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書城自編碼: 210383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骆东奇
國際書號(ISBN): 9787109171275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2/3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武当内家散手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18
《 新型工业化下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

NT$ 589
《 基于分层视角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

NT$ 466
《 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理论·方法·应用 》
+

NT$ 380
《 中国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及其土地利用研究 》
+

NT$ 333
《 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編輯推薦: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为我们更好地认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是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领域的一项可喜成果,对于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深化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內容簡介:
农村土地政策实施是协调城乡用地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重庆工商大学骆东奇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于200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评价及长效机制研究”立项。通过多年的研究,研究成果一次性通过结题验收,并获得良好等级,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实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重大实践,形成了论著《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该书直接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围绕农村耕地与宅基地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的两大主题,以问题剖析、模式分析、评价体系和政策设计等主线,从集约利用理论体系、实践案例、长效机制三个层面,既有从微观视角的深入的农村调查,又有宏观视角的国家土地政策与制度研判;既有立足农户的土地权益分析,又有统筹政府、企业、集体与农户的综合考虑,是一部理论与现实密切结合的论著。
该著作在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方面取得的领先性成果,不仅较为系统地描述了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理论问题,也不回避乃至充分阐述了作者对于成都模式、重庆模式、广东模式等的观点,为社会尤其是学者更为深刻地认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一家之言”。
關於作者:
骆东奇(1972—),男,博士,副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1995年获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
境保护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12月获西南大学农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获西南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5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和区域经济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重庆市科委软科学等科研项目,并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科研项目等20多项。先后在《中国土地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学报》、《山地学报》、《地域研究与开发》、《生态经济》和《生产力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石永明,男,生于1980年8月,硕士,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师。主要从事国土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熟悉区域产业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等。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四项,参与潼南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规划、綦江县十二五城镇及卫星城发展规划"等横向课题十余项。
朱莉芬 女
1973年生,四川邻水人,博士,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三峡库区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资源与环境、土地管理、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等。在土地经济学、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完成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1项,主持完成横向项目10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项目等20多项,应邀出席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获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l项,重庆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第三届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项。在《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目錄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耕地日益减少要求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1.1.2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1.1.3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1.1.4改善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现状是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重要内容
1.1.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1.1.6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1.2研究意义
1.2.1有利于缓解耕地需求矛盾
1.2.2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2.3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
1.2.4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1.2.5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1.2.6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
1.3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国外研究进展
1.3.2国内研究进展
1.4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4.3研究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研究
2.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概念
2.1.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2.1.2研究范围的界定
2.2农村土地集约制度和经济理论分析
2.2.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产权制度分析
2.2.2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2.2.3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学原理
2.2.4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地租理论基础
2.2.5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区位理论基础
2.2.6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发展理论
2.2.7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调查
3.1理论与实践综述
3.1.1国外土地利用调查研究与实践
3.1.2国内土地相关调查研究与实践
3.2研究调查方法描述、调查过程
3.2.1调查方法描述
3.2.2调查过程
参考文献
第4章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意愿调查分析
4.1农户参与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主体意识与意愿
4.1.1变量选择
4.1.2分析方法
4.1.3模型检验结果
4.1.4结果分析
4.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博弈分析
4.2.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博弈模型构建
4.2.2不同角色群体行为博弈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与障碍分析
5.1理论与实践综述
5.1.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与障碍理论研究进展
5.1.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与障碍分析实践
5.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5.2.1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5.2.2宅基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5.3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障碍因素及影响机制分析
5.3.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障碍因素分析
5.3.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障碍机制分析
5.4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分析
5.4.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5.4.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分析
5.5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动力系统构建
5.5.1耕地集约利用动力系统构建
5.5.2宅基地集约利用动力系统构建
参考文献
第6章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6.1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6.1.1耕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6.1.2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6.1.3国内外农村土地集约模式研究的主要贡献及不足
6.2耕地集约利用实践模式分析
6.2.1成都模式
6.2.2重庆模式
6.2.3广东模式
6.2.4耕地集约利用模式创新
6.3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实践模式分析
6.3.1成都模式
6.3.2天津模式
6.3.3佛山模式
6.3.4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模式创新
6.4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分析
6.4.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及意义
6.4.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及指标管理
6.4.3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乡挂钩的典型模式分析
6.4.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存在的问题
6.4.5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7章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
7.1理论与实践综述
7.1.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7.1.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7.1.3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各地实践
7.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析
7.2.1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7.2.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分析
7.2.3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选择
7.3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3.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7.3.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4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7.4.1指标值的获取
7.4.2评价原理模型分析
7.4.3评价技术路线分析
7.5实证研究
7.5.1研究区概况
7.5.2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7.5.3重庆市宅基地集约利用评价
7.5.4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8章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和保障研究
8.1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和保障研究综述
8.1.1耕地集约政策设计和保障研究综述
8.1.2农村宅基地政策设计和保障研究综述
8.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和保障实践
8.2.1耕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和保障法律法规
8.2.2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和保障实践
8.3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建议
8.3.1耕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建议
8.3.2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政策设计建议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2.2.3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学原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也可称之为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土地集约经营的经济问题又叫做土地集约经济问题。本研究所探讨的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包括土地经营集约度、土地收益变动规律、土地集约经营的边际、影响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因素等问题,土地经营集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数量(毕宝德,2003)。
2.2.3.1农村土地利用与经营集约度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不但为人类提供产品,而且作为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承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有限的土地资源要养活和承载快速增长的人口和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就要求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因此,必须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提高土地的产出和供给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般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技术和劳动投入量是土地经营的集约度(Degree of
intensity),表示土地与资本、技术和劳动的结合程度。所投入资本、技术和劳动越多,则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德国农业经济学家T布林克曼(Theod
or Brinkman) (T?布林克曼,1984)给出了土地集约经营度的公式I = A + K+ Z
F,式中I为土地经营集约度,A为工资,K为资本,Z为经营资本利息,F为土地面积。布氏的公式显然是针对农用土地的集约经营,其经营集约度通过单位面积上的工资、资本、利息的耗费量来表达。在具体对比和分析I值时,需要将A、K、Z的数值加以标准化,使之具有可比性。土地集约经营度I的数值越高,表明土地经营的集约度高。土地经营的集约度往往与土地的经济容力和生产效率密切相关。土地经济容力(Economic
capacity of
land)又称“土地受容力”或者“土地转化力”,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最佳配合比例时所能受容其他变量资源的数量,土地对投入的承受能力越大和产出能力越大,其经济容力越大。
布氏的公式广泛应用于农村土地经营集约度的评价,由于农村土地集约经营不是简单地局限于经济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提高,它还包括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故农村土地集约经营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在评价农村土地经营的集约度时,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制约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等;②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指标,主要包括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等;③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土地经济产出指标等;④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和可持续度指标。
2.2.3.2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报酬变动规律
自人类利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时起,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就客观存在。首次提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英国威斯特(Ewest),威斯特在1815年所写的《资本用于土地》一书中提出:劣等土地之所以必须日渐耕垦,就在于土地报酬递减率之故(毕宝德,1998)。现代西方经济学将这一规律运用于各个领域,从而出现了一般的“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它是将可变生产要素的追加量相继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将引起递减的边际生产率,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这种现象。连续地把追加资本投入到固定的劳动量中,将引起产量的增加,但边际产量随之下降,然后出现可变要素计算的平均产量下降,每单位可变要素都有一个数量递减的不变要素与之相配合。由此可见,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之后,在此之前,产量收益递增,也可能不变,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高鸿业,1995)。因此,土地报酬变动规律可概括为在一定的自然、技术、管理条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不断追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投入量,则土地收益(表现为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便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由增加、不变到降低的变动过程(周诚,2003)。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合理进行土地集约利用、选择土地利用的最佳集约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具体表现在正确认识投入与收益的关系,有效掌握农村土地利用集约度,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受土地收益规律的影响,农村土地经营集约度不是无限地提高,当对土地投入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达到经济报酬递减点时,土地边际效益等于边际产出,这一临界点就是土地经营集约的边界,逾越此界限将转为不利,投入效率降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