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1.丰富的教学案例
本书从剖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入手,对开放式教学进行了细致分析,有助于读者直观理解课堂突围与开放的意义,为广大读者进行开放式教学实验提供了借鉴。
2.开放式教学的深入研究
本书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教学时空的开放、教学任务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模式的开放、教学训练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六个方面,对开放式教学展开了细致讨论,对课堂的突围与开放进行了深入研究。
|
內容簡介: |
课堂的突围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课堂的开放是课堂突围的必然选择。开放式教学,是课堂的一种变革,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勇气,而且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胸怀。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从教学时空的开放、教学任务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模式的开放、教学训练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六个方面,对开放式教学展开了细致讨论,为广大读者进行开放式教学实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
關於作者: |
严育洪,无锡人,男,1970年生,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副主任。
发表400多篇教育论文,其中6篇文章发表于《人民教育》;出版19本教育专著,其中《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辨》被评为2006年度教育部优秀课程资源和2007年度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和《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被评为教育部推荐课程资源,《这样教书不累人》被评为2010年度无锡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曾参加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几十次赴全国各地讲学。
|
目錄:
|
序言 开放,课堂突围的必然选择 001
第一章 教学时空的开放 001
第一节 教学在争“先”中创优 001
一、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先知” 002
二、教师要做好教书的“先生” 005
第二节 开课,需要从“心”开始 015
一、让“课前2 分钟”成为学生的动感地带 015
二、让“课首2 分钟”成为学生的感动时分 022
第三节 教在“当前”,学在“当场” 025
一、时时皆学问,时间本身就是一位“教师” 025
二、处处皆学堂,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材” 029
第四节 结课,需要从“长”计议 036
一、课尾设计,应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设“计” 036
二、全课总结,应尊重学生的自然结“果” 041
第二章 教学任务的开放 051
第一节 教学,莫被“任务”绑架了自由 051
一、“量力而行”—制订教学任务的基点 052
二、“量体裁衣”—制订教学任务的落点 056
第二节 学无止境:生本课堂的原动力 062
一、课前抓纲,设置“大任务” 063
二、课中抓本,组织“大研讨” 064
三、课后抓典,引导“大拓展” 067
第三节 把挑战性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力 068
一、“任务”设计的原则 069
二、“任务”设计的方法 077
三、“任务”设计的时效 081
第三章 教学内容的开放 085
第一节 用好教材,别让知识出现“裂痕” 085
一、知识的“孕育”需要“早期胎教” 085
二、知识的“生育”需要“自然分娩” 086
三、知识的“养育”需要“全面发展” 088
第二节 丰富教材,让教学愈加有分量 090
一、加一加,把教材内容做亮 090
二、分一分,把教材内容做足 096
三、比一比,把教材内容做实 103
第三节 改造教材,让教学更有生命力 108
一、教材并非教学之“第一” 108
二、教材并非教学之“唯一” 114
三、教材并非教学之“归一” 116
第四节 打破教材,让课堂春色满园 120
一、跳出范例的“围墙”教数学 121
二、跳出学科的“围墙”教数学 122
三、跳出教案的“围墙”教数学 123
四、跳出课时的“围墙”教数学 124
第四章 教学模式的开放 127
第一节 让学生在自学中成才 127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127
二、三习模式的运用:学生开放式学习的路径 131
第二节 预习后的新授,学生在“反刍”中演绎 135
一、教学前预习的组织方法 135
二、预习后课堂的导入方法 142
三、预习后教师的指导方法 155
第三节 让复习课“长”出人情味 162
一、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 163
二、让思想成为复习的主调 169
第四节 把整理与复习“承包”给学生 174
一、让学生设计板书 175
二、让学生补白教材 177
三、让学生自寻习题 178
四、让学生编书办报 179
五、让学生批阅试卷 180
第五节 让学生生动活泼上好数学活动课 181
一、活动课贵在“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182
二、活动课重在“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183
第五章 教学训练的开放 187
第一节 在开放训练中放飞学生思维 187
一、在训练的开放题中思维“突变” 187
二、在训练的开放术中思维“突围” 198
第二节 “新、实、活”,让练习风情万种 203
一、练习的形式,力求“新” 204
二、练习的内容,力求“实” 205
三、练习的呈现,力求“活” 206
第三节 挑战性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萎缩 208
一、“爱拼才会赢”—挑战性的问题带给学生更广的思考 209
二、“择善而从之”—最优化的方法带给学生更美的追求 210
三、“天高任鸟飞”—阶梯式的练习带给学生更大的飞跃 211
第四节 把作业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212
一、让作业设计更活泼 214
二、让作业批改更温暖 219
第五节 考试,想说爱你好容易 222
一、考你好心情 222
二、考你好商量 226
第六章 教学评价的开放 231
第一节 开放教学需要评价开放 231
一、评价形式的开放(多样化)—实现全员评价 231
二、评价内容的开放(多元化)—实现全人评价 232
三、评价时空的开放(多向化)—实现全程评价 233
四、评价功效的开放(多情化)—实现全面评价 234
第二节 有一种评价叫理解学生 238
一、为学生的“出格”鼓掌 238
二、与学生的“出错”握手 243
第三节 学生反应,教学最真实的评价 248
一、教学评价,看学生的学习态度 248
二、教学评价,看学生的学习态势 253
第四节 莫让评价的“天平”失衡 260
一、好的教学评价应恰如其分 260
二、好的教学评价应恰到好处 267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教学时空的开放
第一节 教学在争“先”中创优
最近,我在某教育网站上看到这样一则教育新闻——
近日,由××× 执教的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在省第四届“××
杯”小学数学会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不铺垫,不接触”—呈现原生态的课堂。会课中,××
区秉承课改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思路:不铺垫,让课堂呈现学生的原始思维状态。×××
老师在没有接触学生的情况下直接组织教学,在课堂上……,为与会者提供一节真实有效的课。
看到以上事迹介绍,不由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原生态的课堂是否就应该是“不铺垫,不接触”的封闭教学?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中,教师最大的烦恼就是不知道学生的心思。如果教师事先不接触学生,那教师怎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思?如果学生事先不接触知识,那学生怎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思想?可以说,教师事先接触学生、学生事先接触知识是教学一种很好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姿态,有更高的学习起点,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一、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先知”
教师教学要能够做到不烦恼,首先要能“看得见”学生,然后要能“看得懂”学生,努力做到吃准和吃透知识的芯和学生的心,在知识逻辑和认知逻辑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让“人”与“物”能够很好地统一,把知识教到学生心坎里,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人物”。教师要站在儿童立场,可以通过课前调研、课中观察、课后反思等途径,设计、调整和研究教学方案,尽可能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知心人”。
一是教师要清楚学生“有什么”。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水平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起点的设定,应该考虑学生已有怎样的学习起点,学生学习新知是否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学生学习新知是否有先期的生活经历和预习经历,学生学习新知是否有足够的探究能力和消化能力……也就是说,理想的教学起点应该定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有底气地学习。
二是教师要清楚学生“要什么”。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是自学还是听讲,是接受学习还是探究学习,是集约学习还是开放学习……也就是说,理想的教学基点应该定在学生学习的最佳活动区,让学生能够有能力地学习。
三是教师要清楚学生“友什么”。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该考虑学生喜欢怎样的学习情调,是故事导入还是问题引入,是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是静思还是活动……也就是说,理想的教学动点应该定在学生学习的最强情感区,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学习。
四是教师要清楚学生“忧什么”。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困惑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教学重点的安排,应该考虑学生存在怎样的学习困难,教学展开是从教材提出的问题开始还是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开始,教学路线是放在教材提出的问题之上还是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上,教学评价是看教材提出问题的解决还是看学生提出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理想的教学重点应该定在学生学习的最大困惑区,让学生能够有启发地学习。
教学要能做到教师不烦恼和学生不烦恼,教与学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相知相恋”“相融相通”。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做知识的“介绍人”。
一是教师要清楚教学“由什么”。教师要思考教学“从哪里来”的问题。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既要抓住知识的发展脉络,又要搭准学生的认知脉搏。有些教学内容虽然符合知识的发展,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既不会领情,更不会领教。唯有知识线与情感线齐头并进,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根据的。
二是教师要清楚教学“优什么”。教师要思考教学“到哪里去”的问题。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既要能够“优生”,从最佳的知识渠道与情感通道产生知识,让学生能学,让学生想学,又要能够“优育”,在更高的知识层次与情感层面养育知识,让学生会学,让学生爱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劲头的。
解决了“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这两个哲学问题,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不烦恼,师与生之间、教与学之间才能够关系正常化。至此,教师就会真正改变教学的意识形态,既会尊重教材,更会尊重学生,能够放下手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能够静下心来琢磨学生的学习意图,能够低下头来倾听学生的学习意见,能够蹲下身来体察学生的学习意趣,能够沉下气来善待学生的学习意外。在教学中,当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发生思想摩擦或观点碰撞时,教师也不会意气用事,断然否定学生来维护知识与自己的权威,而会与学生一起商量研讨,得到一个能让学生认同的答案,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意气风发。
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的教学,教师才会真正看懂学生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例如为什么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举手,除了生理因素之外,教师的评价方式有没有问题?为什么学生喜欢插嘴,是学生故意捣乱还是情不自禁?为什么学生坐姿不端正,有时不一定在开小差,反而是非常投入学习的表现?教师明明是对学生表扬,为什么有时在学生听来就变成另一种滋味?教师有时费尽心思教不会的学生,为什么学生兵教兵就能一教就会?……这些平时教学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当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或许就会茅塞顿开。
于是,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和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能够做到想学生所想,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为学生排忧解难,例如学生不容易一下子集中注意力和一阵子保持注意力,该怎么办?学生常会出现身在“课”内心在“课”外的现象,该怎么办?学生面对冷漠的知识常常表现比较冷淡,该怎么办?学生有时感觉学习因材料和头绪太多而显得忙乱,该怎么办?学生学习中动眼与动耳比较多,动手与动身比较少,该怎么办?学生讨厌教师隔三岔五的提醒和接二连三的提问,该怎么办?学生常常以为板演只是别人的表演和个别人的表演,该怎么办?学生在知识平台上平淡、平静、平常地学习,缺乏冲劲,该怎么办?学生学习中有时出现思路阻塞、思想闭塞的无能,该怎么办?学生面对单薄的学习材料思路单一,该怎么办?学生面对繁多和复杂的知识常常抓不住主线,该怎么办?学生在学习整块知识时,常会出现囫囵吞枣式的消化不良,该怎么办?学生有时不钟情教师或教材提供的例题、习题或试题,该怎么办?……这些平时教学中的“十万个怎么办”,当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必定是学生在知识上满足和在情感上满意的教学,知识与情感上的双丰收带给学生的将是学习上的不烦恼,学生的良好学习状态带给教师的将是教学上的不烦恼。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局势是双向的,这样的教学局面是双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