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4.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南怀瑾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可谓一代宗师。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出版了大量著作。在他眼里,儒、道、佛的经典学问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指引,从中我们可以获得逾越障碍的技巧,掌握摆脱烦恼的智慧。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佛学文化的广阔世界,其内容深入浅出、触类旁通,文笔流畅,毫无古板的学究气。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可以获得无穷的智慧感悟。
|
內容簡介: |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主要从这“八苦”着手,结合一些幽默诙谐的小故事,在理性的佛学思想研究与感性的宗教信仰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并立足于此点,详细叙述了南怀瑾先生科学的佛学观,力求将南先生心中生动、简单、真实的佛的真义传达给世人。
|
關於作者: |
张笑恒,畅销书作家。其丰富的个人阅历、缜密细腻的笔法和一针见血的笔触,总能给读者带来欲罢不能、直呼过瘾的阅读体验。目前已经出版了《北大哲学课》《北大人文课》《季羡林大师的人生哲理课》《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等。
|
目錄:
|
第一课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1.佛本多情
2.为天下苍生而忙
3.“妇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4.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学问
5.没钱也一样能布施
6.乐施还要善施
第二课 佛在平凡人间
1.在“家”修行才最难
2.吃饭穿衣也修行
3.神仙也要凡人做
4.平平凡凡才是真
5.佛就在你心里
6.一脸佛气绝非佛
第三课 人生在世,只为“执念”而苦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万事不执著
3.一切众生的“我执”
4.执著是一种妄念
5.执著佛法是虚妄
第四课 忍耐一切不如意
1.向人叩头,反被打,不生嗔恨
2.忍辱波罗蜜
3.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4.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5.不受磨炼不成佛
6.忍辱负重不觉苦
第五课 不过于追求圆满
1.有缺陷才是圆满
2.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3.把缺陷当做动力
4.永远保持“初心”
第六课 学佛是为了修必
1.始终保持内心的和谐
2.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
3.心境是没有界的
4.顺境不沉迷,逆境能忍受
5.去除傲慢心
第七课 放下得自在
1.放得下难,难得放下
2.上岸何须回头
3.万缘放下自逍遥
4.放下一切,是开始处
第八课 做人做佛两不误
1.先学做人,再学做佛
2.肉眼、心眼、天眼
3.心佛众生无差别
……
第九课 在福报好的时候慢慢用
第十课 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第十一课 只有学问,没有门派
第十二课 自由自在佛,逍遥人世间
第十三课 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十四课 真正的信仰是心灵的恭敬
第十五课 解脱和悟道
第十六课 参透生死,生命只在呼吸间
|
內容試閱:
|
南先生还告诫我们说:“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是无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他错的,其实是他错了。真正到达佛境界的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唐朝一位禅师带着两个弟子到山上参禅,山上有两棵树,一棵茂盛,一棵已经枯萎。
禅师想要借此点化他们,就问道:“这两棵树是荣的那棵好,还是枯的那棵好?”两个弟子各执己见,一个说:“荣的好。”另一个说:“枯的好。”禅师听后只是摇了摇头。
这时又来了一个小和尚,禅师又问他同样的问题,小和尚回答说:“荣有荣的好,枯有枯的好。”禅师笑着点点头说:“我们平常所指的是非、善恶、长短,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不过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而小和尚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家的无差别性,所以荣有荣的道理,枯有枯的理由。”
南怀瑾先生说:“有些人学了佛以后,非常小气,皈依佛,不拜邪魔外道。我有时候到乡下去,看到土地庙,那个土地公是用泥巴捏的,我也很恭敬地行了个礼。人家说你学佛的人,何必呢?我说我不管那一套,活着做好人,死后还做个土地公,我还不一定是好人,死后土地公还可能管到我呢!我先结个善缘不是蛮好嘛!你们学了佛,皈依三宝,就了不起了,你自己才是活宝呢!这是真话。”
人一旦有了差别之心,就会在心里为事物下一个定义,从而影响客观的判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