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坛经版本谱系及其思想流变研究》作者白光在延续《坛经》研究中注重版本对勘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学者们对敦煌学方法、宗教学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的研究经验。首先根据经文字数将搜集到的22部《坛经》分为三类:一卷本法海集记系列,二卷本惠昕所述系列,三卷本契嵩校勘系列。
|
關於作者: |
白光1983-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博士,从事传统儒佛道三家文化互动关系方面的研究,现阶段主要专注于对《六祖坛经》版本及其思想方面的考察研究,已有相关论著一部,多篇论文见诸于海峡两岸。
|
目錄:
|
总 序
序 洪修平
导 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
上编在“顿教法”确立中的法海集记《坛经》
第一章 法海集记《坛经》的版本谱系研究
一、法海集记《坛经》版本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二、法海集记《坛经》的英博本与敦博本的谱系研究
三、法海集记《坛经》的国图北本与敦博本的谱系研究
四、法海集记《坛经》的国图北残本与英博本、敦博本的谱系研究
五、法海集记《坛经》的旅博本与英博本、敦博本的谱系研究
第二章 法海集记《坛经》对南宗禅法的理论构建研究
一、南宗顿教的树立与《坛经》传宗之关系研究
二、法海集记《坛经》之“三无”禅法对早期南宗禅法的辩证构建
一“无念”对“净心息妄”的批判
二“无住”对“无念不自”的汲取
三“无相”对“有作戒”的重建
中编 向“见性法”转化中的惠昕所述《坛经》
第三章 惠昕所述《坛经》的版本谱系研究
一、惠昕所述《坛经》版本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二、惠昕所述《坛经》的宽永本与兴圣寺本的谱系研究
三、惠昕所述《坛经》的天宁寺本与大乘寺本的谱系研究
四、惠昕所述《坛经》的真福寺本与宽永本、天宁寺本的谱系研究
一宽永本的晚出及其向契嵩校勘《坛经》的过渡
二天宁寺本比真福寺本更接近法海集记《坛经》
第四章 惠昕所述《坛经》对南宗禅学的理论重塑研究
一、禅宗禅法语要的流传与《坛经》调整之关系研究
二、惠昕所述《坛经》之“见性法”对中期南宗禅学的理论重塑
一“见性法”对“顿教法”的转化
二“念念见性”对“常后念善”的统摄
三“实性建立”对“二法尽除”的扭转
下编 实现三教融合的契嵩校勘《坛经》
第五章 契嵩校勘《坛经》的版本谱系研究
一、契嵩校勘《坛经》版本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二、契嵩校勘《坛经》的宗宝本、净戒本及径山藏本的谱系研究
三、契嵩校勘《坛经》的契嵩本、德异本及德清本的谱系研究
第六章 契嵩校勘《坛经》对南宗禅教的理论扩充研究
一、三教关系的融合与《坛经》定型之关系的研究
二、契嵩校勘之“《涅槃》”等经对“见性法”的理论完善
一通过《涅槃经》彰显“依有摄空”
二通过《楞伽经》诠释“依性说相”
三、契嵩校勘《坛经》之“亲养”等伦理对“见性法”的实践实
结语
一、《坛经》版本谱系的形成与定型
二、《坛经》是南宗禅自身发展的助力
三、《坛经》反映着禅宗向儒家的靠拢
参考文献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