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内容感人、丰富有趣的书,书中的一个个人物故事,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从心灵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它们像作者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深深地刻印在岁月的年轮里。
这是一本尤其可启迪青少年的书,书中以冷峻的目光审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故事中折射着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通过书中的一个个片断,一个个事件,一个个人物,读者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方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大背景,感受中国百姓曾遭受过的苦难,从而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充满希望的生活。
对多数人而言,困境是人生的常态。在困境面前人有两种选择,一是自救和拼搏,一是消沉和自我迷失。作者在艰难困苦的年代,在严酷的人生路上,处处不忘对生活与生命的追求,无论什么情况,无论有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作者就像鸡毛扫拂尘一样,总能尽力弹掉心头的郁闷和沉沦,展示了一颗坚强的心灵。而最终亦如俗语所言: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们还不敢说已经领悟透了人生全部的意义,这已经不重要了。人生重要的,正如作者在文中写到的,人生总有许多的不如意、艰难和遗憾,但人生总与精彩伴随,与阳光和幸福伴随,因此无论身处何境地,没有必
|
內容簡介: |
这部随笔集是作者一段青春岁月的真实记录,那是一段异常艰苦的人生历程,人生的历练,苦难的煎熬,让他真实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严峻和命运的无情,然而当一切成为过去,便化作了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一本尤其可启迪青少年的书,书中以冷峻的目光审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故事中折射着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通过书中的一个个片断,一个个事件,一个个人物,读者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方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大背景,感受中国百姓曾遭受过的苦难,从而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充满希望的生活。
|
關於作者: |
张陆游,山西保德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先后任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广东电视台纪录片编导、节目监制、主任编辑,广东电视台高级编辑。曾先后编导制作《台湾风情录》、《中国客家人》、《毛泽东与中央领导集体在广东》、《广东IT风云录》、《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叶剑英主政华南》、《泛珠三角演义》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纪录片。
|
目錄:
|
拥抱生命(代序)王廉
飞行
聚会
回乡
父子
六岁远行
母亲的眼泪
童心初开
艰难觅食
土盘练字
刨鼠粮
童趣
看戏
惊险晚餐
放羊
打酸枣
爷爷
挖苦菜
打狼记
病之痛
捞河财
迷惑的年月
恐惧与刺激
跟上疯子扬黄尘
住校辛酸
现行反革命
过年
罪过
荒唐往事
苦境悲欢
彻骨苦寒
喜上南中
红粮面肚子
熬筋练骨
坐车“头一炸”
山沟里的样板戏
乡俗
校花
雪夜担惊
告别校园
夜战
渴望中彩
窝居
奸猾招数
大粪臭五谷香
忍耐是金
满驮大爷
高老婆婆
崩溃边缘
再度厄运
夏泳
驾辕
远方的呼唤
终得远行
风雨行程
雅安风情川西愁
旅途颠簸
高原的人们
生命的“新大陆”
遭遇“小赤佬”
藏族兄弟
兄弟反目
生命折磨费
城市道班
大爹
我爱祖国新西藏
高原画中游
夜过色季拉
色拉寺
苦读
较真
喇嘛爷爷
风雪高原无冬天
一人过大年
与美女擦肩而过
过江历险
灵肉搏击
大篷车上
高山多血症
走过惊险
酒驾惊魂
炸鱼
采访伐木工人
转折
高考
生命的春天
后记
|
內容試閱:
|
回乡
列车长鸣,在咣当咣当声中,我的思绪从北京火车站摇向了家乡的梁峁、垅塬、小路、房屋和炊烟……
在南方工作,两年没回老家了。这次由京返粤,中途假道山西探望父母。
北京两天聚会结束后,怀揣着对母校的回忆、同学的笑骂和老师的鞭策、感叹,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我终于搭上了开往家乡的列车。
一年前,家乡的父母官们来广州旅游考察,我在广州接待过他们,浓浓的乡情,没有客套,没有商业目的。那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亲切的乡音,仿佛使我又回到了故乡。这支二十多人的考察队伍,浩浩荡荡,热热闹闹。那顿饭吃得很开心,选了广州上档次的一家东北餐馆,牛羊驴肉,量大份足;菜式繁多,色彩斑斓;最后还吃有剩,众人十分满意。
这次我回家乡,家乡人也格外热情。
我被安排在县里最豪华的宾馆。负责接待的人告诉我,晚宴也在宾馆,不光县政府的领导要来,连我在县城工作的中学同学们也将被召集齐全,为我接风。
晚上,我几乎是被簇拥着来到宾馆的餐厅,而且被安排坐在首席,由县政府的领导作陪,我过去的同学分坐在我的周围,场面热热闹闹。
欢声笑语中,酒菜很快上来了。偌大的餐桌上,不多一会儿,便放满了杯盘碗碟。鸡鸭鹅鱼,猪羊牛肉,特色小炒,新鲜时蔬,还有地方小吃,从灌肠碗坨到羊杂碎、大烩菜、肉炒粉……七大碗八大碟,令人应接不暇。
第一杯酒满上,县领导笑容满面敬过来,欢迎我回到家乡,俨然像是欢迎归国华侨或港台同胞。乡情让我未饮先醉。
接着是同学们举杯敬酒,场面洋溢着喜气。我不胜酒量。几杯酒下肚,五脏六腑便搅成一团。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看着同学们热情的笑脸,我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
是的,这种场面,对一个贫苦农家出身的人来说,不免让其思绪万千。细细回味一路走来的岁月,咀嚼过往艰难的生活,回想曾承受过的生活缺憾和心灵震颤,无不感慨万分。
第二天,坐车绕几道山梁,爬几道深沟,我回到了老家丁家塔。远远望去,熟悉的景物映入眼帘:满目的黄土地,慢悠悠犁地的老牛,山坡上散开的羊群,放羊人拄着羊铲吼出来的曲子,洼地大柳树上的喜鹊窝。一切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家乡似一个梦境,但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大梦?
进了村口,看到了那生我养我、令人迷惘的山崖下的土窑洞,走在曾走过无数遍、似曾踏碎什么的乡间小路,汗水和泪水,沉重和轻无,一切的一切不由得浮现在眼前……
父子
1960年,对于晋西北黄土高原的人们来说,可以说是最不幸的年代之一了。
那一年,我五岁。
我记得,那是一个严寒的冬日,快过年了。
每年腊月,临过年那几天,在太原西山煤矿当矿工的父亲就回来了。我印象中,父亲很陌生,他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我盼父亲回来,又怕父亲回来。他嗓门粗大,面容冷峻,对孩子严厉,发起脾气来很是吓人。
父亲回来头几天,我觉得新鲜,他走东门串西门,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那天,父亲到村里两个下乡干部那里串门,我也跟去了。下乡干部一个黑瘦黑瘦的,留着小分头;一个矮墩墩的,留着寸板头。他们就住在我们隔院墙的旧窑洞里。过年前,村里闲人多了,窑洞里不时人来人往。父亲带我走进去时,下乡干部正在做晚饭,锅盖上腾腾地冒着热气。
父亲坐在炕头上和干部拉话,谈的好像是些煤矿上的事情:挣钱多不多,活重不重,吃得饱不饱之类,兴致勃勃。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会儿,让我眼馋的事情发生了:寸板头干部揭开锅盖,拿个大碗,开始从锅里抓蒸熟的山药蛋。山药蒸过了火,一个个爆皮开花,皮上沾着雪白的瓤子。
父亲谈兴很足。大概,他是当时少有的到过太原的乡民。逛过大城市,见过世面,说得很得意。他根本没注意,我正站在墙角盯着,眼馋干部们怎么吃上了山药蛋。
看样子,寸板头干部是饿急了,山药蛋滚烫滚烫,他抓在手上左右捣两下,吹口气,就急急地剥皮往嘴里塞,一边吃一边烫得丝丝地吸冷气。
我待在一边眼馋地看着,父亲抽着用烂报纸卷的旱烟有东没西地说着,并没注意到我的神态。
忽然,我看到寸板头干部扔在地上的两块山药皮,上面还粘着雪白的瓤子,我几乎是急不可耐地跑过去,捡起山药皮,连沾在上面的泥都不晓得吹一下,就塞进了嘴里。
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父亲劈头盖脸的几巴掌。五岁的我,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的尊严,更不懂什么羞耻和面子。我“哇”的一声哭开了。
由于羞愧和恼怒,父亲挥起粗糙的巴掌,冲我屁股后面又是几下。
留分头的那个干部蹙起双眉,赶紧阻止说:“孩子甚事不懂嘛,平时饿着哩吧?”说着拿起一个鸡蛋大的山药塞在我手里。
父亲因贫穷而过分敏感的自尊心,大概把别人的给予看成了一种侮辱性的施舍。他一把夺下我手里的山药蛋,放在碗里,急匆匆地拉着我走出去了。出门后,他嗓门更粗大,对我吼起来:“早晨还给你吃过窝窝头,后晌就这么馋,少皮没脸,臊死人了!”
我一路哇哇地哭,父亲瞪着眼威吓:“再哭?还想挨打是不是?”他边走边责骂:“丢人现眼的东西,臊死人了,真是臊死人了!”
回到家里,我一头扑向妈妈,“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妈妈一把把我揽进怀里握着我的小手,问我:“咋啦?咋啦?哭甚哩?”
父亲把刚才我丢人现眼的一幕说给妈妈听,妈没打没骂也没数落我,她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妈妈哄了我一阵,带我去揭开院子里的山药窑,取回了两个山药蛋,那是留着明年自留地做种子的,她毫不犹豫地放锅里蒸了两个,也是蒸得爆皮开花,塞给了我。这个时候,我已经不想吃山药了,在挨了打、受了委屈以后,两个山药蛋已抹不平心里的创伤。
当天晚上,妈妈把我搂在被子里,慢慢地给我讲起人生的道理:“人活脸面树活皮哩,人家丢在地上的东西,不能捡来吃。在外头一副饿死鬼相,人家会笑话哩。羞哩!”我这才明白,人活在世上,还有一种叫尊严的东西。
但是,我毕竟太小了,那时我无法原谅父亲。一连好几天,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挨打这件事上,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过完年,我怀着对父亲憎恨的心情,看着他离开家,回了西山煤矿。从那以后,连续好几年他回来过年,我都没叫过他一声爹。
你不知道,父亲不在家时,我们是怎样忍受饥饿的。
从开春,家里就有上顿没下顿地喝玉米面高粱面糊糊。夏天,天天是野菜搅糜子面窝窝,野菜多面粉少,和不到一起,只能握成团团。有一天,妈妈捋回一些柳树叶子,洗了洗,放进小罐子里,上面撒上盐,在罐口扣个碗腌上。过了几天,妈妈揭开罐子,用筷子挑出一些柳树叶,放进一个碗里,她试着尝了一口,又把几片树叶夹着塞进我的嘴里。
没想到,树叶苦得要命,根本咽不下去,我立刻吐在地上。我看到妈妈也苦得直咂嘴巴。为了得到一口吃的,妈妈想尽了办法。有一天,她找来一些荞麦秸秆,用菜刀砍碎,拿到石磨上去磨。磨了一遍又一遍,用了最大眼的箩子,筛出半碗碎渣渣上锅煮了,盛在碗里。我从来没吃过那么难吃的东西,那黑色的扎嘴渣渣我根本咽不下去,妈妈却挣扎着全吃下去了。
为什么农村人过的是这种生活?我那时当然不懂,只知道憎恨父亲!
贫困使人没了尊严,饥饿使人丧失理智。在生与死的临界线上,你能从容沐浴亲情、笑对美好或理想吗?人的幸福在大时代面前,展开的画面难以捉摸,唯有自己坚韧的毅力可以抵挡风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