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編輯推薦: |
中国的领海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周边海域及国际法承认的周边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又被称为蓝色国土,是每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统称。陈超编写的《海洋灾难(蓝色国土)》带给你的,不仅有知识和快乐,还有更多的感悟与回想、精神与创造。
|
內容簡介: |
陈超编写的《海洋灾难(蓝色国土)》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民族之一。远古时期,就有“乘桴浮于海上”的记载,春秋时齐人得东海“渔盐之利”,后来又有以中国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灾难(蓝色国土)》从海洋的价值、新型能源可燃冰、海洋健康品开发、海洋深度开发、未来海洋技术等方便展现海洋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
目錄:
|
白色恐怖——海冰
认识海冰
中国的海冰灾难
海冰克星——破冰船
红色幽灵——赤潮
认识赤潮
沿海国家和地区发生的赤潮灾害
中国的赤潮灾难记录
赤潮与海洋环境保护
怒吼的巨浪——海啸
认识海啸
中国的海啸事件及抵御对策
海啸避灾小常识
海洋魔王——风暴潮
认识风暴潮
风暴潮的历史灾难
中国的风暴潮灾难及其赈救
大海无风三尺浪——灾害性海浪
认识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在中国的“恶行”
中国抵御灾害性海浪的措施
其他海洋灾难
溢油事件
海岸侵蚀敲响警钟
烟雾迷蒙也是害——海雾
近年来中国海洋灾难
风暴潮
台风浪
赤潮
海冰
溢油
|
內容試閱:
|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形成的咸水冰,也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冰山和冰岛)、河冰及湖冰。最初形成的海冰是针状的或薄片状的,随后聚集和凝结,并在风力、海流、海浪和潮汐的作用下,互相堆叠而形成重叠冰和堆积冰。咸水冰是固体冰和卤水(包括一些盐类结晶体)等组成的混合物,其盐度比海水低2‰~10‰,物理性质不同于淡水冰。海冰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海冰的盐度、温度和冰龄。通常新冰比老冰的抗压强度大,低盐度的海冰比高盐度的海冰抗压强度大,所以海冰不如淡水冰坚硬。在一般情况下,海冰的坚固程度约为淡水冰的75%,人在5厘米厚的河冰上面可以安全行走,而在海冰上面安全行走则至少要有7厘米厚的冰。当然,冰的温度愈低,抗压强度也愈大。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时期,为解救船只,空军曾在60厘米厚的堆积冰层上投放30千克炸药,结果仍没有炸破冰层。
一般情况下,海冰都浮于海面,形状规则的海冰露出水面的高度为总厚度的1/10~1/7,尖顶冰露出的高度达总厚度的1/4~1/3。海冰反射率为0.5~0.7,抗压强度约为淡水冰的3/4。海冰能像木板一样漂浮在海面上,这是因为海冰的比重比海水轻。同体积的海水结成海冰时体积会增大,同时也会结晶析出盐分,使海冰的比重轻于海水,从而海冰能浮在海面上,因此得名“浮冰”。
海冰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海水不易结冰,淡水的冰点是0℃。海水是咸的,因为含有食盐等盐类,所以其冰点低于淡水,而且冰点随着含盐量(盐度)增大而降低,这是海水不易结冰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低于淡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4℃,并且随着盐度增大而降低。冬天的时候淡水缸不能放在外面,而咸菜缸却可以,就是这个道理。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二是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三是水中有杂质凝结核,如悬浮微粒、雪花等。寒潮天气,大风搅拌,海面散失热量,海水冷却,海温降低,密度变大,比重也变大,海面产生下沉现象。这时,下层海水比重相对小,会上升到表层。因为海洋中的海水盐度一般大于2
5‰,海水温度达到冰点,也正是接近密度最大时的温度,表层海水与下层海水又发生下沉上升、垂直对流运动,海水再一次冷却。这种过程反复进’
行,直到整个下沉上升水层密度均一稳定才开始结冰。海水达到冰点,先产生冰晶,海面平静无风浪,冰晶互相冻结在一起形成一薄层像牛皮状的冰壳
——冰皮;海面在多数情况下,是有风浪的,尽管气温下降,冰晶不断增多,但并不易冻结在一起,甚至冻结在一起的冰晶也易被拆散。冰晶互相聚积在一起,好像冰激凌一样,表面平滑像油脂,叫做油脂状冰。气温下降,油脂状冰冻结,但由于波浪运动,刚冻结的油脂状冰发生破裂,边缘互相碰撞,形成似莲叶状的冰块,叫做莲叶冰。
冰皮、莲叶冰都能冻结成厚冰,扩大覆盖海面面积,封锁海湾、港口,从而阻碍海上船只的通航,推倒海洋工程建筑等。例如,1969年的渤海特大冰封,导致了数百艘舰船不能自由进出渤海港口,并推倒了石油平台。渤海海冰是当年生成当年融化的一年冰,1969年特大冰封时冰厚最大为0.8米。
在北冰洋北纬70°附近,阿拉斯加巴罗角的一年冰厚为2.2米;在南冰洋南纬70°,麦克默多海峡的一年冰厚为2.75米,最厚为3.5米,而这里的多年冰厚9~15米,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
海冰的分类
海冰是淡水冰晶、“卤水”和含有盐分的气泡的混合体。按照它的发展阶段,海冰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六大种类;按照其运动状态可以分为固定冰和流(浮)冰两大类型。
初生冰
最初形成的海冰,都是针状或薄片状的细小冰晶,大量冰晶凝结,聚集形成黏糊状或海绵状冰。在温度接近冰点的海面上降雪,可不融化而直接形成黏糊状冰。在波动的海面上,结冰过程比较缓慢,但形成的冰比较坚韧,冻结成所谓的莲叶冰。
尼罗冰 初生冰继续增长,冻结成厚度为10厘米左右有弹性的薄冰层为尼罗冰。
其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弯曲,易被折碎。
饼冰
破碎的薄冰片,在外力的作用下互相碰撞、挤压,边缘上升,最后形成直径为0.3~3米,厚度在10厘米左右的圆形冰盘,即为饼冰。在平静的海面上,饼冰也可由初生冰直接形成。
初期冰
由尼罗冰或饼冰直接冻结一起而形成厚10~30厘米的冰层为初期冰,大多数呈灰白色。
一年冰
一年冰是指由初期冰发展而成的厚冰,厚度为0.3~3米,时间不超过一个冬季。
老年冰
老年冰是指至少经过一个夏季而未融化的冰。它的特征是表面比一年冰平滑。
固定冰
固定冰是与海岸、岛屿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冰。当潮位变化时,它会随之发生升降运动。其宽度可从海岸向外延伸数米甚至数百千米。海面以上高于2米的固定冰我们称为冰架;而附在海岸上狭窄的固定冰带,不能随潮汐升降,是固定冰流走的残留部分,被称为冰脚。搁浅冰也是固定冰的一种。
流(浮)冰
我们把自由漂浮在海面上,能随风、浪、海流漂移的冰称为流冰。它由大小不一、厚度不同的冰块形成,但不包括冰山——由大陆冰川或冰架断裂后滑入海洋且高出海面5米以上的巨大冰体。2-6
|
|