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最好的通俗中医公开课——中医学概论》(人人都能读懂的简明中医百科全书,畅销半个多世纪累计销量过600万册;王永炎、朱良春、陈可冀、李振华、李济仁、张学文、周仲瑛、徐景藩联袂推荐;

書城自編碼: 210459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
國際書號(ISBN): 9787535776198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7-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642/5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49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13
《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4版) 》
+

NT$ 223
《 经络穴位速记手册(真人全彩版) 》
+

NT$ 270
《 《最好的通俗中医公开课——中药学概论》(人人都能读懂的当代精华版《本草纲目》,畅销半个多世纪累计销量过400万册;王永炎、朱良春、陈可冀、李振华、李济仁、张学文、周仲瑛、徐景藩联袂推荐 》
+

NT$ 512
《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三版) 》
編輯推薦:
★ 最好的通俗中医公开课!
★ 人人都能读懂的简明中医百科全书!
★ 1958年至今累计销售超过600万册!

编写团队力量强大、水平高深,编撰态度严谨:参编者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临床大师,既熟读中医典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悬壶济世多年,临床经验颇丰。参编者不计个人名利,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对中医典籍的独到理解和毕生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写就出来,与大家分享。

书中内容全而精:既涵盖了中医基础之理、法、方、药、经络、穴位,中医临床之内、外、妇、儿、伤、喉、针灸、按摩、护理,中医典籍之伤寒、金匮、内经、温病等中医专业知识,又特地详细论述医德的重要性。所讲知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 书中文字浅显易懂,观点独到,经验独特
★ 王永炎 朱良春 陈可冀 李振华 李济仁 张学文 周仲瑛 徐景藩 联袂推荐
想要全景式了解中医,请读《中医学概论》!
想要系统地学好中医,请读《中医学概论》!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是中医学术的基本理论,包括理、法、方、药、经络、穴位;中编是中医各科概要,涵盖内、外、妇、儿、伤、喉、针灸、按摩、护理等科;下编是《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四部中医典籍概述,作为进一步钻研各个中医经典著作的桥梁读物。附录特地论述医德的重要性。本书整体内容有其系统性,但各章亦有其独立性。适合中医初学者和对中医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關於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等历史时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主持编写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并诞生了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为新中国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学校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名家云集,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培养并诞生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医发展源流
二、中医基本学说
第二章 阴阳五行
一、阴阳
二、五行
三、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第三章 人与自然
一、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二、地土方宜对人体的影响
三、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功能
四、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
第四章 脏象
一、五脏六腑
二、奇恒之府
第五章 经络
一、经络的含义
二、经络的作用
三、十二经脉
四、奇经八脉
五、十二经别
六、十二经筋
七、十五络脉
八、经络系统的体现
第六章 预防
一、未病的预防
二、已病的防止
第七章 病因
一、外因
二、内因
三、不内外因
第八章 证候分类
一、六经病证
二、营卫气血和三焦的病证
三、五脏六腑的病证
第九章 诊法
一、八纲
二、四诊
2?口、鼻、齿
3?舌和苔
4?四肢
5?皮肤
(二)闻诊
1?音声
2?气味
(三)问诊
1?问诊注意点
2?病案记录
(四)切诊
1?脉诊
2?触诊
第十章 治疗法则
一、内服药物疗法
二、外治法
第十一章 药物
一、药物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药物的来源
三、药物的定名
四、药物的性能
五、药物的一般运用
六、药物的采集炮制与贮藏
七、剂量
八、药物的分类
第十二章 方剂
一、方剂组成的法则
二、方剂的加减变化
三、方剂的分类
四、方药剂型的种类
五、方剂药味的多寡
六、古代方剂的衡量
七、各类方剂的简要介绍
中篇
第一章 妇科概要
一、引言
二、妇科学的发展概况
三、女子的生理特点
四、妇科的范围
五、妇科治法
六、附方
第二章 儿科概要
一、引言
二、儿科的发展概况
三、儿科疾病
四、儿科诊断
五、儿科治法
六、保育
七、附方
第三章 外科概要
一、引言
二、外科的发展概况
三、外科的范围
四、外科病因
五、外科的分类
六、外科诊断
七、外科治法
八、附方
第四章 伤科概要
一、引言
二、伤科的发展概况
三、伤科的范围
四、伤科的病原
五、伤科的诊断
六、伤科治疗大法
七、伤科的护理
八、附方
第五章 喉科概要
一、引言
二、喉科的发展概况
三、喉科的范围
四、喉病的分类
五、喉病的诊断
附:十六绝症
六、喉病的治法
七、喉病的护理
八、喉病的预防
九、附方
第六章 针灸概要
一、引言
二、针灸的发展概况
三、经络和腧穴
四、刺灸法
五、治疗
第七章 按摩概要
一、引言
二、按摩的发展概况
三、基本手法
四、部位分类、穴位操作及主治作用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
六、注意事项
第八章 护理
一、引言
二、精神方面
三、气候方面
四、饮食方面
五、起居方面
六、给药(主要是汤剂)
下篇
第一章 内经概述
一、引言
二、《素问》提要
三、《灵枢》提要
第二章 伤寒概述
一、引言
二、伤寒的涵义
三、六经的意义
四、六经证治概要及其相互关系
五、六经传变
六、合病与并病
七、八纲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八、治疗原则
九、表里兼病的治疗规律
第三章 金匮概述
一、引言
二、内容提要
三、结语
第四章 温病概述
一、引言
二、温病学说的成长
三、一般常见的温病
四、温病的辨证纲领——三焦和卫气营血
五、温病的诊断方法
六、温病的治疗
附录
一、体表部位名称简释
二、医德
內容試閱
医德
所谓医德,就是医生应该具有的品质,这是有关每个医生从思想意识到态度作风等各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负有救死扶伤责任的医生来说,如果忽略了这一方面,不但不能完成维护人民健康的使命,相反地,能给人民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已经有了这一方面的论述,最主要的如《素问》疏五过论、征四失论以及《灵枢》。师傅篇等,皆曾具体地指出了诊断治疗当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可见我们的伟大祖先,在总结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同时,也重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以后在历代医家的著述中,都陆续有所记载,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序中,就恳切地指出了当时医生的许多缺点。孙思邈的《千金方》,更在篇首列有“论大医习业”、“论大医精诚”等数篇有关医生道德方面的文字。后世医家,从这些文字当中,获得了莫大的教益。很多医家都能以忘我的精神来为人民服务,他们放弃了名利观念,孜孜不倦地来进行研究,使祖国医学一代一代的向前发展。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今天,我们应该将祖先们的这种优良的传统很好地继承下来,学习他们刻苦钻研学术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现在将有关这一方面材料,归纳为五类,分列于下,并加以必要的说明。搜集的材料虽不够丰富,内容也不够完整,然而对祖辈中医的优良品质已可窥见一斑。
(一)关于提倡一切为病人的言行
自古称医为仁术,医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救人疾苦,所以必须具有对病人的深切同情心,把病人的痛苦,当为自己的痛苦,不计较报酬多少,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畏艰苦,不避寒暑,为解除人民的疾苦而奋斗,具有这种伟大精神的古代医家是很多的。如汉代的张仲景,见到当时社会纷乱,疾病流行,他便“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努力研究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后终于著成了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伤寒杂病论》,再如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不但医术精湛,而且有高尚的服务品德,他能为广大劳动人民解除疾苦,但不愿为统治阶级服务,最后竟被曹操杀害。又如汉代的董奉,治病不取报酬,病人愈后,给他种杏树一颗作为纪念,后来他的住宅附近,蔚成杏林,直到现在,“庐山杏林”仍传为医界美谈。唐代孙思邈,学识渊博,道德高尚,他曾说:“人命至重,贵于干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历隋、唐二朝,授官均未就。从以上举例中,可以看出古代医家的这种牺牲一己名利、解除人民疾苦的精神,是多么可贵!这里再节录一些前人的嘉言懿行,作为学习的榜样。
1?汉太医丞郭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后汉书方术传)
2?范汪,性仁爱,善医术,尝以诊恤为事。凡有疾不以贵贱皆治之,所活十全八九。(古今医统)
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危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者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千金方)
4?其有患疮痍下利,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爱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同上)
5?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南齐褚氏遗书)
6?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粗守仁义,绝驰驽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原机启微)
7?朱丹溪弃举子业而致力于医,迎候者无虚日,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道,亦不为止。仆夫告痡,谕之曰:“疾者度刻如岁,而自逸耶!”(医镜)
8?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轻财如粪土,而乐义耐事如慈母。(医镜)
9?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0?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固医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为厚薄哉,告我同志,当以太上好生之德为心,慎勿论贫富,均是活人,亦是阴功也。(龚廷贤万病回春)
11?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我欲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费伯雄)
12?沈金鳌尝说:“吾辈读书,无论事之巨细,皆当怀利济天下之心,非沾沾于博功名便一己为也。(医镜)
13?金辂,精保婴术,终身不计财利,不避寒暑,不先富后贫。(医镜)
14?程衍道儒而兼医,其医人也,虽极贫贱,但一接手则必端问详审,反复精思,未尝有厌怠之色。(医镜)
15?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庸人假医以自诬,其初则要厚利,虚实补泻未必适当。(林逋省心录)
(二)关于讲究谦虚谨慎的言行
谦虚是一种美德,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古人说:“学无止境”。若满足现状,不求广知,必然会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嫉妒的思想根源,是自私自利,具体表现是毁谤同道,拾高自己,打击别人,这些恶劣的作风,是不符合做一个人民医生的要求的,其结果也必然会造成在群众中孤立,学术上得不到进步。为了共同提高技术,解除人民疾苦,在技术上应该做到相互交流,而不是自私保守;作为一己谋利的手段。在这一方面,引述如下几节文献,以供我们的学习。
1?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谵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孙思邈论大医精诚)
2?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屡用屡验而心有所得,不纂集以补报天地,公于人人者,亦欺也,欺则天良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愈昌。(李梃医学入门)
4?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设使前医用药尽是,何复他求;盖为一时或有所偏,未能奏效,岂可概将前药为庸耶。(龚廷贤万病回春)
5?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
6?故为医无才、无学、无识不可也,为医而恃才、恃学、恃识亦不可也。必也平心以察之,虚心以应之,庶乎其可也夫。(回春录序)
7?医家误,强识病,病不识时莫强识,谦恭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医家误,不克己,见人开口便不喜,岂知刍荛有一能,何况同人说道理。(程钟龄医学心悟)
(三)关于必须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的言行
医学是一门广博高深的科学,只有通过刻苦的钻研,才能精通和掌握它。一个医生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效果。我们知道,医生的治疗对象是病人,而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如果在治疗中发生了差错,往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俗语有“庸医杀人不用刀”的说法,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因此,作为一个医生,首先要精通本门业务。另外,医生是在社会上工作的,医学又与其他各门科学或多或少都有联系,因此,除掌握本门业务外,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这样也就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这一方面,前人亦有很多教训,选录几条于下。
1?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千金方)
2?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同上)
3?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覩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同上)
4?凡为医者,……广收方论,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切诊、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5?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曰亲至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已。执而不化,害加于人,清夜深思,宜生愧耻,况人之才识,自非生知,必假问学,问学之益,广博难量,脱不虚怀,何由纳受。不耻无学,而耻下问,师心自圣,于道何益。苟非至愚,能不儆省乎。(缪希雍本草经疏)
6?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心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良,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衔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普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名医,芳垂万世。(龚信明医箴)
7?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是故前入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明易理素问,虽本草、脉经而不少略者何。盖非四书无以通义理之精微;非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非素问无以识病;非本草无以识药;非脉经无以诊视而知寒热虚实之证。(喻昌医门法律)
8?为医者,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庶几可以自信,而不枉杀人矣。(徐洄溪)
9?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回春录序)
10?习医者当博览群书,不得拘守一家之言,谓已尽能事也。(冷庐医话)
11,林佩琴日课生徒,夜阅方书,以油尽为率,凡数十年,以疾就者,皆愈之。(医镜)
12?古之医者,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故礼记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明朱濂)
(四)关于反对草率从事的言行
医疗工作,关乎人命,绝对不能粗枝大叶,草率从事,一定要以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精神来进行工作。诊断是决定治疗确当与否的首要关键,若诊断错误,则治疗就不能得到良好结果。中医的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必须结合起来,加以全面分析。《内经》说“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就是这个道理。除此而外,还要了解病者的生活环境,进一步研究发病的原因。治疗工作,极其复杂有了正确的诊断,没有确当的治疗,也不能解决问题的。药性有寒热温凉,治法有汗下温清。所谓“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绝对不能草率马虎。历代名医,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是非常丰富的,选录部分如下,作为改进工作的借镜。
1?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素问疏五过论)
3?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同上)
4?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素问征四失论)
5?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6?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虚实,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灵枢根结篇)
7?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伤寒论原序)
8?故五脏六腑之虚盈,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千金方)
9?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干金方)
10?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织毫勿失,判处针药,得无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后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同上)
11?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图,不为义疾”,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同上)
12?临证最要者在问,闻其饮食好凉、好热,初病因何而起,曾服何方,服某方合,服某方不合,逐一问明,已得其大概。(不知医必要)
13?夫用药之法,贵乎明变,如风会有古今之异,地气有南北之分,天时有寒暑之更,禀赋有厚薄之别,受病有新旧之差,年寿有老少之殊,居养有贵贱之辨,用药之际,勿好奇,勿执一,勿轻妄,勿迅速,须慎重精详,圆融活变,不妨沉会,以期必妥。(李杲珍珠囊指掌)
14?夫用药如用刑,误即便隔死生。(本草类方)
15?至重惟人命,最难却是医,病源须洞察,药饵要详施,当奏万全效,莫趁十年时,死生关系大,惟有上天知,叮咛同志者,济世务加思。(龚信警医箴)
16?王琢章,性慈祥,对病者每谆谆告诫如父母,每处方必再三推究,有所增减,虽深夜必使人叩病者门告之,或且深自引咎,改易前方,不自怙过也。(医镜)
17?用药或误,则轻者至重,重者至死,病家不识药性,以为疾不可治,而不知医实杀人也,可嘅也夫。(冷庐医话)
18?凡知病者,必先知脉虚夹,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病可愈而寿可长也。(述赤文篇)
19?古之良医,必量人之虚实,察病之阴阳,而后投之汤剂,或补或泻,各随其证。(泊宅篇)
(五)关于为医应该保密病情的言行
病者对于医生是很尊敬与信任的,为了求得疾病的全愈,常将不愿告人之秘密,告诉医生。因此,医生不论从道义上或责任上来说,都应该为病人保守秘密。此外,对妇女僧尼等诊察时,应知避免嫌疑,例如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上说:“凡视妇女及孀妇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傍,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看。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谈,因闺阃故也。”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同“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