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审美文化史》作为中国审美文华史的开山之作,意义不凡。《中国审美文化史》通过对我国古代大量文明遗产严谨详细地审视,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和勾勒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史的演进轨迹。
|
目錄:
|
《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
绪论: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的“审美文化史”(陈炎)
一、神灵隐现的史前时代
1.红色饰物:山顶洞人萌动的审美消息
石器:美感的孕育
墓葬:“灵魂”的见证
赤铁矿粉:生命之光
山顶洞人的红色饰物
2.彩陶和饮食:美在生活
种植、畜养与“口福”之欲
“一应俱全”的陶制食器
彩陶:“美化”饮食生活
3.鱼、蛙、鸟:绘饰刻划中的生殖意象
人面鱼纹图的符号化
鱼、蛙、乌:彩陶纹饰的中心母题
卵与生殖意象
4.图腾舞与母神像:母系氏族的偶像崇拜
图腾与母系社会
舞蹈纹彩陶盆:图腾舞与歌舞的起源
陶埙、骨笛与“笙者生也”
泥陶女像与母性崇拜
5.兽面纹玉琮:男权与神秘威力的象征
父权的“宣言”
男“祖”崇拜与岩画性爱舞
黑陶、玉饰与礼器
玉琮、兽面纹和威猛之关
6.“刑天舞干戚”:英雄神时代血与火的礼赞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夸父、后羿:男子的力量之歌
战争、英雄和崇高
大禹治水与文明的“开启”
二、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
1.“以众为观”:传说中的夏代器雕和乐舞
九鼎:“远方图物”与九州归-
从夏启之舞到夏桀之乐
鼍鼓与特罄,
2.甲骨文:文化符号、书面“文学”和“线的艺术”
占卜汜录与“史”的崛起
史刻中形成的系统文字
书面表达:一个审美的新视野
契刻文字:“线的艺术”的萌芽
3.青铜饕餮:殷人崇神尚力的物化形态
厚重、富丽、神秘的美
饕餮食人之谜
“率民以事神”的殷文化
夔纹与殷人的祖帝一元神
狞厉为美的解读
4.鸟、太阳和帝俊:殷人的至上神传说
“日中有乌”
帝俊是鸟与殷人崇日
生日生月的全能神
……
三、周代礼乐的人文风貌
四、战国激情的个性展开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
《中国审美文化史·元明清卷》
|
內容試閱:
|
此外,卜辞中还有一酒名日“鬯”。据后代周文献可知,鬯乃是用黑黍酿成的一种特殊的香酒,这种酒若再与郁金香草所煮的汁水调和,更成一种气味芬芳的酒称“郁鬯”。鬯和郁鬯是殷周时期最高级的酒,多用以祭神,也用于帝王赏赐臣僚,毛公鼎、大盂鼎就都有“赐鬯”的记载。“鬯”在卜辞中的出现,也说明了殷商酿酒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与其酿酒业的繁荣相呼应,殷商时代的用酒之多、饮酒之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从殷商遗址大量出土的酒器上就可见一斑。如前所述,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是极其发达的,而在其出土的青铜器种类中,酒器占了一半以上的比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几乎是空前绝后的。而且各种酒器已完全配套,有罍(酿酒器)、壶(贮酒器)、尊(贮酒而备斟之器)、卣(盛鬯备移送之器,图2-28)、盉和斝(均为温酒器)、爵、觚和觯(均为饮酒器,爵兼温酒,觚兼烫酒)、斗(斟酒器)等(参见《中华文明史》第二卷第18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可谓应有尽有。由此不难想见当年殷商人对酒特殊的钟爱和嗜好。
不过,如果仅仅把饮酒当作殷商人_般的口福之乐,这似乎就过于简单化了,周人如此忌讳殷商人的饮酒,甚至到发现聚众饮酒就“杀无赦”的地步,也不是单纯用反对安逸享乐就能解释通的。从上述出土的青铜酒器来看,它们大都做工精细,通体饰有神秘、威严的饕餮之类的兽面纹,无疑多是被用做礼器的。也就是说,酒在殷商人的生活中,显然还有着更为郑重的地位。其实,酒的这种郑重地位在周人的《酒诰》中已经泄露出来了,这就是“祀兹酒”。殷商人何尝不是用酒来享神通神的呢,只不过所享所通的不是周人的神而是殷人的神罢了。一句话,饮酒之风的盛行,正也是殷人崇事祖神宗教精神的一种体现。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用之物,其馨香、致醉、令人迷狂的效力,与神秘的宗教精神正有着天然的契合。可以想象,在祭神求福的仪式上,在巫祝施行法术的过程中,酒可助人进人_种想象、幻觉的状态,促人达到一种极度虔诚、痴迷的精神境界,从而笃信已经神灵附体,已经与神沟通。这或许就是酒从发现起就首先与巫术祭祀活动连在一起的缘故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