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教师流动问题研究

書城自編碼: 20865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周险峰
國際書號(ISBN): 9787560972749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5/2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3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新能源材料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52
《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
編輯推薦: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课题批准号:DAA070165)最终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的进一步资助。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教师的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当今社会教师流动成为一种必然发生的且日益频繁的社会现象。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教师流动开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前教师流动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中,如何构建合理而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将成为未来教师流动研究的重点之一。
內容簡介:
本书是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我国教师流动研究的历程、理论基础、教师流动的内涵、教师流动的社会背景以及不同教师群体流动的特点等,同时,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流动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教师合理流动的举措。
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适合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管理人员阅读,并可作为教学和研究参考书目。
關於作者:
周险峰,湖北浠水县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现任湖南省教育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哲学、当代教育哲学思潮与流派。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多部。曾获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成果奖多项;专著《教育文本理解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首届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曾获湘潭市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全国第二届优秀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等称号。
目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师流动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教师流动研究的历程
第三节 教师流动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教师流动研究的趋势与意义
第二章 教师流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教师流动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教师流动的内涵
第三节 教师流动的原因
第四节 教师流动的意义
第三章 教师流动群体透视之一——中小学女教师流动问题
第一节 中小学女教师流动现状调查
第二节 中小学女教师流动影响因素解析
第三节 中小学女教师流动障碍探究
第四节 促进中小学女教师流动的对策
第四章 教师流动透视群体之二——骨干教师流动问题
第一节 骨干教师流动现状的考察
第二节 骨干教师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骨干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实现骨干教师的合理流动
第五章 教师流动群体透视之三——民办学校教师流动
第一节 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背景
第二节 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现状的分析——以A学校为例
第三节 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原因
第四节 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影响及对策
第六章 教师流动群体透视之四——深圳代课教师问题
第一节 深圳市中小学代课教师生存现状调查——以光明新区
第二节 深圳市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深圳市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之解决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总 序
周险峰
农村教育(rural
education)是一个发展变化着的历史范畴。农村教育概念的提出显然基于城乡差别或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及寻求其现代化变革的冲动这一历史事实。

所谓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按照一般的理解,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的二元性必然造成差距明显的“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形态。例如,在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就被认为有如下表现: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学术领域如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区域科学等,都比较注重研究经济增长模式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其中,在研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现代化道路选择的问题的时候,这些理论家们倾向于认为,这种二元状态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自然包括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想推动其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人们对走出二元社会结构有很高的预期,有学者认为,走出二元结构既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又有利于农业面貌的改变、工业效益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社会心理的平衡和城乡环境的改善等。从根本上而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试图实现二元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换,虽然,这种转换有我国自身发展的特色追求。

二元结构的概念和理论,经历过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发展轨迹。最初提出的二元结构,主要是指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20世纪70年代以后,二元结构研究几乎成为一种研究范式或说研究方法论,这种二元结构研究逐渐延伸到经济以外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也正是基于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事实,以及受相关研究的启发,1991年在山东泰安召开的第一次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农村教育”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
。2003年1月20日至23日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INRULED共同主办的。大会的主题就是:教育为农村转型服务。从中可以看出相关影响。

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学界对什么是“农村教育”,并无共识。1991年在山东泰安召开的第一次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农村教育”是指“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为了避免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对立起来,在2003年河北保定召开的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从“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这一起点出发,农村现在越来越需要高等教育,与农村有关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都应纳入“农村教育”之中。据称,这些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代表的肯定,于是大会决定把“农村教育”的定义改为“是包括扫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有关高等教育在内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从内涵上看,这种界定蕴含了一种试图将“农村教育”作为一种地域性的“在农村的教育”变为“为了农村发展的教育”的价值追求。其用意是很好的,其实际意义也是很明显的。
不过,本人倒是觉得,把农村教育定义为“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农村的区域性教育”
更有实际意义。原因很简单,区域性首先表现为地域界划,其中蕴含着区域发展的综合性的发展特征。“农村”与“城市”本身首先就是一种区域性概念,正是因为区域性发展差异或者说是发展不平衡才有“城市”和“农村”之别;也正是因为这种发展差异或不平衡,才有“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分。强调差异或差距,并不就必然强调对立,而是更好地着眼于农村教育的现状(这种现状包括现有基础、发展条件或水平差异等),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在农村中的教育”,我们只有在与“城市教育”发展差异或不平衡的比较中才会有对它的清醒认识,否则,过于强调“为了农村的教育”而泛化农村教育概念,很容易造成决策偏差,比如投资方向偏差等。近年来,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城乡差别依然明显,甚至有扩大趋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发展差距也在拉大,不能不说与某些认识偏差有关。“21世纪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丛书”所称的农村教育首先是指“在农村中的教育”。这种教育正随着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而寻求变革,或者说为了整个社会的转型而正寻求自身的价值定位、实质性改变。这样看来,在发展农村教育的时候,我们似乎可将农村教育定义为“在农村的教育”、“为了农村的教育”、“具有农村特点的教育”。强调它是“在农村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其现有的发展状况,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调它是“为了农村的教育”,主要侧重于扩大农村教育的范围,以凝聚发展农村教育的社会或教育力量;强调它是“具有农村特点的教育”是为了避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单一的城市化发展方向。我以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首先要特别留意那些“在农村中的教育”。这是正确把握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

农村教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四民”分业定居的倡议,教育自然与“农”有关。不过,那时的“农村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农村社会教育,其形式比较单一。到近代工业产生以前,“农村教育”远远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我国开始出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真正分野并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应该是在20世纪初。当时出现了大批关注农村教育、研究农村教育、实践农村教育的教育思想家和学术团体,曾掀起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农村教育思潮。其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已经成为丰厚的历史遗产。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亟待解决的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发展农村教育、研究农村教育也因此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关于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照。

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境遇和制度安排,我国“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农村教育发展依然困难重重。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走出“三农”问题、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困境呢?有人曾对我国二元社会关系的变迁进行过大致梳理,认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明显和城乡分隔刚性,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更加明显化和城乡分隔开始弹性化。走出二元社会结构应该树立城乡一体的新观念,创建促进城乡一体的新制度和新机制。
这样看来,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城乡教育的差距的缩小、甚至消除,从根本上而言,有赖于社会新观念、新制度、新机制的产生。

促使社会新观念、新制度、新机制的根本性形成,教育无疑责无旁贷。因为在当代,教育被广泛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已成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当“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农村教育问题也依然重重的时候,我们尤其有必要继续加强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研究。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正是在这种时代的感召下成立的,也正是出于一种崇高的历史使命从事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21世纪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丛书”也正是想尽绵薄之力而面世的。

农村教育是一个结构性概念,“21世纪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丛书”试图根据农村教育的结构类型,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而且试图结合我国农村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不断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以及时追踪或把握农村教育中的发展问题,这样看来,“21世纪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丛书”将是一个开放的结构空间,欢迎有识之士的加盟。消除教育发展差距,共谋社会均衡发展,这是编辑本丛书的旨趣,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很热切的期盼。
是为序。
周险峰
二0一0年十月二十五日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