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NT$
454.0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NT$
602.0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
》
售價:NT$
418.0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NT$
286.0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NT$
704.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反与正婚礼集夏加缪作品精》由阿尔贝·加缪著,阿尔贝·加缪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
內容簡介: |
《反与正》《婚礼集》和《夏》是加缪著名的三部散文集,现集为一册出版。
《反与正》的篇幅不大,但却是加缪整个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由五篇散文组成,所有这些散文的素材都取自作者本人周围的生活与人物,其中包括他的外祖母与母亲。从平常的生活现象中生发出敏锐的感受并再抽引出形而上的哲理,这就是加缪在这个文集中所做的事。《婚礼集》由四篇文章组成,在风格上与《反与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说《反与正》是沉重、忧郁、悲怆、阴沉的话,那么《婚礼集》则是愉悦、光亮、温馨、优美的。在这里,是阳光明媚、鲜花似锦、光影绰绰的夏季的阿尔及利亚大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仿佛一对新人举行着美妙结合的婚庆。作者以太阳与大海民族之子的自得感沐浴其中,不是来寻求孤独、不是来思索哲理,而是观赏大自然、品味故乡风物、享受生活乐趣。总之,这是一本阳光灿烂的书,一本热爱生活的书。《夏》则是加缪最后一部描写阿尔及利亚风土人情以及自己对于阿尔及利亚复杂情感的散文集。
|
關於作者: |
作者:法加缪 译者:丁世中、王殿忠
加缪,法国著名作家。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有影响,最具哲思的文学大家。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作,更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鼠疫》获法国批评奖,一部被法兰西文学界奉为经典的长篇巨著,一部被译成28种语言畅销1000万的作品。译者:杨广科西南交通大学法语系研究生毕业,担任国内数家机构兼职翻译,参与过多部著作的翻译工作。赵天霓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平时喜欢写作、看小说。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和中文编辑,翻译过《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子》。
|
內容試閱:
|
嘲弄
两年前,我认识了一位老妇人。她得了一种病,曾自以为快要病死了。她整个右半身陷于瘫痪。在这世界上她只剩下了半个身子,另一半已不痛不痒。她本是个好动、好说话的矮小女人,现在却不得不沉默寡言、静止无为。她孤孤单单度过漫长的一天又一天,既不识字又感觉迟钝,全部生活便归结于上帝。她相信上帝。证据是她有一串念珠、一个铅质基督像和仿大理石圣约瑟夫像,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她估摸这病是治不好的,并且公开这样说,好让别人关心她,同时寄希望于上帝,好歹表示着对上帝的挚爱。
这一天,有人对她表示关心。那是一个年轻人。他相信这当中有真理,并且也知道这女人将死去,却不关心怎样解决这个矛盾。他对老妇人的烦闷表示真切的关怀。这是她深深感受到的。这关切对病人来说真是喜出望外。她有声有色地描绘起自己的痛苦来:她已病人膏肓,也该让位给年轻人啦。她感到烦闷吗?那毫无疑问。谁也不跟她说话。她待在自己的一角,像狗一样。真还不如一了百了。她宁愿一死,也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
她的声音变成吵架一般。那是市场式的、讨价还价式的声音。不过那年轻人能够理解。但他却认为:宁愿成为别人的负担也不要死。可这只证明了一点:就是他自己大概从未成为别人的负担。因为他看见了念珠,便对那老妇人说:“您还可以靠慈悲的上帝呢!”此语不假。但就是在这一点上,人家还是烦她。她祷告的时间如果长了一点儿,如果她的目光盯住什么壁毯花纹,女儿就会唠叨:“她又祈祷啦!”“这关你什么事?”病人回答。“不关我什么事,但到底叫人恼火呀!”于是老妇人不再吭声,但满含责备地久久凝视着女儿。
那年轻人听到这一切,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好像梗在心头。老妇人还在嘀咕:“等她老了她就明白啦。她也得这样的!”
人们可以感到这女人已摆脱一切,除去上帝。她全心全意把自己交给这最后的麻烦,被迫修身养性,轻而易举地相信这是睢一值得爱的最后财富,并且毫无愧悔地一头扎进对上帝的痴情。但只要重新出现生的希望,上帝也扛不住人的利益。
大家入席就餐。年轻人应邀共进晚餐。老妇人什么也不吃,因为晚餐的食物太油腻。她待在自己的一角,背朝着听她抱怨的那男子。但由于总觉得有人看他,他未能吃好。不过晚餐照样进行。为了尽兴,人们决定去看电影。正在放一部喜剧片。年轻人冒冒失失地接受邀请,竟未想到身后还有一个还活着的人。
同席客人站起身来,在走开之前先去洗手。显然,那老妇人不去。她在患病之前,由于无知,也看不懂电影。她自称不喜欢看电影。其实是看不懂。于是她待在一角,虚有其表地对每一粒念珠表示很大的兴趣。她把一腔信任都付与这念珠。她保存的三件东西是具体的起点,神奇就从这里开始。从念珠、基督或圣约瑟夫出发,在它们后面豁然大开的是深深的黑洞,她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里。
大家已准备就绪。人们挨近那老妇人,同她拥抱并祝她晚安。她心里明白,攥紧了手里的念珠。但这姿态既可意味着绝望,也可意味着热诚。人家拥抱了她。只剩下那青年男子。他友好地握了握老人的手,已转过身去。但对方却眼睁睁地看着关心过她的人就要走了。她不愿意孤孤单单。她已感到孤独、长夜难眠以及与上帝毫无结果的交谈多么可怕。她感到恐惧,只有看到那人才能安心。于是,抱着对惟一表示关心她的人依依不合的心情,她拉着他的手,紧紧相握,笨嘴拙舌地表示感激,算是对此种执著的解释。那年轻人很尴尬,其他那些人已转身请他陕点儿。电影九点钟开映,最好早点儿到,免得在售票窗口排队。
他倒觉得处于平生最大的不幸中:要抛开一位残疾的老妇人,好去看电影!他想走开、逃脱,不愿多问,试图把手抽回。约有一秒钟的光景,他恨透了这老太婆,真想使劲给她一记耳光。
他终于能够脱身走开,而那病人从坐椅上欠身,不胜惊恐地眼见惟一可指望的依靠渐行渐远。现在没有任何保护她的东西了。她完全陷人死亡的念头中,也不知道究竟怕什么,只要不愿变得孤单。上帝一点儿也没帮她的忙,只是将她从人们手中夺过来,又使她变得孤苦伶仃。她不愿离开人们,因此呜呜咽咽地哭泣起来。
其他的人已走到街上。一种强烈的悔恨折磨着那青年男子。他举目远望透着亮光的窗户,那是寂静无声的屋子毫无生气的一只大眼。那眼闭上了。老妇人的女儿对青年男子说:‘她独自一人时总是将灯熄灭。她喜欢待在黑暗里。”
P016-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