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对汉语中的介词做出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与看法。
|
內容簡介: |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介绍了目前国际语言学界有关语言类型学的最新理论及研究成果,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成果对汉语和吴语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
目錄:
|
序
1.引言
1.1“语言类型学”的名和义
1.2“介词”的名和义
1.3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2.语言类型学述要
2.1类型学的形成:从古典到当代
2.2类型学与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误言学的简要比较
2.2.1形式、功能、类型三大语言学范式的理论倾向
2.2.2三大范式在方法上的各自特点:Test,Text,Attest
2.3Greenberg的误序类型学
2.3.l蕴涵性共性与四分表
2.3.2优势语序的发现
2.3.3语序和谐性的发现
2.3.4对语序问题的关注和对介词类型的重视
3.语序类型学的发展
3.1Vennemann与Lehmann基于原则的语序和谐性模型
3.2Hawkins的无例外语序共性和基于量经的跨类
3.2Dryer对和谐性模型的发展
3.4语序共性的解释
4.语序类型学中的介词和边词参项
4.1语种类型的与特征类型学
4.2介词参项的诸方面
4.3Dik语序类型学中的联系项(relator)理论与介词的语序
4.4介词与连词语序类型的一致性
5.介词语义学与语法化理论
5.1介词语义学
5.2语法化理论与介词的历史来源
6.汉语语序类型既往研究评述
7.汉语介词的类型背景
8.汉语介词的来源
9.汉语前后置词的句法分工与语义分工
10.吴语的语序类型与介词类型
11.苏州话介词的类型分析
12.上海话的前置连词与后置连词
13.绍兴话介词的类型分析
14.介词的跨吴语比较
15.结语:事实与理论
常用代号
引用语料
参考文献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评审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