,让公司每一层员工发出的声音都能够得到有效传达。
做好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方法,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最彻底的执行。
善沟通有助于完美执行
善用你的微笑
用赞美代替抱怨
恰当沟通,通晓弦外之音
真诚和尊重才能实现合作
善于解围,容易事半功倍
善于与同事进行沟通
下属应积极与上司沟通
以双赢为前提进行部门沟通
简化语言,突出重点
先倾听,然后再适当表达
正确处理员工的意见与建议
保证渠道畅通,确保信息有效传递
让每一层都能发出声音
清除影响高效沟通的障碍
第八章 借助一切力量完成高效执行
工作中,一味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借助身边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才能让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所以,我们要学会融入团队,与团队形成优势互补,让职场前辈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不盲目地寻找“替罪羊”,主动帮助别人,与上司主动协调好关系等。
一只蚂蚁无法拖走所有的奶酪
个人要与团队形成优势互补
让职场前辈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积极补台,为自己铺路
别人凭什么帮助你
聪明的人会主动融入团队
主动与上司搞好关系
如何看待团队中的问题与冲突
第九章 做总设计师,把细枝末节交给下属去做
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管理者要学会做总设计师,比如,要善于成功决策,要制订完善的激励机制,要做合格的教练员,要根据员工的优势充分授权,要注意责权平衡问题,要及时跟进而防止权力失控,要不断提升优秀者的地位,要避免执行时遇到的误区。作为中层领导者,要学会落实执行力。当然,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下达命令时要注意清晰明确,只有这样,工作才能得到正确高效实行,而那些细枝末节也自有下属处理完好。
成功决策是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
以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潜能
领导下达命令要清晰明确
做一个合格的“教练员”
根据员工优势充分授权
注意责权平衡问题
及时跟进而防止权力失控
不断提升优秀者的地位
中层领导如何落实执行力
管理者执行时应避免的误区
第十章 开拓思维,创新才能高效
一味埋头机械工作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高效的执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动脑,勇于冒险,把困难当成上帝的馈赠,要善用经验而不要被经验“用”,明白换一种思维方能换一片天地的道理。我们还要具备自我突破的创新精神;主动创新,成为落实型员工;让创新为个人的发展提速。对于整个企业而言,则要以流程创新来更新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要把困难当成上帝的馈赠
要有勇于冒险的精神
优秀执行者必须善于动脑
要善用经验而不被经验所“用”
换一种思维方能换一片天地
要具备自我突破的创新精神
主动创新,成为落实型员工
让创新为个人的发展提速
以流程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改掉影响高效执行的习惯思维方式
态度决定成就。在工作中,你保持着什么样的态度,是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应该认清哪些心态是现在职场中的你应该戒除的。因为,它们都是阻碍你具备高效执行力的“绊脚石”。
和我没有关系,对我没有好处,我为什么要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种“经济人”思想:和我没关系,对我没好处,我为什么要做?这种精于算计的“经济人”思想,其实是非常影响我们发挥高效执行力的。
“经济人”这个概念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这就是亚当?斯密所概述的“经济人”:他们就是千方百计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我们不难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人”式的打算成了很多人惯有的生存准则。这件事对我有没有利?我能得到多少报酬?我会不会吃亏?我怎样才能少干一点?凡此种种,对利益的过度衡量、对自己的付出过于精打细算,会使你的执行力大打折扣,而变成一个在哪里都不受欢迎的人。
人类虽说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是,一味精于计算,在工作中处处将“经济人”思想发挥到极致,显然是不明智的。
因为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处处推诿责任,总想着把自己的责任细化再细化,只想着把自己的事做好,别人的事都和自己无关;还想着事情不能做得太多,因为事情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长此以往,大家对这样的人都会生出一种不与其计较,但是他工作的执行能力实在太差的印象。
这种印象,将是你职场生涯的绊脚石。所以,一味抱着“经济人”思想,在工作中怠于付出的人,是会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前途的。
在某文化公司的季度会议上,销售部经理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最近新书的销售成绩很不理想,我们必须得负一定的责任。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新书没有抓住市场的亮点。”
编辑部主任赶紧“认真”表态:“这批新书的策划是前编辑部主任一手抓的。我刚接手,做的只是一些收尾的工作。”
“前”编辑部主任打了个喷嚏:怎么我都辞职了还有人念叨我?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然而在工作中,这样推卸责任的员工却有很多。
一般来说,怀有“经济人”思想的员工在执行上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选择性执行
这种员工处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置单位和企业的利益于不顾,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伤害单位和企业利益的事情。工作途中也挑肥拣瘦:困难大的不做、报酬少的不做……这个不做,那个不做,到最后,工作的进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2.执行靠“躲”
遇到任务“躲”字当头,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躲不了推不了的就拖。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把简单矛盾拖成了复杂矛盾,拖来拖去,问题解决不了了,自己还不担责任,而是千方百计地把责任推给不相干的人。
3.执行搞假
有的员工为了得到老板的认可,任何工作都一口答应下来。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只动嘴不动手,或者是雷声大、雨点小,实质性的工作却一点都没有进展。长此以往,工作根本就得不到切实的执行。
4.执行机械
有的员工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图省事,认为反正是老板的公司,和我没关系,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总不会出错的。这样做事,不但让自己非常被动,对公司的运营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独立运行的部门或岗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不仅要对工作本身负责,更要对企业负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企业链条上关键的一环,无论多大多小的岗位,都需要我们付出自己的责任心和努力,一味想着和自己无关,对自己有多大好处,是做不好事情的。只有每个人的工作执行得当,企业的链条才能真正良好地运转起来,自己也能从中获益。
因此,我们要抛弃“经济人”思想,以便高效执行我们的工作。
差不多就行了,做那么好干嘛
每个企业和组织里都可能存在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但是却没有及时完成工作;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却不愿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位。他们只管上班却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却不顾结果。他们只是应付差事,把事情做得“差不多”是他们的行为准则。
他们是以“打工嘛,反正不是为自己干,差不多就行了,做那么好干嘛”典型的消极心态在工作,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工作前途一片黑暗。
同样是做工作,甚至是做同一种工作,有人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有人却原地踏步,蹉跎度日。这样的差别不可谓不令人惊心。而这种差别,就是由于做工作“差不多就行了,做那么好干嘛”这种心态导致的。有这种心态的人在做工作的时候只想着偷工减料,至于工作执行是否到位,谁管它呢,差不多做完就行了。这个“差不多”,就注定你在工作上是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而那些成功的人,无一不是把每一项工作都执行到位的人,他们对待工作,不单单是要做好,还要做到最好。
俗话说: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对工作的执行力度,对自己的要求程度,直接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这是对被誉为“万颅之魂”的王忠诚的最好写照,也是激励他不断突破医学禁区的重要法宝。
王忠诚是我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世界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2008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用自己严谨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一次手术。
每一次手术前,王忠诚都会做周密的准备,想到病人可能会出什么情况、怎样预防或怎样挽救,尽量让手术达到理想的效果。
“做脑神经外科手术,双手不能有一点颤动,所以手术时要在椅子上坐稳。”正是出于对工作如此极致严格的要求,在犹如“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的一次又一次手术中,王忠诚拯救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生命。
几十年来,王忠诚创造了令国内外同行叹服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豪情满怀地说:“现在,世界上能做的神经外科手术,我们国家都能做,而且手术技巧和质量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正是由于对工作这样地认真到位,孜孜以求,王忠诚才取得了非凡的工作成就,也赢得了世界声誉。
所以,想要把工作执行到位,就不能拥有“差不多就行了,做那么好干嘛”的心态,因为这样的心态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连差不多这样的程度都达不到。
如果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了,这个工作差一点,那个工作差一点,到头来,差得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可能使工作完全脱离了轨道,给企业和个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我们都知道,工作的过程是如何执行,工作的结果是看执行的情况如何,执行得到位,将会产生预期的工作结果;执行得不到位或者执行有毫厘的差别,执行的结果就可能谬以千里,整个执行过程也将毫无意义,简单地说,就是整个过程将是浪费人力、物力的过程。
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没有执行力,企业便没有竞争力,执行不到位,企业将失去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策略只有在成功执行后才能显示其价值,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否将既定战略执行到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对于一名员工来讲,不仅要深刻理解执行的重要性,更要在工作中将工作执行到位。接手了一份工作,就是作出了一项承诺,承诺自己会把工作做好。
企业要发展,公司要进步,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将本职工作做到位,并帮助整个团队将工作做到位的员工,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发挥自己积极的带动作用,被人尊重,也才能在职场上真正飞黄腾达,做出一番业绩。
我可以做更有意义、更高级的事情
进入职场之后,不少人开始对自己的“光明前途”充满幻想。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肯定可以很快加薪晋职,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大放异彩。但事实上,工作中的问题接踵而来。或者觉得工资太低、或者觉得工作时间太长、或者觉得工作太机械、或者迟迟得不到升迁,或者遭遇了其他的挫折和失败。这时候各种不适应的负面情绪也随之而来,失落、焦虑、烦躁、茫然、嫉妒、不自信、患得患失,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容易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离开的想法。
“在这样的公司做这样的事简直浪费我的才华,耽误我的生命,我肯定可以做更有意义、更高级的事。”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更有意义、更高级的。所以,这样的想法要不得,因为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会大大阻碍你对工作的执行力度。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很少人能按捺住自己一颗躁动的心,人们都变得愈加盲目、急躁,甚至急功近利。我们当然有苦衷,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产生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做事不踏实也好,急功近利也罢,都是浮躁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当下许多立志要成功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既然自己选择了成功,那应该就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而不应该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因为大事才是更有意义,更高级的。所以,他们觉得现在做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对工作敷衍了事,能应付就应付,能推诿就推诿;整日不是抱怨上司不识“千里马”,就是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忿忿不平、牢骚满腹。
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策划,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快一年,这也是他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一份工作。但小李一直很不满意,他觉得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枯燥,一点都显示不出自己的才能。他认为是公司目前的业务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他可以做更有意义,更高级的事情,所以他想重新转换跑道,在策划这一行出人头地,然后衣锦还乡。
怀着这样的美梦,小李不顾老板的挽留,也不考虑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是条件差,就是薪水更低。小李不甘心,他认为只是没人赏识自己,因此固执地不去工作,一心想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一飞冲天。
这样又过了一年,小李不但没找到更好的工作,反而花光了自己的积蓄,真是追悔莫及。
现在的职场中,有小李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沉不下心来工作,对工作浅尝辄止,并且眼高手低,天天梦想着干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对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不屑一顾,但是当有具体的工作交给他做的时候,又瞻前顾后,没有相应的能力和自信去做好。
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怀有“我可以做更有意义、更高级的事情”的心态,要摆脱浮躁的情绪,认识到做工作,一不能浅尝辄止,二不能眼高手低。
浅尝辄止会导致工作得不到彻底的执行。工作刚做了一点就放下了,觉得不适合发挥自己的才干,想要另起炉灶,这样只能导致这个工作做不好,那个工作由于缺少必要的资源而中途“流产”。
眼高手低则是影响执行的通病。总想着做大事,不屑做小事,结果小事做不好,大事对于他来说又超出了能力所及,没遇到的时候想,遇到的时候却两股战战,恨不得立刻逃之夭夭。
做事情,要摆正心态。无论做任何工作,我们都要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戒骄戒躁,干一行爱一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自己的工作,才能成为精通公司业务的人才,成为公司所倚重的骨干,也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有的是时间,等一会儿再说吧
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
哲人问他:“你为什么来找我呢?”
年轻人回答:“我至今仍一无所有,恳请你给我指明一个方向,使我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
哲人摇了摇头,说:“我感到你和别人一样富有啊,因为每天时间老人也在你的‘时间银行’存下了86400秒。”
年轻人苦涩地一笑说:“那有什么用处呢?他们既不能被当作荣誉,也不能换成一顿美餐。”
哲人肃然打断他的话问道:“难道你不认为它们珍贵吗?那你不妨去问一个刚刚延误乘机的游客,一分钟值多少钱;你再去问一个刚刚死里逃生的‘幸运儿’,一秒钟值多少钱;最后,你去问一个刚刚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一毫秒值多少钱?”
听了哲人的一番话,年轻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哲人继续说道:“只要你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去发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脚下的道路便会慢慢明朗起来。
我们都知道时间很宝贵,宝贵得足够使我们成就一番伟大而超凡的事业与人生。然而,平时我们耗费了太多的空闲与零碎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统计起来,我们会惊讶竟然浪费了这么多时间。所以,一个明智的人,在工作的时候,是不会产生浪费时间的想法的。
然而现实中的人到底是有惰性的,在工作的时候,任何人都会产生偷懒的想法。一些人会想:反正“有的是时间,等一会儿再说吧!”而另一些人则禁止自己这么想,因为他们明白“今日事,今日毕”,也明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他们珍惜时间,自制力强,执行力高,因此他们比那些耽于享乐、办事拖延的人有了更多成功的机会。
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是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例行的早会上,老板交代秘书小王一些事务性工作,要求第二天早上上交。小王觉得时间还很充裕,就一直没有着手去做,反而偷了一会儿懒,直到下班的时候,还没有完成一半。心想,反正回家可以再做,我不用那么着急。
到家之后,小王禁不住游戏的诱惑,打了一小时的游戏,后来又想洗澡,洗完澡就困了,想睡觉了,他开始自我安慰,我还是先睡觉吧。把闹铃定得早点,时间照样来得及。
就这样一拖再拖,第二天早上闹铃响的时候,小王根本起不来,好不容易起来,一看时间快迟到了,赶紧去公司。临到的时候,小王还存着侥幸的心理:要是老板没来,自己还有时间做会儿工作;要是老板忘了这回事,自己就有一天的时间继续做昨天未完的工作了。
结果,老板不但比他早到,而且,一来就向他要昨天交代的工作。可想而知,小王要面对老板怎样的怒火。
我们退一步想,就算小王幸运,在老板没有来之前完成了工作,可是这样临时赶完的工作,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吗?
工作中,拖延是执行的大忌。时间一旦浪费就没有了,没有人能给你重新来一次的机会。
一有工作,立刻就做,马上执行,这样的人才能抓住时间,才能在工作中不慌手慌脚,也才能在工作之后,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如果养成凡事都拖延的习惯,也只能是一时的安逸,最终会吞下自己由于懒惰所酿成的苦果。事实上,拖延对员工来说是一种折磨,而且相当累人,随着规定期限越来越近,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只会令人感到更加疲惫。
所以,作为员工,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拖延!不要想着明天还有时间,先放放;也不要想着现在心情不好,先等等。这些纵容自己的想法,只会让人觉得你效率低下,对你产生不信任、不堪重用的感觉。有什么机会的话,想到的也不会是你。
比尔?盖茨说:“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正确的。高效率才会有高执行,拖延时间的低效率只会让工作的执行陷入低谷。因此,想要提高自己工作的执行能力,就必须摒除“能怎么样啊,混过一天是一天吧”的心态,让自己立刻行动起来,做一个有高效执行能力的人。
想要成为好员工,想要成为优秀的员工,从现在起,戒掉拖延的习惯,在个性中清除拖延的病毒,在词典中删去拖延的条目,在生活中消除拖延的空间,在行动中宣告拖延的死亡,在工作中让自己变成拖延的绝缘体。让自己的昨天坦然、今天充实、明天美好。
能怎么样啊,混过一天是一天吧
工作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人:差不多每天都踩点上班,偶尔上班早了,也不工作,要么闲聊,要么上网;上班的时候精神不集中,经常走神,想着自己的私事;吃过午饭继续上网,不知道抓紧时间休息,快下班的时候却溜得比谁都快。
“能怎么样啊,混过一天是一天”是他们的典型心态,“我们又不想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平平淡淡活着就行了。”“平淡”是他们对自己的标签,混沌度日是他们的人生“智慧”。他们觉得,这样的为人处世原则,无论到哪里,都是行得通的。
“混日子”可不等于“平淡”,“平淡”做事,游刃有余,是一种智慧;而“混日子”,却很可能“轰轰烈烈”,因为,你现在混日子,将来日子会混了你。
所以,职场中,任何一个存在“混日子”心态的人都要警醒,它不但会消磨你的斗志,也会让你的执行能力越来越差,最后,会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留下暗黑的一笔。
小李有过惨痛的教训:小李大学毕业后到了一家私营公司去上班。那家公司刚成立不久,人不多,工作也不重,工作氛围也非常轻松。
小李刚开始很高兴来到这样的公司上班,也严格遵守公司纪律,努力工作。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小李就产生了倦怠的情绪,他开始在上班的时候迷恋上网以打发时间;上班经常迟到,有的时候甚至故意磨蹭,不想来公司;快到下班的时候就归心似箭,心里像长草了似的,根本没法工作。小李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老板询问小李是什么原因,小李这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觉得自己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就该这样上班,而不该受到太多的限制。
没几天公司发工资,老板给一位新来的同事发了奖金,夸奖他工作效率非常高。小李认为这是老板故意让自己难堪,愤而辞职。
令他没想到的是,自此他的工作就一直不顺利,要不就是干了没多久,小李就辞职了;要不就是新公司不认同小李的做事方法,结果不欢而散。
三番五次之后,小李身心俱疲,更严重的是,他开始对工作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一次又一次的进入和离开让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几年之后,小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这时他才认识到自己当初的愚蠢。纵使,他现在面对任何机会都会全力争取、对待工作丝毫不敢偷懒,但他不得不承认,属于他就业的黄金年龄已经过去了。
小李这样的经历,值得任何一个想要在职场上有所作为的人深思。身在职场,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你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不付出汗水就享受收获的道理。纵使一时你“不劳而获”了,可是,这也是需要你日后付出沉重代价的。
一位香客到寺院去烧香,他问方丈:欲成正果何以修行?方丈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香客大惑不解。于是方丈将他带到钟楼,让其看和尚撞钟。
这座寺庙不分昼夜,每个小时撞一次钟,且撞钟的僧人只有一位。这位僧人自担任撞钟这一职以来从未离开过钟楼,也从未躺下睡过觉。他盘膝而坐,口念佛号,从未间断。他每小时撞一次钟,一分不早,一秒不迟,而且声音悠远洪亮传扬四方,似乎要唤醒沉睡的人们迷途知返,同达彼岸。
香客顿然大悟,原来成佛之道不在于要懂得多么深奥的佛理,而是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我们绝不能有“能怎么样啊,混过一天是一天吧”的心态,要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这样我们才能高效完成我们的工作,才能享受到工作带来的甘甜和成就。
领导没有交代的我不能做
我们有时候能听到这样的工作对白:工作做了吗?没做。为什么?老板您没说。
老板没说,领导没有交代是他们不做的理由。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他们忠于老板的表现,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却是没有责任感,工作中不主动、不积极。
这种极端,会导致老板或者领导对你产生非常不良的印象,进而影响你的职业前途。
有一个人到异地去旅游,住进了一家宾馆。由于对当地不熟悉,所以他向前台的服务员打听了一下去某处的乘车路线。那位服务员并不是很清楚,很礼貌地道了歉。旅人不甘心,问:“那您能帮我查查吗?”那位服务员说道:“对不起,这不是我的工作范畴,如果老板知道我在工作的时间帮您做私事的话,我想他一定会对我不满的!”
这个人哭笑不得。他试图和那个服务员讲道理:“虽然这不是你明确的工作范畴,但是让每一位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该是你们服务的最高宗旨吧?”
那位服务员却说道:“这个我不是很清楚,总之,在老板没有明确下达命令的情况下,我是不能冒险这样做的。”
“你以后也不用冒这样的险了。”老板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出来,说道。
老板亲自为这个人确定了乘车路线,甚至细心地告诉这个人明天下雨,需要带雨具。这个人在满心感谢的同时,也对那位服务员感到可惜。因为他看得出来,那个服务员其实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可惜就是太死板了。
但是设身处地,我们也能理解那位老板,因为顾客至上的宗旨早已超过了一般的规矩和条例,是任何一个想要做好服务工作的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就算不是服务业,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在面对公司之外的人询问的时候,代表的是公司的整体形象,是不能不谨慎对待的。
职场上,这样死板老实的“好人”有很多。他们看上去都非常听话,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老板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老板没说的就一概不做。
这看上去好像都以老板唯命是从,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这也是执行不到位的表现,甚至比一般的情况要严重很多。
因为,一般的情况,可能不会出现大差错,而这种别人说一步,走一步,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居上位者,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这时候就需要你发挥灵活性和主动性,完美地完成每一件事情。总是等着别人去教去说,不仅说的人疲惫,自己以这样畏首畏尾、被动的心态,不但完成不好工作,甚至可能因为盲目等待、处世死板,而给公司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就比如上例中的服务员,如果一直这么死板下去,服务执行不到位,宾馆的声誉必定会受到影响。
美国管理学家彼德把这种循规蹈矩,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只会按指令工作的行为戏称为“职业性的机械行为”。
通常有这种行为的人,是不会被老板赏识的。对于任何一个老板来说,只有那种能够准确领会自己意图,工作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善于变通,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好又快地把工作执行到位的员工,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人。
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巧妙应对,从而能够正确执行工作、恰当执行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提升公司和企业的工作效率。
这件事我尽力了,真的只能做到这样了
在美国西雅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给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年的冬天,一名猎人带着他的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跑啊跑,猎狗在后面一直追啊追。可是过了一阵子,兔子越跑越远了,猎狗知道自己追不上兔子了,就悻悻地回到了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可是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受伤的兔子成功地逃回了家,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着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
兔子说:“它尽力而为了,但我是竭尽全力。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臭骂,而我若是被它追上,可就没命了!”
泰勒牧师讲完故事之后,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诵出《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共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下来难度实在太大了。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怯步了。
可是几天后,班上有一个11岁的小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地将《圣经?马太福音》的内容背了下来,竟然一字不落,没出一点差错,到了最后,简直变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泰勒牧师比任何人都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诵出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惊人的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16年后,那个男孩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尽力”地完成了老板交代自己的工作,老板却不“领情”,甚至对自己所做的“百般挑剔”,不是说这个问题处理得不好,就是说那个问题根本没解决。不少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心生怨怼,觉得自己的心血白费了,“这件事我尽力了,真的只能做到这样了”,老板为什么还不满意?
但是,事情真的只能做到这样了吗?
在工作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如果以“尽力”来衡量对事情完成程度的话,那么只会降低你对事情的执行力度,而真正有心的人,是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逻辑误区的。
罗丰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业务员,他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他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并不满意,他经常和朋友抱怨他工作很尽心负责,老板却视而不见,给他的工资也是最低的,还对他百般挑剔。他忿忿不平地对朋友说:“他再这样对我,我就拍桌子走人!”
他的朋友听了之后,对他说:“你现在走了多窝囊,就算走,也要昂首挺胸地走出去。你不妨从今天起多向公司的前辈学习,努力工作,掌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等你工作状态转好了,作出业绩来了再走,到时候让你们领导后悔去!”
罗丰一听,立刻被激发了斗志,从此他认真对待工作,不懂了就向同事请教,再不懂就自己上网查资料,买相关的书籍充实自己。短短几个月之后,罗丰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了公司的一匹黑马。
朋友笑着问罗丰还走吗?罗丰说:“不走了,现在老板对我很好,给的待遇也很高。我正准备在这一行里大展拳脚呢。”
总是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不尊重,不如沉下心来问自己,我是不是还能做得更好,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和途径来完成工作。
再者,尊重是和工作能力挂钩的。假如你的工作能力不强,你又凭什么获得对方的尊重呢?
很多员工之所以没有把工作做好,不是不愿意面对困难,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经常说: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只能做到这样了!”
“这件事我做了很久,应该可以了吧?”
“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做到这样!”
“我们面对的挑战太大了,做到如今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的想法,除了让你整日与自怨自艾为伍之外,对于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如果想在工作中得到老板的认可,戒除这种心态十分必要。
我们不妨给自己制定零缺陷的工作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这是一个人内心对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庄重承诺。
从零缺陷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更能看清工作态度与结果的关系,对待工作,你并不是多付出一点,就能多得到一点,而是努力把工作做完美,达到零缺陷,此时的回报才是质的飞跃。所以,在零缺陷工作的标准下,我们每个人对待工作都要“竭尽全力”,而不是“尽力而为”。因为那一点欠缺,就足以让你在老板、同事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任何负面的影响都可能毁了你的前程。
所以,做工作竭尽全力,达到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才是我们每个人执行工作应有的态度和必需的要求。
不可能!这样的任务我完成不了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把一把斧头成功地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获得了布鲁金斯学会的“金靴子”奖。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是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推销员组织。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完成任务的学员将获得一只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金靴子。
克林顿当政期间,学会出了这么一道题: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总统。8年间,无数学员为此绞尽脑汁,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学会把题目改成:请把一把斧头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8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垂头丧气,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和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徒劳无功。因为布什总统什么也不缺,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亲自购买,也不一定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我认为,把一把斧头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很大的农场,里面绿树成荫。于是我胸有成竹地给他写了一封信:‘总统阁下,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里面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急需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这样一把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如果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然后布什总统真的给我汇了15美元。”
这是自1975年以来,一名学员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后,又一学员登上如此高的门槛。26年中,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该学会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不因事情难办而放弃。
很多时候你会面临着这样的任务:一个月之内拿下平时需要两个月才能拿下的项目;销售业绩提升50%;催回“赖皮公司”的回款;解决一个遗留了很多年的问题……
你或者觉得这太荒唐了,为什么要我做?难道老板疯了吗,我凭什么做啊?老板觉得我是傻瓜,故意愚弄我?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一般来说,这或许是职场上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工作完成难度很大、风险系数太高,还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因此他们都很聪明地选择绕道而行、明哲保身,哪怕由此失去了晋升空间,但起码能保证不犯错误。
这样的想法其实大大阻碍了你的执行能力。工作中,领导不会故意为难你,安排给你绝对无法完成的任务,所谓的“不可能”往往只是你个人的主观认识。你应该明确一点,一个按部就班、永远不会对你提出超越自我要求的老板,往往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老板。而一些优秀的老板,给你下达的任务虽然往往不那么令人舒适,但同时也是你锻炼自己、成就自己的机会。
陈伟凯,1994年加入GE塑料集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伟凯在GE塑料集团岗位轮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开始进行六西格玛的学习。1996年,陈伟凯被调到GE总部学习。两年的培训结束后,经过人力资源评估,陈伟凯被评为“特级员工”。作为最优秀的员工之一,他的名字被发布在GE总部人力资源的网络上。这时,飞机发动机集团、金融集团、家电集团三家公司分别向他发出邀请,只待他作出选择。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陈伟凯选择了金融集团刚刚购并的一家工厂。很显然,这是一个“烂摊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不少人觉得他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完成任务,迟早会面对失败的结果。
挑战是非常大的。陈伟凯对工厂领域毫无经验可言。但陈伟凯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从公司重组,到应付各种危机事件,他从未轻言放弃。在接连不断的挑战中,陈凯伟不断学习与成长。2003年年初,陈伟凯因杰出的表现被任命为GE全球副总裁、GE金融集团亚太区总裁。
假使陈伟凯一开始就被困难吓倒,那么就绝对没有他日后的成功了。所以,在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难任务时,不要退缩,要“敢为人之不敢为”,树立起独当一面、担当大任的信心,变压力为挑战和动力,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卓越的落实者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获取成功,而不会存着“现在的市场难做,真是举步为艰啊”的想法。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人脉、接受教育的程度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决心和毅力的大小!有史以来,所有成功的案例都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人,如果你去追求一件事,用上全部的力量、才干和睿智,满怀所有的希望、信念和执着;如果你愿意用整个生命做赌注,那么你一定能得到它!
很多老板在描述他们心中的理想员工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聪明”,而是“简单”。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说:“现在我们欠缺的就是思想简单的人,欠缺这种心同赤子、敢管敢干、一马当先、浑身是胆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对社会对公司最有价值的人才,最根本的品质就是简单。”卡耐基也曾说过:“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多么高贵的血统或者多么高学历的人,而是那些有着钢铁般坚定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战的人。”
成为这样的人,成为这样被企业所需要的员工,才是身在职场的每一个人都需努力达成的目标。
现在的市场难做,真是举步维艰啊
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市场上不受人为控制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一些人不免会产生“现在的市场难做,真是举步维艰啊”的想法。因为这样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客观因素,可不是我能控制的。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市场难做或许是客观现象,但举步维艰却未必。
在营销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某公司为了选拔真正有能力的销售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都必须参加一道测试:以比赛的形式将100把梳子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这怎么可能呢?把梳子卖给和尚,有没有搞错啊?这哪里有市场啊,肯定不行!很多的人都打了退堂鼓,而甲、乙、丙三个人,他们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甲跑了三座寺院,遭到了和尚无数次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一个小和尚最终被他感动了,买了一把梳子。
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那里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于是乙趁机找到住持,对他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他说得有道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了10把梳子。
丙来到一座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赠送给朝拜的人。”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这三个人代表着营销工作中的三种类型。甲是一位执着型的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丙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最后,由于丙过人的智慧,公司决定聘请他为市场部主管。
事情还没有结束,那座名山古刹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订货。这样,丙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还获得了长期订单。
“市场难做”几乎成了某些销售人员的“口头禅”,这也是阻碍他们执行工作的最大阻力。市场的确不好做,但不是你消极怠工的借口。市场上诡谲重重,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消极被动只能使你错失良机,唯有积极地行动起来,才能抢占先机,才能在遇难而退的各种人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成就事业!
20世纪80年代,由于印度国内软饮料公司反跨国公司议员们的极力反对,可口可乐公司被迫从印度市场撤离。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却开始琢磨如何打入印度市场。百事可乐公司很明白:要想占领印度市场就必须消除当地政治力量的对抗情绪。百事可乐公司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向印度政府提出一项该政府难以拒绝的援助物。出于这个考虑,百事可乐公司表示要帮助印度出口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以弥补印度进口浓缩软饮料的开销;百事可乐公司还提出了帮助印度发展农村经济转让食品加工、包装和水处理技术,从而赢得了印度政府的支持,迅速占领了印度软饮料市场。
同样的市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途径,造成了不一样的结果。这是对“现在的市场难做,真是举步维艰啊”的最好反击。
美国亿万富翁约翰逊说:“遇到障碍我会诅咒,然后搬个梯子爬过去。”职场上,谁最先打破“现在的市场难做,真是举步维艰啊”的迷思,谁最先找到“梯子”,谁就有了高效执行工作的资本,谁就最有望获得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