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1.全新彩色插页设置,让阅读更多彩
2.写给年轻人的国学常识,一部快速提高国学素养的百科全书
|
內容簡介: |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
李娟编著的《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彩色插页版)》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彩色插页版)》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關於作者: |
李娟,专业撰稿人,北京三人行文化工作室总编,做过记者,有多年出版经验,涉猎广泛,曾出版过《幽默力》、《小女人心经》、《非常完美养颜术》等多部不同类型的作品。
|
目錄:
|
第1章 典章制度
第2章 兵事法制
第3章 四书五经
第4章 诸子百家
第5章 学术经典
第6章 文学艺术
第7章 咬文嚼字
第8章 正本清源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典章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家事大到国事都离不开规矩,所以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首先就让我们在本章了解一下古代社会的各种基本准则。
典章制度是指什么?
典章制度,是对国家基本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各种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政治制度、财政制度、军事制度、考试制度、中央官制、皇帝制度、政府机构、官吏选拔、职官管理、行政监察等。中国自夏以来,典章制度经历了由疏陋到完备,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并形成一种跨越朝代、连续统一的制度。
典章制度是我们展望历史,尤其是了解历代统治手段沿革的窗口。大到经国之大业,小到生活之琐事,无不与典章制度息息相关。而要了解典章制度,有很多书可查考。《史记》中的“书”以及各朝正史中的“志”“录”,就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典制的记载。此外,还有很多典制专书,如《文献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种“法令”“律则”“典章”“会要”“会典”等。
什么是禅让制?
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禅让制的产生,与生产力落后有关。在上古时期,人类需要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存,要推举有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进行统一的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有确切记载的禅让出现在《尚书》之中。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推举舜为继承人,在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请舜做自己的助手。尧死后,舜继位,又用同样的推举方式,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不过,禅让制传至禹便告消亡。禹的儿子启杀死原继承人伯益,自己继承王位,以禅让制为代表的原始部落共和制度被父系社会的世袭制所取代。
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过禅让之举,如公元8年西汉孺子刘婴禅让给新朝王莽、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等。但这些事件只是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与真正的禅让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为夏朝,史学界一般将其创立时间确认为公元前2070年。
夏朝创立者为禹。大禹治水有功,舜禅让禹为夏朝的王,这就是夏朝的开始。禹在位期间,夏部落逐渐强大,私有财产不断增加,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势也越来越大。禹死之后,禹的儿子启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力杀死伯益,继承了禹的王位,又出兵打败对此不服的有扈氏部落,巩固了自己的王位。从夏启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夏朝共经历十四代,十七个王。末代王夏桀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后商汤起兵反夏伐桀,先后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公元前1600年,夏国亡。夏桀被放逐而饿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就此灭亡。
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分别是什么?
在距今约8000~3000年,中国存在六大文化区系。它们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共同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这六大区系主要为:北方新石器文化、东方新石器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南方新石器文化。
北方新石器文化,以辽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区;东方新石器文化,则包括鲁西南和胶东两个分支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即中国母体文化的黄河流域文化圈,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辐射整个黄河中游乃至部分下游地区。而北方、东方以及中原三个区系又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
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以太湖为中心,春秋时的吴越文化即由此发端而来;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包括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分区,其中的江汉文化成为后来的“楚文化”的主要源头;南方新石器文化,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辐射广大南方地区。西南、南方、东南三区系则最后汇集而成了长江文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六大文化区系彻底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
“天下”的范围有多大?
“天下”是古人对于世界的一种笼统说法,不同时期所指代的地理范围也不同。
“天下”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时的天下并不大,主要指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具体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到了秦代,随着郡县制的设立,“天下”的概念扩大,南边和东边都到了大海边,北边和西边则依旧没有具体边界。不过,先秦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天下”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如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就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实际上只占真正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不过,这种观点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稽之谈。
至明清时期,中国人通常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日本、朝鲜等附属国在内的区域为“天下”。不过,更多时候,天下已经没有了地理意义,而成为一种政治上的概念。比如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中的天下指的仅是中国。显然他知道“天下”并没有这么小,而只是将“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
“中国”到底指哪里?
“中国”一词有3000年的使用历史,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因为华夏民族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并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而周围的四夷仍旧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把自己与四夷分开,以显示自己的优越。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
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由于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国内等意。
中国正式作为国家名称是在1912年。当时合汉、满、蒙、回、藏五个大族为一家,定名为中华,全称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