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內容簡介: |
为了全面的研究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拟从公司治理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两个方面考虑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公司治理环境至少包括产权保护、法治水平、市场竞争、信用体系、契约文化等方面。本文试图从更深层次来考虑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从动态角度研究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李凯,男,1976年出生,河南郑州人,博士、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现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任教。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经济经纬》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中国会计学会、河南省等省部级课题多项。
|
目錄:
|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方法与意义
1.3 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会计稳健性的内涵与发展
2.1.1 萌芽阶段
2.1.2 规范研究阶段
2.1.3 实证研究阶段
2.2 公司治理的结构与机制
2.2.1 公司治理结构
2.2.2 公司治理机制
2.2.3 本书对公司治理机制的重新划分
2.3 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影响
2.3.1 公司治理环境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2.3.2 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2.3.3 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理论分析
3.1 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分析
3.1.1 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原因与作用
3.1.2 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法
3.1.3 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因素
3.2 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3.2.1 新古典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古典管家理论
3.2.2 信息经济学下的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3.2.3 组织行为和组织理论的公司治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
3.2.4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
3.3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征及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3.3.1 大股东超强控制
3.3.2 政府对企业的公司治理有重要影响
3.3.3 各地区间的公司治理环境存在差异
第4章 公司治理环境与会计稳健性
4.1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4.1.1 我国市场化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历程与特点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模型设计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多元回归分析
4.4 研究结论
第5章 产权关系、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产权关系与会计稳健性
5.1.2 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模型设计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产权关系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检验结果
5.3.2 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检验结果
5.4 研究结论
第6章 董事会独立性、管理层持股与会计稳健性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董事会独立性与会计稳健性
6.1.2 管理层持股与会计稳健性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2 模型设计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董事会独立性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检验结果
6.3.2 管理层持股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检验结果
6.4 研究结论
第7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会计稳健性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
7.1.2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会计稳健性
7.1.3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会计稳健性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模型设计
7.3 研究结果与分析
7.3.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检验结果
7.3.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检验结果
7.4 研究结论
第8章 负债与会计稳健性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1.1 负债比例、负债期限与会计稳健性
8.1.2 产权性质、负债期限、负债比例与会计稳健性
8.2 研究设计
8.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2.2 模型设计
8.3 研究结果与分析
8.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3.2 多元回归分析
8.3.3 进一步分析
8.4 全面考虑公司治理各项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8.5 研究结论
第9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治理建议
9.3 本书创新点
9.4 研究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