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舶来的宪政文化——以“五权宪法”为例

書城自編碼: 210186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國家法/憲法
作者: 易顶强
國際書號(ISBN): 9787307110342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5/193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內容簡介:
孙中山认为如何才能救西方宪政制度之穷,需要开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借鉴传统政治制度。为此,孙中山结合中西文化的精粹,独创性地设计了一部“中西合璧”的“五权宪法”。然而问题在于,孙中山忽略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舶来的宪政文化:以“五权宪法”为例》讲述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原本各自有着不同的存在领域,然而自甲午战争后为救亡图存,中国人被迫学习西方宪法,西方宪政文化开始渐渐舶来中国,中西方文化从此在中国宪法领域内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结果是西方宪法分权的权力结构,被中国传统文化重构成一元化的集权结构。譬如,孙中山就在其“五权宪法”之中设计了一个以行政集权为重要特征的“万能政府”。如今从文化的视角反思近现代立宪史,深值探究。
目錄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被绞杀的自由主义
(二)权力结构复归一元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中西方立宪的文化基础
一、中国立宪的宗法文化基础
(一)文化的内涵
(二)以宗法伦理为特质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宗法的传统思维模式与价值观
(四)宗法文化支配的一元权力结构
二、传统文化与“五权宪法”
(一)人性等级与“训政”体制
(二)考试与监察二权的设计
三、西方立宪的理性文化基础
(一)“二元对立”的理性主义
(二)理性主义与宪政价值观
(三)理性主义与权力结构设计
四、宪政文化与“五权宪法”
(一)“五权宪法”的人权价值观
(二)“五权宪法”的民主价值观
(三)“五权宪法”的法治价值观
(四)“五权宪法”的文化结构
第二章思维模式与立宪
一、理性思维对立宪的影响
(一)理性主义要求建立有限政府
(二)理性主义要求保障公民权利
(三)理性主义要求确立宪法权威
二、“天人合一”思维与立宪
(一)“天人合一”与一元权力
(二)“天人合一”与训政体制
(三)“天人合一”与“万能政府”
三、“直观”致思与立宪
(一)“直观”致思与权力结构
(二)“直观”致思与“五权宪法”
(三)“直观”致思与理性分析
第三章传统价值观与立宪
一、秩序价值观
(一)西方宪法秩序的文化内涵
(二)西方宪法秩序的文化底蕴
(三)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法秩序
(四)宗法秩序与“五权宪法”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
(一)集体主义的文化内涵
(二)集体主义与“五权宪法”
(三)个体主义与宪法
(四)被牺牲的个体主义
三、“人性善”价值观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论
(二)“五权宪法”的人性基础
(三)西方立宪主义的人性基础
四、法律工具主义价值观
(一)法律工具主义与近代中国立宪
(二)法律工具主义的“五权宪法”
(三)法律工具主义与法治主义
第四章“五权宪法”的权力重构
一、理念上的重构
(一)排满旗帜下的一元权力
(二)诸权一元化的两个阶段
(三)一元化的五权分配
(四)一元权力观深入人心
二、权力设计上的重构
(一)一元化的“万能政府”
(二)以党训政,集权于党
(三)“宪政”时期,一党专政
三、运行的结果是自由的缺失
(一)孙中山对自由的理解
(二)训政体制下自由的缺失
四、一元权力在文本上的表现
(一)“五权宪法”的制度表现
(二)训政时期的制度表现
(三)制宪与行宪时期的制度表现
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
一、理性对待中西两类异质文化
(一)从传统文化中开不出宪政
(二)理性化转型的途径
(三)被“悬置”的传统文化
二、培育理性文化需要还权于民
(一)还权于民有利于培育理性精神
(二)还权于民有利于培育理,}生主体
(三)还权于民有利于培育公民社会
三、尊重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一)为救亡被忽视的人权
(二)回归宪法的人权价值
(三)人格平等与自由宪政
参考文献
后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