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的选题特点:一、强调著作的权威性和实据性。如陈鸿森、顾永新等先生都是在经学方面负有专长,享誉海内外。二、强调著作的首发性和时代性。本书所收文章都是在中国大陆首次发表,或者虽已发表过,但此次发表已作相当修改。三、强调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如本辑野间文史先生的文章《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以真正实现中国经学研究无国界。
|
內容簡介: |
本辑主要收集的经学名家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布《孔子的影响与主要观点》从跨国际的宏观视野给予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影响进行了勾勒,日本汉学家野间文史对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陈鸿森《孟子“百亩之粪”、“粪其田而不足”解》通过对《孟子》中的“百亩之粪”、“粪其田而不足”缜密考证,得出了“粪”即为“播”的结论;李咏健《〈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
”试说》一文从形、音、义三方面提出论证,认为“
”即“井()”之讹字;顾永新《淳熙小字本〈春秋经传集解〉版本考》通过对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多家藏本的考察,探求相关文献着録,比勘版式、行款、字样及异文,得出“真正的淳熙小字本恐已不存”的结论。
|
關於作者: |
''彭林,清华大学历史系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经学》主编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历史文献学研究,尤其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和礼乐文化的研究。近年以“郭店楚简与战国时代的礼学”和“清人的礼学研究”为重心,展开成体系的研究。
|
目錄:
|
■經學名家
孔子的影響與主要觀點
陳叙譯
■日本經學
近代以來日本的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研究
童嶺譯
■經學史論
孟子“百畝之糞”、“糞其田而不足”解
《上博七·武王踐阼》“寧溺於汬”試説
略論先秦經史中王權與神權的關係———兼論《易》之後出與六經的次序問題
北朝隋唐明堂研究
■經學文獻
淳熙小字本《春秋經傳集解》版本考
南宋撫州本《禮記注》研究
敦煌殘本《春秋穀梁傳集解》版本小識
■經學實踐
孫中山的禮學淵源與實踐
看書何如讀書精:讀經與研究探論
■札記·資訊
《孟子》“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句解
《榆枋齋學林》目録
《禮樂01》創刊目録
《中國經學》第一至第十輯目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