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启蒙现实主义形态研究》主要探讨启蒙现实主义形态及其构建方式,试图为现实主义提供一种新的阐述视角。古典理性启蒙之下现实主义形态,呈现为历史性、宏大叙事、民族性、人民性等叙述话语。而现代启蒙是在现代学术背景下,对古典启蒙进行的反思,现实主义形态发生了现代转换,体现为非理性、超现实主义和伟大现实主义等叙述话语。由于文化选择,中国启蒙现实主义形态,在“五四”和新时期,也建构起自身特定的阐述机制。
|
關於作者: |
熊敬忠,湖南桃江人,文学博士,高级职称。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在中文核心期刊与省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专著教材两部。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厅级课题数项。获各种奖励多次。
|
目錄:
|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启蒙话语与现实主义
第二章 现实主义启蒙语境
上篇 古典启蒙与现实主义基本形态
第三章 启蒙现实主义创作论
第四章 启蒙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论
中篇 现代启蒙与现实主义转换形态
第五章 激进的现代启蒙
第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反思
下篇 启蒙现实主义形态中国化
第七章 启蒙现实主义与文化选择
第八章 启蒙现实主义形态转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启蒙话语与现实主义
“启蒙“在文化理论中无疑是引人注目的常见词,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一样的涵义,而其基本涵义有两个,广义的启蒙和狭义的启蒙。广义的启蒙指对处于无知、愚昧、麻木等状态的人和社会群体进行启发、教育、开导,使他们变得明智、聪慧起来,狭义的启蒙指启蒙运动体现的启蒙文化精神。本书选用的启蒙是狭义的启蒙。作为思想史上伟大的时代潮流,启蒙运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启蒙运动确立了一套特殊的话语体系,也开辟了新的思维方式,它们成为人类社会迈向新历史征程的精神指南。现实主义与启蒙话语的联系,就是指现实主义借鉴启蒙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特殊的形态阐释方式,或者指在具有明显启蒙特征的特殊历史时期,现实主义如何在启蒙影响下,构造特定的表述机制。我们将在这一章里,讨论启蒙话语的产生与特征,以及启蒙现实主义形态的基本构成因素。
一 关于启蒙
作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以后出现的又一次伟大的文化革新思潮,但涉及的范围,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比前几次要广泛、深人得多。启蒙运动所体现的精神,今天仍然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启蒙运动早已结束,但作为一种理性批判精神,启蒙运动则是永存的。哪里有愚昧,那里就需要启蒙,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愚昧,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启蒙要求而已。”①我们从以下几个层次来分析启蒙运动及启蒙文化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