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这套丛书的宗旨是“有用、好看、精炼”,围绕书名核心词,选编近年来各个方面最有价值的阐述文章,有古有今,有中有西,有党史有党建,有源流有发展。每册所设版块为:经典语录、传统源流、一脉相承、当代思考、感动中国、制度探索、他山之石、红色遗址等,以活泼生动的形式编选成一套围绕主题词的小百科全书。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套参考小丛书对于学习者深化思考、时尚观点将提供正能量。
|
目錄:
|
一、经典论述
二、传统源流
中国古代务实、崇实名言集萃
李冰与都江堰/杨义芳
司马迁的崇实精神/韩兆琦
曾国藩:成大事者必务实/陈玉鹏
三、一脉相承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朱云明
邓小平——实事求是的光辉
典范/张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创新/潘宁
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思想路线新的
时代内涵/刘川生
四、率先垂范
1961——记实事求是变为全党的
行动/彭建新
周恩来实事求是搞调研/李林
实事求是心系群众—一年习仲勋
长葛调研记/李福长
黄克诚怎样求真务实/沈道弘
五、当代思考
实事求是的十种阻力/梁衡
实事求是在于行/邓保生
实事求是创建华西特色社会主义
新农村/吴仁宝
实事求是:中国决策成功之道/胡鞍钢毛捷
六、感动中国
向郑培民学一个“实”字/韩康
袁隆平科技创新的核心特点/王精敏
感动中国的“防艾”教授桂希恩
/蒋明高翔孙晓娟
七、制度探索
因地制宜、民主决策——河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实践与探索/孙淑娟陈立根张建华
宝钢启示录之实事求是
/柳方秀刘航陈琢徐明宇
浙江“千村万户问卷调查”发现农民有五盼
八、热议短评
讲实话才是“中国好声音”/张启华
实事求是难在哪里/郭德宏
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才是真转作风
/《吉林日报》评论员
“稳增长”勿忘实事求是/《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民主集中制需要讲真话、说实话/管淮
九、红色遗址
中共中央党校延安旧址
寻乌革命历史纪念馆
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
|
內容試閱:
|
在革命事变进程发生巨大的、急剧的转折的情况下,最容易害革命空谈病。革命空谈就是在这种事变发生转折、既成局面已经造成的情况下,不顾客观形势而一味重复革命口号。口号很漂亮,很诱人,很醉人,但是毫无根据,——这就是革命空谈的本质。
——列宁:《论革命空谈》
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列宁:《怎样组织竞赛》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
——列宁:《论策略书》
书呆子和死啃书本的人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公式看作教条的汇集,这些教条是不顾社会发展条件的变化,而“永远”不变的。他们以为,如果他们把这些结论和公式都背熟了,并把它们胡乱地引证一番,那么他们就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因为他们指望背熟了的结论和公式对于一切时代和国家、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场合都是适用的。但是有这样想法的只能是那些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字母而没有看到它的实质、背熟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公式而没有懂得它们的内容的人。
——斯大林.《马市恩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人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