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5.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內容簡介: |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新兴大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欧阳峣、生延超等编著的这本《新兴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金砖四国比较研究)》试图通过“金砖四国”的比较研究,探索新兴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为此,《新兴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金砖四国比较研究)》首先比较分析了“金砖四国”的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和创新能力,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揭示新兴大国自主创新的机理,分析其自主创新动力转换的路径;接下来,《新兴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金砖四国比较研究)》借鉴发达大国自主创新的经验,结合新兴大国自主创新的特殊规律,提出了新兴大国自主创新的政策框架,以及构建新兴大国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的思路和措施。
|
關於作者: |
欧阳峣,1962年生于湖南省宁远县。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中国人民大学和湖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评为教授,2004年在日本一桥大学做客座研究员,2007年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曾经在湖南省委、东安县委和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2006年担任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大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软科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50多篇,曾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湖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列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目錄:
|
总序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1.2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比较
2.1 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框架
2.2 “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其特征
2.3 “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比较
第3章 “金砖四国”技术创新模式比较
3.1 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及分类
3.2 “金砖四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3.3 “金砖四国”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第4章 “金砖四国”自主创新能力比较
4.1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概念的界定
4.2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金砖四国”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第5章 新兴大国技术创新动力转换机制
5.1 新兴大国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
5.2 新兴大国技术创新的动力层次
5.3 新兴大国技术创新动力转换条件
第6章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模式转变机制
6.1 问题的提出和模型的设定
6.2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模式决定的影响因素
6.3 新兴大国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效应
6.4 结论及政策意义
第7章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7.1 研发资源和研发投资
7.2 基本模型设定
7.3 研发资源的最优分配路径与经济发展战略导向
7.4 对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的思考
第8章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机理
8.1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
8.2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分析
8.3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系统的运行机理
8.4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9章 发达国家自主创新的经验借鉴
9.1 发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9.2 亚洲新兴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与发展
9.3 发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结和借鉴
第10章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的政策框架
10.1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状况分析
10.2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框架
10.3 新兴大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第11章 “金砖四国”科技合作平台构建
11.1 “金砖四国”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2 “金砖四国”科技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合作领域
11.3 “金砖四国”科技合作模式及主要方式
11.4 加强“金砖四国”科技合作平台建设
11.5 中国推动和参与“金砖四国”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12章 结论和展望
12.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2.2 主要创新和意义
12.3 成果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