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这套由苗培时、康濯、常君实、严文井、丰一吟、何公超等作家和编辑家们联袂编著出版的儿童丛书,初版至今已经有六十余年,作为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纸质读物,它已被国家图书馆列为“新善本”,这意味着它的史料性价值与收藏价值十分巨大,若在当下能集齐旧版全套,实在不易。因此,我们集中摘选旧版中的“童话”、“抗日故事”、“儿童故事”这三类故事性强、阅读价值仍然很强的作品进行组合编排,并保留书中插图与书影以尽可能展现它的原貌形态,总体上化繁体版为简体版,以求方便现在读者与图书馆等机构阅读、怀旧与收藏。
|
內容簡介: |
《大理石的小菩萨》一书由原来的《大理石的小菩萨》和《玻璃火车》两小书组成。《大理石的小菩萨》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大理石的小菩萨》一书分为5个部分,是著名作家李长之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南洛阳的龙门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佛像。有一个放牛的孩子星儿,孤苦无依,他自己雕刻一个大理石的小菩萨,从此便和这个小菩萨成了良知益友,星儿给八路军带路,八路军解放了龙门,小菩萨和星儿高兴得不得了,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侵略朝鲜,在小菩萨的鼓励下,星儿决定亲赴战场,抗美援朝。小菩萨也愤然爆炸,变成星火和星儿一起奔赴战场……
《玻璃火车》是作家谢挺宇为建国初的小朋友讲述的另一个小故事。本故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个孩子在大人的启发下,大胆进行发明创造,想要设计一个新型的火车。夜里,小主人公刘飞做梦梦到了一个新型的玻璃火车(实际上是钢铁玻璃制造的火车)和软纸发动机(实际上是原子能发动机),从而展开了一群孩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憧憬……
|
內容試閱:
|
一
河南有一个都会,叫洛阳。——这里曾经做过都城,规模倒也宏大。近来久不作京城,有些儿冷落了,但也和头二等县份差不多。
这城南是洛水,山明水秀。另有条河,起初和洛水平排着,也是东西方向流的,但慢慢转成南北方向,向南流去,这就是伊水。再往南走去,这伊水里立起像两堵墙似的小山,中间缺着,由那伊水流过。因为中缺,又因伊水所经,人们就起了一个名字,唤做伊阙。老百姓相传,这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凿下的,为了龙好过去,所以又叫龙门。不是咱们常听说“鲤鱼跳龙门,一跳便成龙”么:想就是这话了。
在这伊水的东岸,是香山,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就埋葬在这里。
现在单说这伊水的西岸,也就是在这伊阙的西面山上,有一桩举世闻名的至宝。你猜是什么?原来是一些大石佛,雕在那不高不矮的石壁上。数目可多极了,要不是从前一些不三不四的军阀借口破除迷信,打下来出卖给美帝什么的,现在却还要可观。
这些石佛也并非并排着,都是大小不一,坐卧不同,分散在各个山头上。如果单单露天而立,那就免不了风吹雨打,还能保存一千四五百年么?却是也为那石佛凿了些石洞,把佛像也有盖着一半的,也有盖着全身的,这石洞就叫佛龛。佛龛上也往往雕着人物或莲花什么的,精美异常,人人赞叹。
刚才说石佛大小不一,要是那大的呢,有好几丈的,人们爬上去,还没有那石佛的耳朵高呢。你说有多么大?小的,那就大小不一定了;但太小的也没有,和人一般大小的是多数。这些石佛,也并非一日之功,少说也有二百年的工程。那原是从北魏南迁,离现在一千四五百年光景就开始(公元四九六年),到了唐朝武则天时候,又大举修造的。听说当时都是用宫女们的胭脂粉钱捐的。过去统治阶级的浪费也真够瞧!费了二十三年的时间,费工有八十万二千多人。现在这些艺术品,就是这上千上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