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债务之网:瑞士民商法的发展历史(1800-1900)
》
售價:NT$
345.0
《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详解(第3版)
》
售價:NT$
595.0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
售價:NT$
310.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坎”是企业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障碍,也是许多企业努力奋斗最终却不能成功的原因。但是,如果能迈过它,就会让企业变得更加成熟,竞争能力更加强。“坎”本身让我们懂得企业成功的不易,“坎”背后的应对策略和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从这一意义上说,“坎”,是一种财富。本系列丛书列举了在各种各样的“坎”前倒下的不幸企业案例,也收集了许多成功迈“坎”的企业故事。钟铭专著的《宗庆后的坎》就是其中一本。
|
內容簡介: |
他信念坚定,困守乡野15年,年过而立仍孑然一身,只为回城发展事业;他苦心劳力,走街串巷卖棒冰、销电表,甘愿奔波在市场“前线”;他历尽坎坷,创立知名企业“娃哈哈”,终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他就是商界传奇人物——宗庆后。
钟铭专著的《宗庆后的坎》讲述了宗庆后多年以来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坎坷。《宗庆后的坎》详细地分析了宗庆后“见招拆招”的英明策略,最终提炼出了数十条宝贵的商业经验,以资借鉴。
|
目錄:
|
总序
序一:“坎”,是一种财富海闻
序二:迈过坎途是大道艾丰
导言
第一章 成长坎:在时代洪流中飘荡
第一道坎:困守乡问十五载,回城希望颇渺茫
第二道坎:为返城拒绝恋爱,不留神成为“老光棍”
第三道坎:商海逐浪第一课,屡战屡败
第二章 创业坎:校企经销部负债起步
第四道坎:负债承包校企,玩命积攒家底
第五道坎:代销其他企业产品,利润空问受限
第六道坎:寄人篱下难求飞跃,代工产品市场滑坡
第七道坎:新品取名费周折,打响市场第一声
第八道坎:酒香也怕巷子深,举债砸广告
第九道坎:产品供需失衡,厂房狭小遭遇发展瓶颈
第十道坎:“以小搏大”接下烂摊子,老国企病人膏肓
第三章 品牌坎:企业形象频遭质疑
第十一道坎:赠奶风波,信用遭遇危机
第十二道坎:“石头城风波”,果奶几乎美誉尽失
第十三道坎:“北青报事件”,遭遇第一个生死劫
第十四道坎:热销产品频爆质量问题,品牌声誉受拷问
第四章 营销坎:竞争对手十面理伏
第十五道坎:区域小企业,抢滩北上广
第十六道坎:市场秩序混乱,经销商恶性竞争
第十七道坎:果奶大战,刀光剑影抢市场
第十八道坎:窜货扰乱市场,娃哈哈终端起火
第十九道坎:遭对手“偷袭”,水营销面临颠覆性变局
第二十道坎:娃哈哈与乐百氏的纯净水广告之争
第二十一道坎:营销大战,与四大对手短兵相接
第二十二道坎:通路之战,终端遇对手拦截
第五章 生死坎:震惊中外的“达娃之争”
第二二十三道坎:产权改革受阻,达能趁“需”而入
第二十四道坎:达能巧夺控股权,宗庆后管理受挑战
第二十五道坎:非常可乐项目受阻,“跨国恋人”同床异梦
第二十六道坎:达能四处收购,“跨国恋人”频频“越轨”
第二十七道坎:遭遇达能强行并购,生死之战揭幕
第二十八道坎:达能频频发难,娃哈哈声誉深陷危机
第二十九道坎:诉讼战燃向家人,宗庆后妻女成被告
第三十道坎:争夺商标权,“阴阳合同”成焦点l
第三十一道坎:宗庆后被指“中国偷税第一人”。 第三十二道坎:“绿卡风波”,持绿卡怎能做人大代表
第三十三道坎:达娃恩怨曲终人散,二者分道扬镳
第六章 战略坎:突破瓶颈的艰难抉择
第三十四道坎:进军童装马失前蹄,多元化战略受挫
第三十五道坎:企业面临代际传承,女儿暂时难当大任
第三十六道坎:地区诸侯割据,掣肘总部政令不畅
第三十七道坎:市场下滑成长乏力,千亿梦茫茫
|
內容試閱:
|
第四道坎 负债承包校企,玩命积攒家底
娃哈哈起家于一个小小的校办企业。当时,校办企业欠债十几万元,濒临倒闭,而这对于宗庆后而言,却是难得的机遇。
他临危受命,承包了该厂。然而,一家只有5名员工的校办小企业,经营的是利润极其微薄的小文具,宗庆后如何赚钱维持企业运转?又如何还贷,并且上缴承诺学校的1O万元利润?坎里那些事儿
1985年7月26日,全国的报纸都刊登了新华社的长篇通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象征着国企“一包就灵”的典型人物马胜利迅速红遍中国。1987年,马胜利决定创办“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这是强震级的庞大构想,成为当时毋庸置疑的爆炸性新闻。
此后,“马承包”马不停蹄地承包地方造纸企业。各大城市的亏损国企纷纷开始尝试承包责任制。特别是那些亏损大、效益差的小企业,纷纷以承包的形式“下放”给了个人经营。
在这个大背景下,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也作出决定,要将教育系统内效益不好的企业承包出去。但是,几乎没有人愿意挑起这个重担。这个所谓的校办工厂的经营部,听着名头还不错,实际情况是:仅3名员工,欠银行岱款14万元。
1987年4月6日上午,校办企业经营部举办选拔承包经理的“点将”
大会,在教育局副局长傅美珍主持下召开。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职位与其说是个机会,不如说是去受罪:14万元的银行贷款需要承包者偿还;当年经营要求创利4万元,即营业部的3个人,人均创利要求超万元。
会场议论纷纷,却没有人敢挑这个担子。就在领导们尴尬的时候,宗庆后勇敢地站了出来:“我干吧。不过我觉得一年创利4万元好像少了点,我可以保证上缴10万元。”会场顿时炸开了锅,人们难以相信,居然有人主动提高承包价码。他凭什么开价10万元?难道钱会从天上掉下来?
其实当时宗庆后的脑子很清醒,这么多年来,不甘平庸的他一直等待着大展宏图的机会。1987年,宗庆后已经42岁了。42
年来,他虽然足够强大,但几乎一直被命运牵着鼻子走,现在机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尽管在许多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肥缺,可宗庆后认为只要能让自己来做经营决策,开创自己的事业,便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他必须开出让人吃惊的筹码,把所有潜在竞争对手的勇气在一瞬间打垮,并且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创造空间。这一次,宗庆后志在必得。
正如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大败局》里所说,
20世纪80年代,当大大小小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从神州大地冒了出来的时候,注定那个年代是一个充满了爆发渴望的年代,如今中国很多叱咤风云的企业人物都是在这个时间登上历史舞台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年龄在35岁左右,绝大多数都插过队,当过知青,其中有很多是在国有企业浪费了花样青春的不安分的知识分子,此时,命运给了他们最后一次勃发的机会。
不是没有怀疑,不是没有争议,面对自信满满的宗庆后,慧眼识英雄的教育局副局长傅美珍顶住了各种议论,毅然把这副重担交给了尽管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却充满激情的挑战者。1987年5月1日,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在杭州城东清泰立交桥北侧一处暂借的办公楼里挂牌成立。
就这样,宗庆后承包了一个欠款14万元的小厂,并承诺一年赚取10
万元的利润。在找到新的经营模式之前,宗庆后还得继续骑着三轮车在各个学校之间卖些橡皮、作业本之类的小商品。这些小商品每件利润只有几……
P20-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