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浩瀚宇宙,星光灿烂,但我们的栖息之所却只有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融以生存的唯一空间。她像慈爱的母亲给了我们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还有那风景如画的蓝天碧水、花草树木以及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各种飞禽走兽。地球的成长、自然界的风云变幻、生物的出现、神秘的植物世界.有趣的动物世界等,在《地球知识小百科》里都得以一一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地球概貌的知识平台。
|
目錄:
|
第一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基础知识篇
第一节 地球的起源和形成
1.地球的起源
2.地球的年龄
3.地球的远古时代
第二节 地球的构造和组成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地球上的褶皱构造
3.地球上的断裂构造
4.地壳中的“寿星”
第三节 地球的圈成
1.大气的来源
2.大气圈
3.大气层
4.水网
5.生物圈
6.地球冰期成因的七大“假说”
第四节 地球的运转轨迹
1.地球方向
2.地球公转
3.地转偏向力
4.地球自转创造的奇迹
5.日界线魔方
6.看得见的赤道
7.北回归线标志塔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地球地貌学习篇
第一节 地球上的时区与四季
1.极昼与极夜
2.潮汐
3.地方时
4.时区
5.四季的划分
6.二十四节气
第二节 地球上的地形地貌
1.岩石
2.海峡
3.海湾
4.大陆架
5.三角洲
6.大陆
7.大洲
8.岛屿
9.山脉
10.平原
11.高原
12.丘陵
13.盆地
14.岩溶地貌
15.冰川
16.沙漠
……
第三章 神奇的地球——地理气候探索篇
第四章 多彩的世界——地域资源知识篇
|
內容試閱:
|
3.地转偏向力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种现象称作地球自转偏向力。物体静止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运动影响的结果,当物体运动时,由于其本身的惯性作用,总是力图保持其原来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并且对物体的运动方向产生一定影响,使之向右或向左偏转。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各地不同,在北半球,当气流自北向南运动时,即从自转速度较小的纬度吹向自转线速度较大的纬度,这时,气流会偏离始发时的经线,发生向右偏,即原来的北风逐渐转变为东北风;其他情形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赤道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向现象,因为赤道上的自转偏向力为零。
4.地球自转创造的奇迹
地球以一条假想直线为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150,即每4分钟10,地球自转速度由于纬线的长短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每秒465米,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两极处的线速度为零。在地球上我们看到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也是由地球自转而产生。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本世纪发现地球自转不是均匀的,由于地球表面潮汐的影响,使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另外,地球自转速度还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和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
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怪现象,都是地球自转创造的。比如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再比如:
赤道与两极的重量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一种惯性离心力作用。使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因纬度高低不同而不同,赤道处的重量加速度最小,两极处最大。同一物体在不同纬度上的重量也不同,在两极重l公斤的东西,到了赤道就会少5.3克。
地球成了椭圆形由于惯性离心力由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其水平分力指向赤道。在这巨大的水平分力的作用下,海水从两极流向赤道,地球内部除地轴之外的所有质点也都向赤道挤压,形成了一系列与赤道平行的海岭和山脉。久而久之,原始地球的赤道直径就比两极半径大了,地球渐渐变成了椭圆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