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33.中国历史知识读本 百家争鸣的结晶

書城自編碼: 208272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卢林冬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404769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 2012-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4/12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十一年夏至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慈悲与玫瑰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心跳重置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13
《 枭雄录:古代欧洲卷 》
+

NT$ 414
《 世界的故事II 中世纪:从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 》
+

NT$ 378
《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4: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 》
+

NT$ 304
《 民国的底气(赳赳民国,大师遍地;自由独立,底气十足)(《民国的气质》姊妹篇) 》
編輯推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卢林冬编写的《百家争鸣的结晶中华思想》讲述中国人不会忘记的历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学习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铭记中华民族的深刻历史教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基础。
內容簡介:
卢林冬编写的《百家争鸣的结晶中华思想》内容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史前历史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过漫长的洪荒时代(母系氏族阶段),而从黄帝时代开始,至今最少也有五千年之久了。《百家争鸣的结晶中华思想
目錄
历史的选择
周文王——老子、孔子之前的圣人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百家争鸣时代
吸取众长的儒学大师——荀子
清静无为的老子
梦蝶的庄子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惠施——万物方生方死
公孙龙——白马非马
一统天下的赞歌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大一统”的设计者董仲舒
罗网中的舞蹈
伟大的古代唯物思想家——王充
魏晋玄学
伟大的无神论者——范缜
程朱学派与朱熹后学
陆九渊与朱熹的辩论
“致良知”说的宣导者王守仁
黎明前的求索
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
被遗忘的隐居思想家王夫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
內容試閱
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生活的时代,是列国纷争、互相攻伐、战火频烧、动荡不安的时代。
各诸侯国之间长期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他生活的时代,又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思想上、政治上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孟子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长远统治,提出了以安定人民生活、限制兼并战争为主要内容的仁政学说,还提出了“性善论”等一系列与仁政学说相适应的理论观点。同时,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又在百家争鸣的论坛上,为宣传孔子思想,维护儒家学说,大展雄辩之才。像其前辈孔子一样,他一生周游列国,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呼号,‘先后游历了齐、魏、宋、滕、鲁、邹等诸侯国。晚年,他和学生们一起编著了《孟子》七篇,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孟子名轲,字子舆,公元前372年左右出生在邹(今山东邹县),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他三岁时,父亲去世,在母亲的抚育下渡过了少年时代。他的母亲是一个既有见识又很会教育子女的人。在《列女传》、《韩诗外传》等古书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其中“孟母三迁”、“
杀豚不欺子”、“断织劝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孟子年岁稍长之后,就拜师求学。他的老师是子思的门人。子思是儒家学派创立者孔子的孙子,在当时是颇有名望的儒学大师。在学习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毕生从事宣传儒家学说的事业。他把学习孔子、继承孔子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志愿。直到数年后,他的学生问起他的愿望时,他仍然坚定地回答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学习孔子。”
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为了适应战国形势的需要,还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激烈变革之中,孔子的思想基本上都是为维护奴隶制统治而服务的。到了战国时期,封建制的转变已经基本完成,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各国之间展开了以统一为目的的兼并战争。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墨守孔子的思想,儒家学派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于是,孟子就改造并发展了孔子思想,使儒家学派成为为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完成统一大业服务的政治学术团体。
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呢?以儒家的“仁”学思想为例。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仁”这个词就广泛使用了。自从孔子把“仁”的思想纳入哲学范畴并加以强调后,它就成为儒家的传统观念了。但是,同一个“仁”字,在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其主要内容却是不一样的。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复礼”。有一次,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向他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一切都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这里的“礼”不是礼貌待人的礼,而是指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也就是以“周礼”为中心的周朝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礼”就是维护等级秩序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它要求天子、诸侯、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于名位,遵守礼制,不得僭越。怎样做才是复礼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个人视、听、言、动等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周礼的规定,才算是做到了恢复周礼。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但抛弃了其中维护周礼的一些内容。按照周朝的规定,不管君主是否贤明,大臣杀掉君主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要受到礼的制裁。孔子就忠实地执行了这个准则,在他编写的《春秋》一书中,把臣杀君写作臣弑君,“弑”就是以下杀上的意思,用“弑”字,就表示了对这种违反周礼行为的谴责。而孟子则认为,杀死无道的昏君不能称为“弑
”,而是“仁”的表现。他痛斥商纣王是破坏仁义的人,认为杀死商纣王就是除掉一个“独夫民贼”,周武王不仅没有犯弑君之罪,而且是一个为民除害的最有仁德的圣君。从这里可以看到,孟子的仁学思想中没有维护周礼的内容。

孟子的仁政学说,也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又把它扩而充之,使之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认为,夺取政权要靠“仁”的思想。他在总结夏、商、周三代兴衰的历史时说道:“三代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有仁;之所以会失去天下,是因为不仁。”要想巩固政权,必须依靠仁政。他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即使像尧舜那样有仁德的圣王,不施行仁政,也不能治理天下。又说“徒善不足以为政”,意思是只有仁善之心是不足以治理天下的,必须施行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是针对当时的形势提出来的。战国时期,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民不聊生,国无宁日。
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已经产生,并日趋尖锐。孟子提出仁政的目的,就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政权。
仁政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在政治上,仁政反对兼并战争。孟子认为,兼并战争是造成人民生活困苦和各种祸乱的根源。因此,他主张制止兼并战争,对那些怂恿本国君主发动战争的人,必须处以刑罚。孟子虽反对兼并战争,但对于平定叛乱、解救人民于危难的战争是支持的,认为那是一种仁义之战。兼并战争的结果,必然是弱国被强国鲸吞,最后实现天下的统一。孟子虽然反对兼并战争,却并不反对统一,他认为统一是使天下安定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只有实现仁政,用“仁”的思想使天下归服才是真正的统一。
在经济上,仁政主张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战国时期的赋税是惊人的。
仅据《孟子》一书的记载,当时有征收布帛、征收谷米、征发人力等三种赋税。孟子认为,三种赋税中如果同时用两种,老百姓就会有饿死的;如果三种同时并用,人民就会陷入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在赋税的重压下,人民就会反抗,封建统治就不能巩固。因此,孟子在仁政中特别强调了减轻赋税的内容。什么是制民之产呢?就是由国家分给农民100亩耕地和5亩大小的宅基地,并把这些土地规定为农民的同定产业。孟子认为,人民如果没有固定不变的产业,就不会安分守己,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加以处罚,这就是陷害人民。因此,贤明的君主必须分给人民足够的固定产业,使人民上足以赡养父母,下可以抚育子女。孟子的这个措施,既可以缓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又可以限制土地兼并,是仁政中重要的经济政策。

仁政还要求封建统治者尊贤使能,也就是尊敬重用有贤德和有才能的人。国君只有尊重贤才,让杰出的人都有官位,天下的士人才会为本国的富强出谋划策。孟子还认为,任用贤才是仁政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因此选拔人才一定要慎重,既要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又要深入实际进行考查,绝不能轻易相信左右亲信的意见。怎样衡量贤才呢?孟子认为,唯一的标准就是道德修养。他说:“睢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具备了仁这种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居于高位。否则,做的官越高,危害人民越甚。P13-16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