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研究》以自然灾害中灾民的权利保障为根本目标,着眼于“需求一供给”这一基础关系,以灾民的权利诉求为基点,设计构建我国自然灾害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作者透过“权力一权利”、“权利一权利”、“权利一义务”几对法律关系的梳理,分别从公法和私法的视角推进社会救助的理论分析。这种研究思路在以往相近主题的学术著作中较为少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作者主张在《社会救助法》中设“灾害救助编”,作为灾害救助的基本立法,在此基础上出台支撑性法律规范和配套性法律规范,通过“制度化”措施,彼此“对接”,形成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自然灾害社会救助法律体系,这一建议在立法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作者的写作态度较为严谨、思维较为缜密,在诸多具体问题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
關於作者: |
陈珊,女,西华大学法学系教师,法学博士。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5项,作为第一主研参与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主研省部级社科项目2项。参与1部教材撰写,任副主编。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CSSCI收录。
|
目錄:
|
序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方法
1.2.1基本方法
1.2.2具体方法
1.3基本思路
1.4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研究的创新
1.4.2研究的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支持
2.1文献综述
2.1.1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
2.1.2关于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研究
2.2概念厘定
2.2.1社会保障
2.2.2社会救助
2.2.3社会救助法制体系
2.3社会救助的价值追求
2.3.1安全价值
2.3.2自由价值
2.3.3平等价值
2.4社会救助的理论支持
2.4.1分配正义理论
2.4.2社会福利理论
2.4.3社会救助理论
2.4.4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理论
2.4.5人权理论
2.4.6社群主义理论
2.4.7社会资本理论
2.4.8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2.4.9本书的理论框架
第3章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权利诉求及保护——以社会救助受益主体为视角
3.1公民的权利诉求
3.1.1权利的基础厘定
3.1.2公民权利的根源——人权
3.1.3公民的权利诉求
3.1.4社会救助权与公民权利
3.2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的权利诉求
3.2.1基本需求决定救助内容
3.2.2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的需求层次及权利诉求
3.3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权利保护的伦理关系
3.3.1极弱群体权利优先保护原则
3.3.2生命权优先保护原则
3.4本章小结
第4章我国现行灾害事件社会救助法制体系及运行——以汶川地震为例
4.1“5·12”汶川地震受救助者概况
4.2汶川地震灾害救助法制体系的形成机制
4.2.1灾害救助供给主体体系
4.2.2灾害救助法律体系
4.3汶川地震灾害救助法制体系的具体运作——以四川省什邡市为样本
4.3.1什邡市基本情况
4.3.2什邡市地震与灾害救助情况
4.4本章小结
第5章我国灾害事件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的检视——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
5.1我国灾害救助法制体系的优势
5.1.1法律本土文化优势:东方文化特有的社会支持体系
5.1.2政治权威优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
5.2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的不足
5.2.1灾民权利实现的不充分
5.2.2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的不健全
5.3本章小结
第6章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借鉴
6.1美国的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
6.1.1自然灾害概况
6.1.2灾害救助模式
6.1.3灾害救助制度
6.2日本的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
6.2.1自然灾害概况
6.2.2灾害救助模式
6.2.3灾害救助制度
6.3我国台湾地区的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
6.3.1自然灾害概况
6.3.2灾害救助模式
6.3.3灾害救助制度
6.4外国(地区)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6.5本章小结
第7章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模式与供给主体制度构建
7.1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模式选择
7.1.1国家治理模式
7.1.2社会福利模式
7.1.3灾害救助的混合福利模式
7.1.4我国的自然灾害社会救助模式
7.2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供给主体制度构建
7.2.1“权力一权利”:社会救助的一个公法视角
7.2.2“权利一权利”“权利一义务”:社会救助的一个私法视角
7.2.3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四元供给主体的行为边界
7.2.4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四元供给主体的法律角色
7.2.5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四元供给主体的功能分配
7.3本章小结
第8章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立法体系构想
8.1以权利保障为核心完善灾害救助基本法律体系
8.1.1“社会救助权”的《宪法》确认
8.1.2灾害救助基本法的构建
8.2灾害救助支撑法律体系的完善
8.2.1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市场主体参与灾害救助的法律进路
8.2.2技术与资源的对接——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法律进路
8.2.3权利与义务的对接——灾民参与灾害救助的法律进路
8.2.4非常态社会救助与常态社会救助对接的法律进程
8.3灾害救助配套法律体系的完善
8.3.1极弱群体特殊救助的制度化探索
8.3.2灾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探索
8.3.3灾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探索
8.3.4灾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探索
8.3.5灾民生育文化关怀的制度化探索
8.3.6灾民迁移行为规范的制度化探索
8.4本章小结
第9章结束语
9.1研究结论
9.2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