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游牧社会的转型与现代性》系列丛书目的在于为中国读者提供有关畜牧业变迁和连续性的重要国际经验的信息与分析。
这三本系列丛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传播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章不是(其实也不能)为中国牧区发展问题和道路选择提供“答案”(甚至部分的解决方案)。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文章确实提供了一些进行比较的关键参考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编的《游牧社会的转型与现代性蒙古卷》就是其中一本。
|
關於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cREss成立于2007年,是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长期致力于农村自然资源管理、社会转型与环境危机、国家生态治理及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形成了汇集社会学、人类学、农村发展、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多学科力量于—体的学术研究网路。
|
目錄:
|
序一
菲利普·卡尔·萨尔兹曼
Preface I
Philip Carl Salzman
序二
白爱莲
PrefaceⅡ
Irene Bain
蒙古国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及其对中国牧区发展的借鉴意义
第一部分 蒙古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蒙古人民共和国畜牧业生产的集体化
蒙古人民共和国畜牧业经济的去集体化—:
经济和社会后果
第二部分 蒙古国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变迁
蒙古国天然草原的性能和管理
蒙古国畜牧业经济的互助模式
蒙古国畜牧业经济中风险重要性的变化
后社会主义时期蒙古国的牲畜市场改革:食品安全与公平市场发展问题
在现金牛和金牛犊之间:“市场时代”蒙古国畜牧业的适应性
第三部分社会关系与产权理论探讨
蒙古国牧民的领地和土地制度:差异,连续和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