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玲修先生,与资深乒乓文化研究专家王鼎华先生,精诚合作,联袂奉献了《乒乓中国梦》这样一部厚重之作。二位先生以卓越的才华和超拔的识见,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乒乓英雄群像,蔡振华,陆元盛,施之皓,刘国梁,孔令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乒乓中国梦,在小小银球的旋转、飞翔中,酝酿,成熟,最终化成了绚丽斑澜的现实……
|
目錄:
|
引子捧杯为什么不开颜1
第一部丢杯:临危受命
第一章在容国团夺冠的地方交出斯韦思林杯5
第40届世乒赛的四大悬念5
徐团长讲述往事,不惜把自己当反面教材7
江嘉良的停赛风波9
副团长李富荣夜不能寐13
第二章“中国乒乓大树不能倒”20
看丢杯蔡振华深受刺激20
蔡氏夫妇一周心灵波澜22
第三章骊驹伏枥,志在奋蹄千里30
孩子没有生育指标30
一次比赛“打”服了马文革32
“罚”赢了个性强的肖战34
第41届世乒赛,男团成老七,全线失利36
……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在容国团夺冠的地方交出斯韦思林杯
第40届世乒赛的四大悬念
1989年3月28日,第40届世乒赛在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
多特蒙德原本是德国北方的一座工业城市,盛产煤炭和钢铁,二战时期几乎被大轰炸夷为平地,成了一片废墟。真是不破不立,后来这里成了一座与体育紧密相连的城市,出了BNB足球俱乐部。这支球队曾打败过欧洲冠军队,使多特蒙德也随之声名鹊起。
多特蒙德被中国人,或者说中国体育史铭记,却是因为它曾是两届世乒赛的举办地。而这两届世乒赛都和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转折点式的象征意义。
1959年,这里举办了第25届世乒赛。容国团在男子单打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单枪匹马连闯七关打进单打决赛,战胜了当时在国际乒坛上赫赫有名的匈牙利名将西多,为新中国夺取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如果这场比赛推迟半个世纪举行,多特蒙德立马就得成中国人热衷的旅游地。可惜那时中国人不但没外汇,连肚子都吃不饱呢。
从此,多特蒙德成为中国乒乓人心中的福地。容国团夺冠之后,l961年中国在北京承办了第一项国际赛事——第26届世乒赛,奏响了乒乓进军曲的第一乐章。
后来的事情是每一个乒乓迷甚至每一个普通中国人都熟知的:中国队如蛟龙出海,一下子摘取了男团、男单、女单三项冠军。
……P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