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他是“幽默”一次的首倡者,他的作品《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蜚声世界文坛……,他就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本书是中国近代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的一册,作为一部传记,详尽描述了林语堂的生平,重点突出了几个重要的创作时期的人与事,使得读者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文学大师的风采与魅力。
|
關於作者: |
孙世军,临沂大学副教授,厉向君,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科研处副主任、副教授,两位作者是同门学友,均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文艺报》、《文史哲》、《深圳大学学报》、《齐鲁学刊》、《当代教育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第一章 跋涉者:早期的文化熏陶与追求1
第一节 牧师的儿子1
第二节 从上海到北京10
第三节 婚姻与爱情19
第四节 留学与回归27
第二章 弄潮者:深刻的文化反思与批判37
第一节 加入《语丝》社37
第二节 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46
第三节 把半个北大搬到厦大56 第四节
从仕途到归途65
第三章 守望者:丰富的文化载体与活动77
第一节 《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一)77
第二节 《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二)85
第三节 《人间世》、《宇宙风》创刊及其他93
第四节 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101
第四章 传播者:海外的文化建树与影响110
第一节 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品110
第二节 海外抗战宣传家119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理想家123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丰收131
第五节 尽力工作,尽情享乐138 第六节
筹建南洋大学147
第五章 牧归者:独特的文化标杆与价值156
第一节 叶落归根156
第二节 声誉愈隆的世界著名作家164 参考文献174
后 记177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跋涉者:早期的文化熏陶与追求
第一节 牧师的儿子
一、出生在牧师家庭
漳州地处福建省最南端,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侨乡,也是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林语堂,祖籍漳州北乡的五里沙,其父林至诚,于1880年前后为了传教搬到了坂仔村。1895年10月10日,即光绪二十一年农历八月二十日,林语堂诞生于坂仔村,幼名和乐,学名林玉堂,后改为林语堂。
林语堂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林语堂的祖父是漳州北郊五里沙村的一个农民。1864年,太平天国军利王朱兴隆部进入漳州,1865年,太平天国的部队撤离漳州地区时,祖父被征为挑夫,随军撤退,从此,杳无音讯。祖母是基督教徒,生有二子。长子林至诚当时躲在床下,才没有被拉走。自从祖父被抓而失踪后,祖母带着两个儿子逃到了厦门的鼓浪屿。由于生活窘迫,她无力养活两个孩子,只好忍痛将小儿子送给当地一个有钱的吕姓医生,这个小儿子后来中了举人。祖母将长子林至诚留在身边,娘俩相依为命。后来虽然再嫁卢姓人家,但至诚没有改姓。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很小的时候就做起了小贩,用自己的肩膀挑着糖果,四处叫卖。下雨天他母亲赶紧炒豆,好让林至诚卖豆仔酥。为了多卖几个钱,林至诚就跑到监狱的门口卖米。有时他也挑竹笋徒步到漳州去卖,来回约三十里的路程。后来,他还把自己肩上的疤痕指给孩子们看,说这是挑担磨出来的,由此让孩子们知道,做人必须刻苦耐劳,不辞辛苦才会有收获。林至诚从小聪慧好学,但由于生活贫困,没有条件到学校就学,只能在劳作之余进行自学。从一个个生字认起,然后练习写出,再慢慢地去理解它们的含义,这样坚持不懈下去,竟能读书看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林至诚通过持之以恒的自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典籍,如《大学》、《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诗经 》等慢慢地理解了。
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林至诚受其影响,也成了基督教徒。由于最初来华的天主教士中,有一部分人横行霸道,所以遭到了当地群众的抵制。但后来来华的基督教士与天主教士不同,他们重视文字宣传,因而在厦门、漳州,基督教士没有被乡民排斥。传教士在华办报、办学、办医,开展慈善事业,对中国近代教育、卫生、社会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中西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874年,平和县坂仔乡的堂会建成。1880年,年仅25岁的林至诚被教会派到坂仔乡任“启蒙伴读兼传福音”,即乡村教师兼牧师之职。后来,他虽然先后到过厦门、同安传道,但家庭一直定居在坂仔。1889年,林至诚回到坂仔担任了堂会会长一职。他能识字会读书,不仅为乡民传教,还调解争端,尤其喜欢为人做媒,喜欢撮合鳏夫寡妇。他天性活泼乐观,与人为善,精力充沛,助人为乐,深受乡民欢迎和爱戴。
一位美国牧师范礼文与妻子曾住在林至诚家的楼上,他们在坂仔建立了一座新教堂。范礼文牧师向林至诚介绍“新学”的书籍和一份油墨印的周报,这份对林家有影响的刊物,便是上海基督教学会林乐知牧师(Young
John
Allen)主编的《教会消息》,这份刊物全年订阅才一元钱,对于工资虽不高,但每月得到16~20元的林至诚来说还是订得起的。从这些刊物,林至诚了解了许多西方知识,知道了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是德国的柏林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林至诚明白,要想走出大山闯世界,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所以,他不断告诫自己的孩子,从小要有理想、有志气。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1907),24岁由美国监理公会派到中国,在中国传教达47年之久。1868年,林乐知开始编辑出版《中国教会新报》周刊,1875年改名为《
万国公报 》(即《 教会消息 》),林语堂的父亲就是它的最忠实读者。
林语堂后来回忆说:“有一个在我生命中影响绝大、决定命运的人物——那就是外国传教士Young John
Allen(中国名字林乐知),他自己不知道他的著作对于我全家人有何影响。……我父亲因受了范礼文牧师的影响而得初识所谓‘新学’,由是追求新知识之心至为热烈。……他藉林乐知氏的著作而对于西方及西洋的一切东西皆为热心,甚至深心钦羡英国维多利亚后期的光荣,复因之而决心必要他的儿子个个要读英文和得受西洋教育。”[1
]
林语堂的母亲叫杨顺命,出身寒微之家。她是一个老实忠厚的女人,也是一个基督徒,能读闽南话注音的《圣经》。嫁给林至诚为妻后,她任劳任怨,为林家生了八个孩子。长子名景良(和安)、二子玉霖(和风)、三子憾庐(和清)、四子和平、五子语堂(和乐、玉堂)、幺子玉苑(幽),长女瑞珠、次女美宫。这些孩子都听从林至诚的教诲,知书达理,和善待人。除了两个女儿因经济困难没能继续求学外,五个男孩(老四早夭)后来都上了大学。老大在厦门鼓浪屿进了救世医院医科学校。当时西医还未被国人所接受,这所医院为了培养西医人才,才附设了医科学校。一方面是学费较低,另一方面也是林至诚为让孩子们掌握好英语。老二、老三、老五和老小,都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
杨顺命不认识字,但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很赞同丈夫林至诚的意见,只是因经济问题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没有做到男女平等,导致两个女儿没能进大学深造,成为女儿们的终身遗憾。
林语堂在《回忆童年》中曾这样表示他对母亲的感受:“说她影响我什么,指不出来,说她没影响我,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概就像春风化雨。我是在这春风化雨的母爱庇护下长成的。我长成,我成人,她衰老,她见背,留下我在世。说没有什么,是没有什么,但是我之所以为我,是她培养出来的。你想天下无限量的爱,是没有的,只有母爱是无限量的。这无限量的爱,一个人只有一个,怎么能够遗忘?”林语堂在《八十自叙》里也说过:“我记得母亲是有八个孩子的儿媳妇,到晚上总是累得筋疲力尽,两脚迈门槛都觉得费劲。但是她给我们慈爱,天高地厚般的慈爱,子女对她也是同样感德报恩。”母亲对于林语堂来说,她所给的恩爱比天高,比海深,令他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怎么估价也不会过分的,因为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才使得孩子学会了认识世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基督教文化是一座丰富的矿藏,林语堂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营养,如自由精神、谦卑性格、感悟能力、博爱心胸、和谐理想。但需要说明的是,林语堂与那些虔诚的基督教徒不同,他自小虽然信基督教,但对基督教教义产生过怀疑,后来进入圣约翰大学和清华大学后更是如此,甚至他曾一度称自己是一个异教徒,并为此而常常苦恼,直到晚年才又重新回归基督教。但不管怎么说,林语堂是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一个中国现代作家。
二、从铭新小学到寻源书院
林语堂在《 回忆童年 》中说:“影响于我最深的,一是我的父亲,二是我的二姐,三是漳州西溪的山水。”[2
]除了父亲的影响外,二姐对林语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二姐美宫,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善良、聪慧。她比林语堂大四岁。兄弟姐妹中,林语堂与二姐感情最深、最觉亲近。美宫曾就读于鼓浪屿毓德女中,被同学们誉为“校花”。林语堂在暑假中发现,往往在家上课(父亲给他们上课)还没结束,美宫就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因为她必须为一家人做饭。女孩与男孩不同,家务活大多都让女孩去做。下午上课未完,她也要提前离开,去把洗好晒干的衣服收进来。有一个暑假,他们俩一起看《萨克孙劫后英雄传》,艾文荷被箭所伤,外面敌兵包围,两人都为他急得要命。两人还编了一个法国侦探故事,随想随编,讲给奶奶听。后来被奶奶识破:“原来你们在骗我!根本没有这种事!”
美宫聪明过人,学习成绩优异,并且怀有远大理想,向往将来能进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可是,林家由于经济困难,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决定不让美宫上大学,美宫只好在家等待婚嫁。晚上,父母到美宫房里,刚要提起婚嫁的话题,美宫马上就把灯吹灭,转身睡觉。她多么想读大学啊!她曾想与弟弟林语堂一起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当时有一个商人正在追求她,但美宫迟迟未答应。一直拖到22岁,她才彻底放弃了上大学的希望。
1912年初秋的一天,林语堂与二姐美宫坐在同一条船上,但命运之神作了如此不公平的安排:林语堂获得进大学深造的机会,而二姐美宫将远嫁到西溪的山城。林语堂后来回忆起来,心情还是异常沉重:“那年,我就要到上海去读圣约翰大学。她也要嫁到西溪去,也是往漳州去的方向。所以我们路上停下去参加她的婚礼。在婚礼前一天的早晨,她从身上掏出四毛钱对我说:和乐,你要去上大学了。不要糟蹋了这个好机会,要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有名气的人。这是姐姐对你的愿望。我上大学,一部分是我父亲的热望。我又因深知二姐的愿望,我深深感到她那几句话简单而充满了力量。整个这件事使我心神不安,觉得我好像犯了罪。她那几句话在我心里有极重的压力,好像重重地烙在我的心上,所以我有一种感觉,仿佛我是在替她上大学。第二年我回到故乡时,二姐却因患鼠疫亡故,当时已有八个月的身孕。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永远不能忘记。”[3
]林语堂每当想起那四角钱,想起二姐,想起二姐那句话,想起这一切,他都忍不住要流泪。
漳州在封建帝王时代是福建南部的一个府,包括龙溪、南靖、平和、诏安等县,除东部沿海有少量平原以外,其余都是山区。林语堂三哥林憾庐在《漳州漫话》一文中盛赞了漳州的美丽风光:“漳州北面是小山,有三个亭子。到这儿上边一望,全城的楼屋和溪流乡村田原的景色都出现于目前。南面是西溪干流,有堤岸和新式的两道桥。假如你在下午傍晚的时候,到溪边散步,顺便走上中山桥的中间去,那斜阳和上游的一切景色才够你欣赏赞叹!这儿一切是天然的,没有人工的造作,而是流动的美。溪流闪着万道的金波;帆船乘风而驶,渔舟依着沙洲而泊;小舟上苍绿的竹林,时有白鹭飞翔;沙滩上游牧童和水牛在玩着;一切的田园山林在夕阳的光线里,和烟霞的光色织成了奇妙天然的画图,美丽极了。”[4
]
平和县离漳州61公里,明正德十二年(1517)建县。县城的小溪到坂仔乡约有10公里,林语堂出生及童年生长的平和县坂仔乡宝南村是一个小山村。坂仔的四周都是山,东面叫峨眉山,北面有悬崖绝壁的石齿(也写“石起”)山,西南有峰峦起伏的十尖山,南面有森林茂密的南寮山。无论晴雨晨昏,这些远远的山巅都被云雾笼罩着,给人以亦真亦幻、神秘莫测之感。太阳初升和夕阳西下时,山间和天空的云雾更是不断变幻着富丽的色彩,让人有身处仙境之感。
林语堂自小就生活在这些大山周围,常常面对着群山浮想联翩。林语堂对大山产生了浓厚的情感,这些山水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在后来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中,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你若生在山里,山就会改变你的看法,山就好像进入你的血液一样……山的力量巨大得不可抵抗……山逼得你谦—逊—恭—敬。”林语堂在《回忆童年》中说:“生长在这雄壮气吞万象的高山中,怎能看得起城市中之高楼大厦?如纽约的摩天大楼,说它‘摩天’,才是不知天高地厚,哪里配得上?我的人生观,就是基于这一幅山水。人性的束缚,人事之骚扰,都是因为没有见过,或者忘记这海阔天空的世界。要明察人类的渺小,须看宇宙的壮观。”林语堂汲取了山区人的自由、超脱、豪放,也表明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林语堂的思想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熔铸成他自称的“山地人生观。”他在《四十自叙》诗中写道:
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
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
美丽的西溪河从村中流过,也成为自然美景中的又一道风景。每当雨季来临,河水暴涨,一幅天然的洪流浩荡图映入眼帘;而少雨季节又是白沙、鹅卵石和水草装点的胜地。村妇们洗衣洗菜,儿童坐在水牛背上吹着横笛,真是诗情画意!林语堂与伙伴们你追我赶地到水中摸鱼摸虾。这些童年快乐的生活一晃就过去了。据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回忆,林语堂6岁就进了教会学校——铭新小学。
林语堂聪明而又顽皮。他与几个哥哥们自小都是以调皮出名。“钟鼓之争”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事情是这样的:坂仔的基督教堂竣工以后,教堂前的钟楼上挂着一只美国人捐赠的大钟。每逢做礼拜,洪亮的钟声不断地响起,惹怒了坂仔村的一些村民。他们由一个落第的儒生带头,用募捐的方式,在教堂的同一条街上,修建了一座佛庙,用一只大鼓与教堂大钟对峙。林语堂弟兄几个自然站在教会一边,他们跑上钟楼,拼命地拉绳打钟,采用车轮战的办法,终于把擂鼓的儒生压了下去。后来那鼓声就消失了,原来,那失业的儒生为了吸鸦片,把大鼓也卖掉了。
有一次,学校考试,教师在阅卷时发现了全班学生均得了高分,明知有“鬼”,但不知“鬼”在何处。原来,考试的前一天,林语堂潜入教师宿舍,偷看了试题。谁也没想到是林语堂搞的“鬼”,林语堂一向成绩优异,因而被排除在怀疑对象之外。
还有一次,铭新小学的作文老师批评林语堂作文像“大蛇过田陌”,意思是说他的文章词不达意。林语堂对了一个下联“小蚓渡沙漠”回敬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也哭笑不得。
林语堂的顽皮,还表现在家庭里。有一次他被大人关在屋外,不许进去,他便从窗子扔石头进去,一面叫着:“你们不让和乐进来,石头替和乐进来!”林语堂虽然和二姐美宫最要好,但两人有时也吵架。有一次,林语堂大发脾气,便躺在泥洼里打滚,然后爬起来对二姐说:“好了,现在你有衣服洗了!”
林语堂自小就充满了梦想。他梦想当医生,要发明包医百病的灵丹妙方。他还真的实验配制了一种治外伤的药粉,取名“好四散”。他梦想当发明家,经常到码头上观看来往鼓浪屿的小轮船,船上的蒸汽引擎使他很感兴趣。他还想依照虹吸原理制造一架抽水机,让井里的水自动流进菜园里。他还想长大后开一个“辩论”商店,提出辩论命题,向人挑战。他梦想成为一个全世界闻名的大作家,他曾对父亲说:“我要写一本书,在全世界都闻名!”1903年,年仅8岁的林语堂写了如下充满哲理意味的话:“人自高,终必败,扛战甲,靠弓矢;而不知,他人强,他人力,千百倍。”另一页上画了一只蜜蜂作为插图。
1905年,林语堂刚刚10岁,父亲因为不满意铭新小学的师资和教学方法,所以决心让林语堂三兄弟到厦门鼓浪屿的教会小学住读。从坂仔到厦门路途上的任何一件事情,对于林语堂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因为厦门是列强强迫清政府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所以那里的教会学校一定比闭塞的坂仔的铭新小学办得要好,想到这里,林语堂心里就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林语堂在厦门读完小学就进入了厦门的寻源书院,这所书院1888年由基督教美国归正教公会与英国长老会联合创办,校址在鼓浪屿山仔顶。无论小学、中学和大学,教会学校都是不收学费的,而且连生活费、住宿费也都免收,这对于林家这个穷牧师家庭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选择。
林语堂13岁进入相当于中学的教会学校——寻源书院,17岁时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4年的中学生活,他在英文和自然科学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会学校古板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活泼好动的林语堂来说是一种束缚。如学校规定不准看中文报纸,不准看闲书,所谓闲书即功课以外的书。从早晨8时至下午5时,把学生关闭在课堂内。凡在校偷看杂书,或在课堂上交流言谈,皆是罪过,是“犯法”。这些措施严重压抑了林语堂求知的天性,严重影响了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以致他不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对古代的那些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也一无所知。林语堂在若干年后,曾持续不断地攻击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弊病,就来自他在教会学校的亲身经历和体察。
事情往往有弊有利,福祸相依。在寻源书院,林语堂的英文进步很快,对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有人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想当英文老师或物理老师。他还说,数学尤其是几何学最让他着迷,他对地理学也情有独钟,甚至对西洋音乐简直着了迷。他虽然不喜欢美国校长毕牧师,但对其夫人却有好感,因为校长夫人不仅长得端庄淑雅,而且她唱的歌,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充满了温柔之美。女性传教士们的高音合唱,给林语堂留下了深刻美妙的印象。
在厦门,林语堂真正耳闻目睹了西方文化在中国存在的一种方式:战舰上的水兵和大炮。1907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旅顺口还是一片断壁残垣,美国总统就派遣舰队来访问中国。舰队到厦门时,寻源书院的学生应邀前往参观。林语堂第一次看到了美国海军的操演和那些钢铁怪物的雄伟形象,使得少年林语堂既羡慕又畏惧。
寻源书院的学习,对于林语堂来说太容易,林语堂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于是他就偷偷地看自己喜欢的书。实际上,凭林语堂的天资,应付学校的考试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但林语堂却不认为自己是个用功的学生。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在闽南山区并未引起大的变动。林语堂在寻源书院看不到中文报刊,对于这一历史事件也并不知晓,他仍埋头苦读。辛亥革命的第二年,17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成绩结束了中学阶段的学习。这年暑假,他轻而易举地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实现了父亲林至诚的夙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