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1、一部对《诗经》全新视角的解读,呈现被遮蔽的真实历史场景,看中国人的野性与疯狂。
2、从先民开始,了解中国人的自由基因:抗暴、逍遥、性自由、朝野同乐……
3、内附作者精美书法书签
|
內容簡介: |
郑庄公僭越君臣;州吁弑君篡位;卫宣公淫母通媳;齐襄公乱伦亲妹妹,情杀妹夫鲁桓公;卫懿公爱鹤亡国;曹共公不爱江山不爱美人,专爱窥人洗澡;君臣同乐,乐的是淫乱婶母;美女夏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二卿”……
《诗经》中作品所表达的,不仅有愤懑的情感,也有赞美的言辞;不仅有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历史事件的记录;不仅是文学作品集,也承担着史书的功能。用这样的观点来认识《诗经》,或许更加客观。
本书则以《毛诗序》为基础,对其内容加以扬弃,将《诗经》中和历史事实相对应的诗作找出来,通过这些诗作回顾那些历史,展现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诗经》。
|
關於作者: |
刘蟾,80后。生在陕西,客居北京。
颇好小楷,没事写字逗自己乐;最善《流水》,经常弹琴给朋友听。耽迷易学、佛老、古史、诗词,四处寻访高明,以探究竟。
平生最贵“求真”一词,最尚独立之风。
|
目錄:
|
第一章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颂》
《诗经》中的《颂》,共分三部分,分别是《商颂》《周颂》和《鲁颂》。其中的《商颂》,就是殷商贵族祭祀祖先的辞章,其中记载着殷人先祖大量的英雄事迹。今天看来,这些诗作简直就是民族史诗,殷商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尽在其中。
在那人神混居的上古时期,从天而降的一只玄鸟,带来了上天的旨意……
商朝的古老传说
第二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雅》
《诗经》中的《雅》,收录的是周天子所在的都城一带的作品,共一百零五首,其中有大量的民族史诗,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几乎是以诗歌的形式,把西周的主要历史讲了一遍。《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从反映历史这个角度看,《大雅》更多讲述的是周民族早期的历史,《小雅》记述的更多是周朝中晚期的事迹。
岐山下的来客
现实版的“封神演义”
西周王朝的兴衰
第三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
东周以来,周王室的地位越来越低,其影响力越来越小。虽然名义上还是天子,实际上已经沦落为一个实力弱小的诸侯国了。所以,《诗经》编者把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所在的洛邑一带的诗歌,归为《王风》,以示其地位降低,和其他诸侯国没什么差别。《王风》共收录了十首作品。
东周是怎样诞生的
黄泉见母
天子和诸侯的战争
第四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齐风》
齐国领土广阔,主要在山东一带,大致包括今山东的昌潍、临沂、惠民、德州、泰安等地区以及河北沧州地区的南部。《齐风》就是这一带的诗歌,共收录十一首作品。其中反映历史事件的作品,大多数和齐襄公淫乱亲妹妹文姜有关。
齐襄公的恋妹情结
一匡天下齐桓公
第五章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邶风》《卫风》《鄘风》
其实,《邶风》《卫风》《鄘风》所收录的,都是卫国地区的作品,共三十九首。至于为什么要把这些作品分成三个部分,目前尚无定论。卫国大约在今天河南鹤壁、新乡一带,史称“郑卫多淫声”,从作品反映的历史来看,卫国公室也确实够淫乱的,淫母通媳成为常态。这也导致卫国公室里的人物关系,也是最复杂的。
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庄姜
州吁之乱
淫母通媳的卫宣公
淫母成风:那个荒唐的时代
卫国重生记
第六章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郑风》
郑国是西周末年才被分封、东周初年才逐渐兴起的周朝同姓宗族国,其春秋初年的领土主要在郑州、荥阳、登封、新郑一带。《郑风》就是这一带的诗歌,共收录二十一首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大量的历史事件。郑国崛起,率先公然对抗周朝王室,打破了周王室的权威形象,拉开了春秋纷乱的序幕,所以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理想主义的代价
不着调的郑文公
第七章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唐风》
《唐风》收录的是晋国地区的诗作。晋国的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山西省南部汾水流域一带。春秋初年,晋国国内有一段长达六十多年的内乱,内乱的结果,是小宗代替了大宗,成为晋国统治者——《唐风》中有大量的诗作反映这个历史事件。为了防止再发生这样的事,晋献公大量屠杀公族,导致政权逐渐落入外姓大夫手中。春秋末年,三大家族韩、赵、魏瓜分晋国,晋国不复存在,这也成为春秋时代结束的标志之一。
六十七年“成大事”
齿牙为祸
第八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
秦人的历史相当古老,但是直到春秋初年才成为诸侯国。秦人长期远离中原,和戎狄打交道较多,所以兼有少数民族和中原封建的文明。而中原各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体制问题暴露比较明显,相比起来,反倒秦国制度更有活力。所以,秦灭六国,确实有它的必然性。但是,秦国施行暴政,甚至有焚书坑儒的举动,除了法家思想的因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就是文明体系的不相融。
在春秋年间,秦国的领土主要在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秦风》收录的就是这一带的诗作。
艰难的崛起
西戎霸主秦穆公
无奈的秦康公
第九章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曹风》
曹国,是周王室的同姓宗族国。西周建国,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姬振铎于曹邑,建立曹国,其统治区域大约位于山东菏泽一带。曹国比较弱小,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曹国的事迹也不多。《曹风》共收录四首诗歌,其中《候人》和《下泉》反映了曹共公时期,君主无道、国家衰弱、政治混乱,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事迹。
窥人洗澡的国君
第十章 胡为乎株林:《陈风》
《陈风》,收录的是陈国地区的诗歌作品。陈国是舜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其领土大约包括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陈风》共有十首作品,反映具体历史事件的主要有《株林》和《泽陂》。明代情色小说《株林野史》,就是以这段历史为主要素材而创作的。
史上最强悍的君臣同乐
史上最克夫的美女
后记 从“诗言志”说开去
本书大事年表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颂》
《诗经》的《颂》共分三部分,分别是《商颂》《周颂》和《鲁颂》,这些都是当时人在宗庙祭祀自己祖先时所用的乐章文辞。
其中,《商颂》是商人祭祀自己祖先的,《周颂》是周人祭祀祖先的,《鲁颂》四篇是鲁国人祭祀鲁僖公的。
祭祀先祖,必然会记述先祖生平事迹,歌颂先祖的丰功伟业,所以《颂》就记录了商人祖先、周人祖先大量的活动事迹。可以说,《颂》里面的诗,几乎就是商民族和周民族的民族发展史诗。
因为商朝的资料很少,所以《商颂》的记录就显得非常珍贵。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自己写《殷本纪》的时候,《商颂》里的诗篇是依据材料之一。
本章就以《商颂》中的主要篇章为核心,来讲述殷商民族那古老的、神话般的历史传说。
《商颂》共有五篇诗歌,分别为《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
商朝的古老传说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不可避免地要解决民族起源的问题。中原地区的女娲造人、苗族的伏羲兄妹结婚、藏族的猴子和魔女等,其文化含义,都是在解释一个民族的起源问题。
殷商民族认为自己的祖先名叫契,来历不凡,是上天借助玄鸟蛋使之降生人间的,因此殷人无比自豪,他们就用玄鸟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
本文主要讲述《商颂?玄鸟》。
1. 《颂》和祭文
大家现在都很少能见到祭祀的场景了吧?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朋友们,就更不容易见到这样的文化现象了。
幸运的是,笔者曾经多次见到祭祀大典。笔者生在陕西,那里有许多地方至今还能看到一些古风。
陕西有个县,名叫黄陵,相传是埋葬轩辕黄帝的地方。这里古称中部县,后来因为黄帝陵的关系,就改名为黄陵县。“黄陵”二字,就是“轩辕黄帝陵”的略称。
当地流传一种说法:作为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是在重阳节“乘龙飞升”的,所以,重阳节就是民间百姓祭祀轩辕黄帝的日子。届时,有为期好几天的庙会,然后会有隆重的祭祀黄帝大典。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来逛庙会,二来瞻拜先祖,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而官方祭祀黄帝的传统也很久。据文献记载,最早的官方祭祀是在汉武帝时期。此后,历朝历代,几无间断。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这个传统一度中止。不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又逐渐恢复了官方祭祀,时间在清明节,而祭祀的典礼也越来越隆重。
所以,就有了每年的清明、重阳两次祭祀黄帝大典。
祭祀仪式分很多环节,其中有表现黄帝功业的舞蹈,还有“三老”进献祭品、行香等,当然,更少不了念一份四字韵文——祭祀黄帝的祭文。为了彰显古雅,这篇祭文,必然会用到《颂》当中的一些文辞。
所以,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说,这祭祀和祭文都算得上是《颂》的一种延续。
当然,《诗经》中的《颂》本身也就是用来祭祀先祖的,只是有的学者认为是用来念诵的,有的学者认为是祭祀时跳舞的唱词,区别仅此而已。
一般来说,祭祀祖先和悼念亡者,都是比较肃穆和庄重的事情,所以《颂》、祭文之类的文章,用词都比较古雅肃穆。当然,也有外行写祭文,搞不清轻重,就闹了笑话。我曾见有人在追悼会上念祭文,开头居然是“在这阳光明媚、春花烂漫的日子……”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来说《商颂》吧。
祭祀,是上古时期先民们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左传》上就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就是说,在上古时期,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件——祭祀和战争。从今天出土的甲骨文来看,说得最多的也确实是这两件事。
可以说,中国的上古信史就是在祭坛上滚过来的。比较古老一点的典籍史料,如《尚书》《楚辞》“甲骨卜辞”等,全部和神鬼亡灵的祭祀有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诗经》。《诗经?颂》中所收录的作品,全部是古人祭祀祖先神灵的祭文。
据考证,中国历史可以确定的最早朝代,是商朝。
商朝的统治区域,大概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商朝的都城有好几处,最著名的都城在“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往往被称为“殷商”,商民族的人也被称为“殷人”。
周人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之后,把微子封在宋(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以便延续殷商民族的祭祀香火——这就是宋国的由来。《诗经》中的《商颂》,就是在宋国流传的祭祀殷商祖先的作品。
一如前文所说,祭文必然会提及祖先的生平和业绩。所以,《商颂》反映了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变迁,《商颂》中诸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顺便提一句,殷商民族是非常迷信的。史书上说“殷人重鬼”,他们对祭祀尤为看重。这个特征直接影响了周朝的礼法制度建设,并催生了儒家重视祭祀、重视丧葬的思想(孔子其实是商人的后裔)。
《诗经?商颂》共有五首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玄鸟》一诗。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饎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祈祈。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这首诗有不少生僻字和通假字,所以理解起来稍微有点麻烦,但是段落和内在逻辑关系很清晰。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玄鸟》的大致内容。
《玄鸟》被称为商民族的“民族史诗”,里面记载了殷商民族的起源和发展,重点歌颂了商民族最伟大的三位先祖——契、商汤以及武丁。
第一段,叙述了商民族的祖先契的神奇的出生经历。
第二段,记述了商汤灭夏桀,禀受天命建立商朝的故事。
第三段,歌颂的是著名的商王——武丁,赞美他继承了先祖的德行,中兴商朝。
第四段,歌颂了武丁的伟大功业和德行。
后世祭文的基本格式、内容与此类似,都是记述亡者的生平,歌颂亡者的功德。从这首《玄鸟》中,我们确实可以大致了解商民族的发展历程。本文就以《玄鸟》的内容为线索,介绍一下商民族的古老变迁。
2.玄鸟蛋里的英雄
前面说过,每个民族的神话,都不可避免地要解决民族起源的问题。殷商民族对于自己民族的起源,也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怎么说的呢?
这就是《玄鸟》第一段的内容: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据《史记》的说法,商民族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五帝之一的帝喾时期。帝喾有个妃子,叫作简狄。
那时候,澡盆澡桶还没有出现,河流湖泊也都没有被污染,所以人们就去河湖中洗澡——正因为如此,牛郎等人才有机会娶到仙女。
有一次,简狄和伙伴去河边洗澡的时候,突然看见天上飞来一只鸟。那鸟浑身乌黑,长得像燕子(一说这里的玄鸟就是燕子),生下一个漂亮的鸟蛋,然后就飞走了。鸟蛋可是美味啊!简狄就捡起那颗蛋吃了。我估计是生吃,因为要是煮熟后再吃,蛋就不可能再产生生命,就肯定不会发生后来的故事了。
没过多久,简狄居然因为这鸟蛋而怀孕了。于是生下了一个男孩子,取名叫契。殷商民族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契,就是殷商民族的祖先。
契长大后,非常能干。当时,统治天下的是舜帝,洪水为害天下,大禹正急急忙忙治理水患。契就做了大禹的助手,帮助治水,并且还立了大功。
水患平息后,契就被舜封赏了一个大官。
《史记?殷本纪》记载,舜让契做了司徒这个官职,负责教化百姓,并且被封在商之地(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玄鸟》中所谓的“宅殷土芒芒”,就是指的契受封土地,“芒芒”形容土地广阔无边的样子。
从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伟大的契宽厚爱民,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殷商民族,就是这样起源的!
殷人认为,自己的祖先契来历不凡,是上天借助玄鸟蛋使之降生人间的。因此殷人非常尊崇玄鸟,他们的图腾就是玄鸟。
3.成汤灭夏
契去世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从此,殷王更迭,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史记?殷本纪》非常详细地记载了历代殷王的姓名。
这些更迭的殷王究竟是真是假呢?是历史上真有其人,还是仅仅是殷商民族的传说?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没人敢下绝对的判断。历代殷王谱系的真假,自古就是一桩悬案。
但是甲骨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立刻成为研究中国上古史最重要的资料之一。罗振玉、王国维等一大批学者,都疯狂地迷上了甲骨文,深入研究,并得出许多惊世骇俗的结论。尤其王国维,他根据殷商甲骨卜辞,做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等几篇超级牛的文章,轰动了学术界。
通过考证,王国维证实了《史记》中记载的殷王更迭世系,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之后,昭明、相土、昌若等殷王纷纷继位。但是这些殷王只留下姓名,他们的具体事迹则尘封在历史之中,无人知晓了。
契之后许多年,殷商民族又出现了一个牛人,这个人使得殷商民族入主中原,成为中原大地的主人,他就是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
成汤是商民族的第十四代领袖,他当上殷商族人首领的时候,天下正被夏桀所统治。
这个夏桀,在历史上大大的有名。人们往往拿他和商朝亡国之君商纣并列,称为“桀纣”。夏桀非常残忍,倒行逆施,暴政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毁客台”,骄奢淫逸。不过《封神演义》把这些恶行都附会在了商纣王身上,还把夏桀的妃子妺喜变成了商纣的宠妃妲己。
总之,这两个亡国之君都很有名,也确实很相似。
夏桀还自比太阳,说自己就是太阳,太阳怎么会灭亡呢?老百姓听说了之后,就说“太阳啊太阳,你啥时候灭亡啊,我愿意和你一起灭亡”。
《史记?殷本纪》原文是:
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
老百姓的这个咒骂,是千古绝唱,常被后人引用,见于许多古籍。由此可见,当时的百姓过得有多苦。
但是成汤呢,则恰恰相反。
成汤非常宽厚仁慈——貌似很多开国君主都有这个品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史书都是这么记载的。
因为仁慈,他还留下了一个极其著名的成语。
说成汤在打猎的时候,看见猎人围着猎场四面张网,并且祷告说:“让四方的鸟兽都落入我的网中吧!”成汤叹了口气说:“唉,这不把鸟兽都杀完了吗?”
成汤与这些猎人不同,他很仁慈,仁慈的君主是不愿意杀生的。可是不杀生吃什么?那时候技术还不够发达,必须得吃天然的无公害鸟兽。
所以,他命令猎人们撤掉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有网,并且祷祝说:“鸟兽们,你们想从左边走的,向左;想从右边走的,向右。命中该绝不听指挥的,才落入我的网中吧!”
《史记》记载了成汤的祷祝词:
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史记?殷本纪》)
其他诸侯一看,哎呀,成汤的仁慈都泽被鸟兽了,可见他对老百姓得有多好啊!于是纷纷背离夏桀,投靠成汤。
这就是成语“网开一面”的出处。
成汤之所以能推翻夏桀、建立商朝,还得益于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伊尹。就好像姜子牙之于周文王、张良之于汉高祖、诸葛亮之于刘玄德一样,缺少有计谋智慧的人的帮助,成就大业是很难的。
伊尹出身低贱,最早就是一个奴隶,但是伊尹并不甘愿当一辈子奴隶。
伊尹做菜做得很好,慢慢就混成了成汤的厨子。有一次,伊尹趁着给成汤送饭的机会,以做菜为例,侃侃而谈,讲了一通治国的道理。成汤一听,厨子还有这么好的学问?了不起!就立刻拜伊尹为老师,请他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孟子》说:
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就是说成汤先拜伊尹为老师,然后请伊尹帮他处理政务,所以才能成就大业。可见,伊尹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帝王师”。
帝王师是古代儒家学者的最高理想。他们终其一生,就是希望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然后通过改造皇帝的思想,借皇帝的手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理想。伊尹是有明确记载的、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帝王师,所以和姜子牙、张良、诸葛亮一样,成为后代儒生的偶像。
那么伊尹都教成汤什么了?《孟子?万章》篇说:“(伊尹)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可见,伊尹教给了商汤谋划灭夏的方略和治国驭民之道。成汤灭夏桀建立商朝,伊尹功不可没。
夏桀越来越暴虐,人们实在无法忍受了。成汤看时机成熟,于是就举兵伐桀。出发前,成汤还写了一篇鼓舞士气的檄文,这篇檄文就是著名的《汤誓》,如今收录在《尚书》中。成汤自号“武王”,后人也称他为“武汤”。
双方在鸣条山附近打了一仗,史称“鸣条之战”。夏桀大失民心,他的军队一触即溃。成汤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打败夏朝,建立了新王朝——商朝。
成汤灭夏建立商朝的时间非常重要,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学者在推算。据北宋大学者邵康节推算,应该是公元前1766年。民国年间大学者董作宾先生推断,也是公元前1766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历时四五年之久,主要是根据现有的材料和文献,集各学科学者之力,推算夏商周三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根据这次研究的计算,成汤灭夏建立商朝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600年。那么,我们就姑且用这个年份吧。
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夏朝灭亡,商朝正式开始。
《商颂·玄鸟》的第二段: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说的就是成汤灭夏建立商朝的历史故事。
所谓“古帝”,就是天帝——搬出“天意”是古人常用的做法,就是说商汤灭夏是顺应天命的。武汤,指的就是成汤。“正域”,正其疆域,“四方”指的是天下。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就是说上天命成汤管理天下。言下之意,就是说成汤建立商朝,是老天的安排,这是天意!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这句话比较古奥难懂,字词和今天的含义差距比较大。“方”,意为普遍;“命”,就是告知的意思;“厥”是代词,等于“其”;“后”就是诸侯王。“奄”,是尽、全部的意思;“九有”,就是九州。意思就是说,成汤建立商朝后,就告知诸侯国的国君们,这天下都是我的啦!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中国帝王历史历来如此,只要强权在手,一朝登上天子的宝座,那么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