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修订本)》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
料,详尽描绘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入手,探索了
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这部也许沉重的作品,能给读者许多启示。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本书1996年初版。此次修订再版,作者参考了近年发现的新材料、新研究,在“时代与人”的一些节骨眼上,新注入近年治学的思考与心得,并补入当年尚未知晓的一些重要史迹。
|
內容簡介: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199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很快在全国读书界引发了“陈寅恪热”,并带出许多话题:关于传统文化、关于人文精神、关于学人风骨……还有陈寅恪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此书遂成为90年代三联的“标志性读物”之一。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这本书的一个好处在于作者翻阅了很多档案,找到了原始文件,根据大量珍贵的档案、访谈和文献等第一手资料,在书里澄清
了很多历史疑问。第二个好处在于,作者抱着“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写作,从20世纪中国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理解陈寅恪,写出一部以揭示传主生存状态、探索其内
心世界为主题的个性鲜明的学人传记。书中一大批与传主有交往的各色知识分子之命运也有明晰的描写。
十六七年过去,此次再版,作者对全书做了全面修订,在订正讹误之外,特别针对近年发现的新资料、新研究,做了几十处的增补删改,也增加了作者本人对一些问题的深入开掘。
作者简介
|
關於作者: |
陆键东,广东南海县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知识分子历史、明末清初史事、近代岭南文化演进史等课题的研究。2007年,受邀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
2010年,获聘为法国人文科学之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陈寅恪,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客家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
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
曾任湖南巡抚。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
界。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绘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
为人知的史实。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
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这部也许沉重的作品,能给读者许多启示。本书1996年初版。此次修订再版,作者参考了近年发现的新材料、新研究,在“时代与
人”的一些节骨眼上,新注入近年治学的思考与心得,并补入当年尚未知晓的一些重要史迹。
|
目錄:
|
新版前言
前 言
序 南 迁
第一章 陆沉下的抉择
第二章 南土的温情与生命的积淀
第三章 晚年人生的第一轮勃发
第四章 向北京关上了大门
第五章 磨难终于启幕
第六章 年:一个罕有的春天
第七章 欢乐走到了尽头
第八章 风暴中的孤寂者
第九章 “今日吾侪皆苟活”
第十章 哭泣的年
第十一章 劫后余绪
第十二章 草间偷生
第十三章 今宵相逢
第十四章 中国学人的悲歌
第十五章 一段昙花一现的日子
第十六章 暮年“膑足”
第十七章 今生所剩无几日
第十八章 挽歌已隐约可闻
第十九章 长 夜
第二十章 陈寅恪之死
第二十一章 身后是非谁管得
第二十二章 绝 响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汪筏朝夕陪伴着陈寅恪,住在老师家中。他的人生经历有一点与老师相似,都是年近四十才成家。
显然,这两年汪篯已得陈寅恪治史方法的真传。据陈寅恪其他弟子的回忆,这一时期汪篯不仅协助陈著述与修改书稿,而且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意见还为陈寅恪接受、采纳。以后,汪篯没有发表太多的研究成果(或者说是皇皇巨著),便在中国史学界隋唐史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公认的地位,合理的解释是,汪篯公开发表的为数不算太多的论文,大部分都有独创性。
令人惊讶的是,十数年来一直对陈寅恪的行文格式甚有心得并刻意模仿的汪篯,1949年后竞可以很娴熟地将文言体的叙述方式转化为白话文,其流畅潇洒别具一格。汪氏之才华可见一斑。
如果历史仅是这样的一面,则以后的故事便要简单得多。偏偏历史并非只有一面。
1950年2月,汪篯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便成为北京马克思列宁学院(中央高级党校的前身)第二部的带职学员,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从这个时候起,汪篯便成为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后半生将证明这一点。从汪篯这一类知识分子人生观的改变,证明毛泽东的见解有过人之处:知识分子经过改造是能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1953年的11月中旬,尚未从北京马克思列宁学院毕业的汪篯,带着满腔热情以及接受了新思想的喜悦,南下充任劝说陈寅恪北返的“使者”。
汪筏身怀的两封信,一封来自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一封来自副院长李四光。李四光,地质学家,1950年5月冲破重重阻挠从海外归返祖国。抗战时期在桂林李四光与陈寅恪有过一段不浅的情谊。李四光本为理科学界的楷模,与文史界无多大关联,但也随郭沫若函示陈寅恪,可见中国科学院当时考虑之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