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继《法院体制改革研究》2003年、《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2005年之后,这是我所写的第三本学术专著。
“审判终极性:路径与体制要素”一一这个题目下的写作是在近年来我对于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总体状况、纠纷解决方式间关系、诉讼活动的体制要素观察与思考的推动下进行的。
在这本书中,我提出两个基本概念:审判终极性、审判终极的协力纠纷解决机制。
“审判终极性”一词表达的是一种可欲的价值追求。审判终极在我国并非诉讼原则,也尚未完全构成我国审判的基本特性,目前仅仅是理论探讨,一种学界倡导的可欲的价值追求。“审判终极性”一同比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司法终极性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正在探索的这种价值追求所处的状态。审判终极性在内涵界定上汲取与融合了关于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司法终极性界定的合理阐释。审判终极性所要表达的基本内涵实质上是对法院审判活动的功能性期待。就民事纠纷解决程序而言,审判终极性有三方面的内涵:第一,审判终极性是指法院审判具有对民事纠纷的普遍回应能力,即无论有关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初始纠纷,还是经过非诉讼的其他纠纷解决途径之后的后续争议都可以在法院的审判程序中获得回应。所谓获得回应,是指在能够获得法院受理。……
|
關於作者: |
韩 波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十年来,曾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包括:中国法学会“第一届全国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成果奖”;2003—2004年度、2008—2009年度、2009—2010年度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出版的个人学术专著有:《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法院体制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参著作品有:《民事证据规则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调解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电子证据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十余年来,在《法学评论》、
《法学》、 《政治与法律》、
《当代法学》、《法律科学》、《清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导 论
一、个案与问题
二、审判终极性的厘定
三、审判终极性相关文献综述
四、本书关于审判终极性的研究进路
第二章 审判终极的协力纠纷解决机制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元”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法律中心主义
三、审判终极的协力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章 审判终极性架构中的人民调解
一、人民调解与审判终极性
二、调解专业性“瓶颈”的突破与新难题
三、电视节目调解与社区调解的互动
四、司法确认与审判终极性
第四章 审判终极性架构下的行政裁决
一、行政裁决的作用范围与模式
……
第五章 审判终极性架构下的信访
第六章 审判终极性的体制要素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